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是一本由茉莉 主编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8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精选点评:
●强烈要求用这本把一千零一夜之类的从书架上换下来
●讨厌这种哗众取宠的包装。选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作家索引而不是什么代表最高水平
●汇编这种肯定都没版权的吧。。。
●妖怪的名字跟习性都很日本,但是故事跟用词都很中国化。
●故事很好,翻译不行
●看得我觉得自己都冒妖气了!也是 我颇有些不人不鬼的劲头 那我给自己写自传就能写成妖怪小说啦咔咔
●说是妖怪小说,一半都是推理作家呢。有真的妖怪,也有猎奇向案件。不同作家短篇合集必定各有千秋,有些篇章好些,有些则很烂。
●内容是真心不咋地,有的应该是动漫故事?不怎么好看
●虽然是汇编,但是编辑的质量还算可以,不算胡编乱凑只作,对于一些牵涉日本文化的地方还给予很详细的注解!不错!
●虽然是汇编,但是编辑的质量还算可以,不算胡编乱凑只作,对于一些牵涉日本文化的地方还给予很详细的注解!不错!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读后感(一):还不错可以一看
有几篇还不错
有几篇仿造了中国的传统故事,比如白蛇传等不过又略有不同。日本妖怪小说有一种独有的味道。
日本的八百万神大部分都是从中国吸取过去
真言宗和天台宗也是由唐代学习过去的
但是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进化出一种很美丽的宗教系统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读后感(二):小小的读后感
感觉中规中矩吧,最爱的是乱步那篇。这是个如梦似幻的诡异故事,以第三人称转述了这位奇怪男子带着贴画去旅行的前因后果。
刚开始还会点无聊,但书中这句,引起了我的兴趣:“我重新打量起那幅怪异的画的主人来,结果我吃惊地发现,比起那幅不同寻常的画来,画的主人更是不同寻常。”
我开始好奇画上有什么人,什么景色,到底发生了什么,便心甘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到了乱步设下的陷阱。乱步对画中奇境和美女的描写让我心生向往,若是可以,我也想进入。
读完后不禁感叹这个故事的浪漫,可是这个故事并没有happy ending呢。(我在想什么呢,乱步的好结局只会发生在少年侦探团系列啦!)
真真假假的故事引人遐想,也许我们也是他人手上的画中之人呢~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读后感(三):32.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
2015.05.11
32.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茉莉 主编
从精重质,收录日本妖怪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旧时代作家及乙一、梦枕貘、宫部美雪、京极夏彦等“新怪谈文学时期”的多位作家十几篇经典短篇,内容涵盖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妖怪传说和民间传奇,整体上代表了日本妖怪小说的最高水平。
但也 因为收录各家杂多,所以风格系统也显得相当杂,大概正适宜涉览而已。
非常简质,难顺推敲,果觉奇创,倒正是古人希望通过神奇志怪来解释未知与神秘之处的有趣一面,确实会令人看了感叹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相当直率可爱。
朋友说也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细择有理。
竹取物语也在其中,相当于日本古代相当质扑悠久的神话传说了,“夜窥”、“吃不消“、”有贝”的说法皆流传至今。还有梦枕貘的《黑川主》和御伽草子的《文吞童子》中都有提及的经典形象——身穿白狩衣的阴阳师安倍晴明。
和中国一些神话传说也有同源的影子,比如白蛇传和蛇性之淫,以及竹取物语和嫦娥奔月。
相当意外的一点是发现乙一的《天帝妖狐》竟也收录其中,正好图书馆中没找到,哈哈,诚不负我。倒是个意外的惊喜。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6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读后感(四):百鬼夜行图
《日本最好的妖怪小说》收录了11位作家和1位无名氏的15篇怪谈,不见得是最好的妖怪小说,却都是一流的作家:小泉八云虽是外国人,却是日本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推理小说之父,鼓励新人作家的江户川乱步奖即得名于他;乙一也是推理小说家,长于营造残忍中流露凄美的氛围,笔下传达出专属于日本的哥特风。
日本有拜物传统,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妖怪游走于山野河川,仿佛《山海经》和《搜神记》的群妖被放逐去了扶桑国。著名的妖怪有身着龟壳、头顶盛满水的凹碗的河童、把进入雪山的男子诱到无人处食其灵魂的雪女、与小孩子一同玩耍的座敷童子,种种,日本动漫多有它们的形象,有时残酷有时温暖,都有其脆弱动人一面。宫崎峻在《平成狸合战》中安排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妖怪大游行活动,简直是鸟山石燕《百鬼夜行图》的GIF格式,而《千与千寻》中的大萝卜妖和无脸怪在汤屋热闹地洗浴、搭夜行列车远行,更多了些家常和温暖的味道。
这本书里的妖怪故事除了传统的竹取物语之外,眼盲的芳一被平氏家族的鬼魂邀去在坟场献艺和果心居士登上屏风中的渔船飘然远去,是飘逸的唐传奇和聊斋风格;音丸将失恋的积怨隐藏在手制的妖鼓中遗祸数代和魑魅魍魉的主人滑瓢与人类璎姬的婚礼上百鬼夜行,是繁丽阴郁的浮世绘风格。行文风格各异,表达情感的方式仍是日式的。
人们常把日本文化看作中国文化的抄袭或西洋文化的移植,但我们从日本的文学作品、建筑风格、生活器物上仍能分辨出强烈的日式韵致,可见形式虽学了别国的,思想内核仍是本国的。周作人在《汉译<古事记>神代卷引言》中说道:“日本人本来是艺术的国民,他的制作上有许多存在印度、中国影响的痕迹,却仍保有独特的精彩,或者缺少庄严的雄浑的空想,但其优美轻巧的地方也非远东的别民族所能及。”
休闲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