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出来的数学》是一本由周建新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3-8-1,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摸”出来的数学》读后感(一):四巧板的神奇世界
很喜欢这套由宁柏宇老师主编,周建新老师编著,经人民邮政出版社出版的互动游戏书《“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全书分为四册,分别为家长手册:《“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绘本故事《 四巧板之古迹探险》,绘本故事《 四巧板之神秘的地下宫殿》,绘本故事《 四巧板之小小国奇遇记》,一个手册和三个绘本故事有机的组成了这套全家一起玩的益智互动游戏书,整体,全面,范围广泛。
如果说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孩子所必须接触和了解的内容,作为家长的我可以说没有办法给予特别完美的指导,因为空间立体感的缺失或不足,让我在此倍感遗憾,在家长手册:《“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所言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主要为:直观行动模式(依靠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依靠想动作思维)----抽象思维(依靠语词与逻辑关系思维),这些理论的阐述让我清晰的认识到在我的求知道路上曾经存在的缺失,如今在孩子的学习道路里也未免的存在了不足。而《“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恰恰在合适的时光里给予了我们机会,把这一切进行补足。
三本绘本的内容看似简单,但于我看来却非常不易,每一个绘本中不简简单单的拥有一个故事,有丰富的人物,更有丰富的知识在其中,所包含的范围亦是广泛的多,每一个故事中都需要孩子动手,运用手里的四巧板:小三角,大T,小T和小奇怪做各式的变化和组合,在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是要开动脑筋,迅速想象,也要频繁组合来应对思维的变幻,没有想象,不积极动手组合,每一个既定的组合物都会形成一种阻隔在面前,唯有努力的思索和判断才可以解答所有的问题。
互动游戏书《“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动手学知识,立体,印象深!赞!
《“摸”出来的数学》读后感(二):简单四巧板,蕴含大智慧
貌似我给女儿选的好多书和玩具首先都是因为我自己特别感兴趣才买的,这套四巧板亲子游戏书也是如此。偶然看到这套书,感到诧异,没想到世上还有“四巧板”这种东西,以前只玩过七巧板,很想见识一下四巧板为何物,好奇心驱使下搞了一套研究研究。书到手里一看,哈,好大一套装,包括一本妈妈手册、三本拼图故事书、一张双面彩图、一张彩色贴纸,还有一盒又厚又大手感超好的四巧板,真实惠啊。
这套书这么好玩,就靠着大T、小T、小奇怪、小三角这四块小木板,就能够拼出那么多图形,还有故事情节调味,让孩子不知不觉就跟着书里的豆豆兄妹和四巧板兄弟一起完成了三本书的探险之旅。别以为这四块板就是忽悠小孩子的玩具,实际上这就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教具。虽然只是四块小小的木板,排列组合出来的变化真多,三本书的难度逐级增加,既考验了孩子的眼力,也训练了孩子的脑力,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眼手脑协调,全面开发智力,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接受到科学的数学训练。如果长期坚持玩下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会随着动手拼摆得到提升。
四巧板真好玩,不仅孩子感兴趣,我也感兴趣,甚至有时候为了一个拼不出来的图废寝忘食。本来早就收到这套书并且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探险游戏,但是在第二本书里因为一只鸟而卡壳,我们拼出来的鸟头总是和书上的相反,当时怎么拼都出不来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图形,只好跳过这一页继续后面的游戏。我和女儿甚至自以为是的认为书上肯定印错了,不可能拼出那样的图形。今天早上五点多,我睡到自然醒,顺手就摸出了放在枕边的四巧板,翻开那页书,想着妈妈手册里讲的“玩”、“摸”、“蒙”、“切”四字秘诀,仔细分析了一下原图,根据边角形状试着切图,一下子拼出了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图形,而且还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当时我太高兴了,等女儿醒了就告诉她我成功了,嘿嘿,而且还有了新发现,这套四巧板的每一个图形的拼合,可能存在着多解。我们要从头再玩一遍,不求进程快,力求在每页图上找到更多的拼法。
四巧板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智慧,是一款适合全家老小一起游戏的益智玩具。摸摸拼拼翻翻转转,不知不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摸”出来的数学》读后感(三):《神奇的四巧板》游戏之中学数学,四巧板中学本领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各个形式的数学演练,充满着动手动脑的数学游戏-----不仅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趣,而且激发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这是无数父母期待的学习效果,这更是无数孩子们渴望的学习氛围。
事实上真的有这样如此完美的学习方式吗?近日来接触到的一套《“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很是效果卓绝地带给我们全家欢声笑语学数学的幸福游戏时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时此刻的我更是满心欢喜地将这套好书的使用下来的心得分享给更多有心的爸爸妈妈们。
数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将数学的枯燥知识点以最为生动贴切的形式诠释给孩子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过程!至少在我前期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学习中,我很是深刻地意识到有关问题的存在。所以我也很是留心底寄希望于通过游戏的形式向孩子灌输有关的数学理念。带着如此的想法,我和孩子借助着神奇的四巧板游戏发掘到了不少趣味数学的学习讯息。确切而言,四巧板尽管为很多人都熟知,却并不是广泛推广于小孩子们的学习之中。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家长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不知道如何真正玩出花样。而直到我家小宝拥有了这套礼袋装的《神奇的四巧板》后,身为家长的我才真正意识到了数学可以如此学习。孩子才发现原来比较单调的四巧板居然比电脑游戏还那样吸引注意。简单的拼搭游戏在这里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套丛书作为独创数学益智游戏书是从拼玩中全面开发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抽象的数学空间概念在在此处构建上了触手可及的实物拼搭游戏。由此拉开了有效衔接的完美过渡!对于这套益智游戏类题材的书册,它不仅配备了孩子们可以实物动手的游戏拼搭四巧板,更在其中设置放入指导家长使用和引导的指南丛书。除此之外,本套丛书最为出彩的部分自然是配合游戏设置的三个生动精彩的绘本故事。《 四巧板之古迹探险》,《 四巧板之神秘的地下宫殿》和《 四巧板之小小国奇遇记》。三个不同的故事内容,层次要求逐级递进的四巧板拼搭游戏,带领着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们共同领略神秘的数学空间王国。四巧板在手,游戏万变无穷,积极开动小脑筋,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从此乐趣万千!
在一片其乐融融的看书,读绘本故事,做四巧板拼搭游戏过程中,我们的学习数学目的早已经融汇其中。个人以为这套《神奇的四巧板》丛书很是新颖独特地创建着一个自由学习数学空间的氛围。游戏之中学数学,四巧板中学本领的理念其实可以如此自然地激发孩子们孩子数学能力。
《“摸”出来的数学》读后感(四):本书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点
本书采用大量图片,利用四巧板拼凑图案的方式引诱宝宝玩四巧板,故事无聊也就算了,故事的套路都一个样……
比如他们跑到森林里,看到一只狼,然后四巧板就拼出一只狼……内容十分单调,而且看书的内容,貌似书里的四巧板和传统的有所差异?书里一直提到对传统的进行了改进,也不知除了讲故事和多了点拼凑法以外哪里改进了。
全书和数学一点都没关系,标题党。
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提到宝宝智力开拓需要多动手。无论逻辑还是思维的开拓都要宝宝多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