文章吧手机版
李叔同说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1-06 04:01: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李叔同说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李叔同说人》是一本由李叔同 增订 / 易先德 解说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叔同说人》精选点评:

  ●“霁月光风以待人”

  ●善~

  ●李叔同的《格言别录》的注释版,不太习惯于里面加入太多现代是事例的解说词。

  ●我对弘一法师 没有意毫无新意见,我讨厌的是自以为是的曲解和吊书袋拽文的看似悟道的

  ●看不懂

  ●如此敦良立品之书难觅哉

  ●难看

  ●翻了一下,觉得还行吧。我没有什么发言权

  ●大师看法入木三分,指导意义更为详尽

  《李叔同说人》读后感(一):李叔同说人,不如说“李叔同说儒”

  李叔同说人,不如说李叔同说儒。佛教不离世间,讲出世,亦讲入世。所谓入世,便是居家学佛,为人处事,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是相通的,佛家以五戒(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来引导在家学者遵守伦理道德,孝亲尊师,诚信善良。

  《李叔同说人》读后感(二):李叔同的学问

  李叔同的学问是公认的,是大师级的人物,学问修养一级的棒!李叔同在出家前,便是一位通才,什么艺术、教育、音乐、绘画、琴艺、篆刻都十分精通,是难得的大师。出家后的李叔同,法名弘一,因其修行及德性感召,最终成了一代高僧。门下出了不少优秀的门生弟子,在现当代的影响力不小。本人觉得《李叔同说人》这本书对社会人心有一定帮助,值得一看。

  《李叔同说人》读后感(三):佛教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

  “欲成佛道,先全人道。”此话说的好,与太虚大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教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出世的是出尘之心,入世的是慈悲之愿。光谈出世似很消极,光谈入世又显功利,所以我认为学佛就是以一颗平常之心,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做自利利他的事,才不愧为佛之弟子。所以,我觉得《李叔同说人》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起码在生活的运用上多少有些价值,尤其入世方面,有不少可取之处。

  《李叔同说人》读后感(四):再读《李叔同说人》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此句格言以白话讲,大意是说:以虚怀若谷的态度来修心养性,以品行道德来调养自身,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万物,以宇宙法则来利济百代万世。

  《佛光菜根谭》中的话说,就是“人要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人要知惭愧,才会谦虚不自大。”因为人上有人、山外有山,我们就算成为第一,也可能被他人超过。那么,应对的方法《佛光菜根谭》中也有,即“贪心要用舍心来对治,瞋心要用慈心来驾御,痴心要用智心来领导,慢心要用虚心来管理。”

  ——以上文字出自易先德《李叔同说人》一书,我很欣赏作者易先德的语言风格,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作者的语言技巧。作者想要诠释李叔同的格言“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易先生不是直译之后即刻止笔,而是继而用《佛光菜根谭》中的话“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贪心要用舍心来对治,瞋心要用慈心来驾御,痴心要用智心来领导,慢心要用虚心来管理”来作进一步的阐释。因而,读者对李叔同的格言之含蕴自然领悟得无比深透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叔同说人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