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25 03:41: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摘抄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精选点评:

  ●林语堂就是中西文化的桥梁,用更适合外国人理解的方式阐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让中国人用自己人的方式去理解西方文化。

  ●林语堂的国学底蕴毋庸置疑,解读有自己的风格,评论与观点也相当地道。倒真该挑个时间好好拜读一下道、论等经典著作。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游戏姿态,而孔教是工作姿态。”

  ●我的书

  ●大师眼中的中国儒道思想,可作参考。

  ●林语堂的书还是可以一读的

  ●看到最后的道可道非常道让我有点迷离

  ●在南楼附近小书店购入。

  ●还可以,不打真知灼见,以庄解老虽正确,但古文翻译和内容翻译还比较肤浅,黄元吉讲老子和奥修更得老子真义。

  ●大道无为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一):孔老夫子幽默!

  听说钱老曾讽刺林语堂先生的幽默文学:“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我倒觉得他的幽默挺真诚,钱老的幽默关键是看不懂啊……好冷。

  也许这正是孔老夫子的入世幽默之道~有官当官,没官教育一下群众也不错。宋代理学真是……太无聊。把这种幽默浪费的一点不留。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二):如何了解,如此了得

  一直不敢拜读《论语》和《道德经》的原文,不是看不懂国文,是担心自己无法体会古语的精髓而误解经典的本初。曾经囫囵吞枣的看了于丹解读的论语。但感觉就像KFC,不是那个味儿。直到看到大师半个世纪以前的解读,方觉醍醐。大师娓娓道来“儒”“道”的观点,延展并详解。

  实在受用!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三):我干嘛那么认真的读这本破书?

  一直想在国学上有所作为,但从来不敢读诸位圣贤的著作。一来,看不懂。二来,解释太多,我听谁的?三来,我笃信佛法,不知道该抱着怎样的看法去读这些外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李航的《道纪》,所有顾虑全都没有了,我发现完全可以用一种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看这些著作。可仍然有个问题,我还是看不懂,即使有注释。在看完易中天教授的《先秦诸子》之后,我像是打了鸡血,开始浏览这方面的书。可是,没有一本看的超过三分之一的。要么立论太偏,不敢兴趣,要么理解不到位,没意思。直到我看到了这一本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四):准备在买这本书的时候 突然看到了百度上的评论 伪书一本

  在卓越上正在准备下单

  突然看到伪书的评论

  对于这样思想性的书籍

  就算是伪书

  自己又怎么去评论

  所以

  还是买来

  看了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五):和页数无关,和近事有染

  这几天看书,感触颇丰。古有诗圣酒圣药圣,但没有限定词、只称圣人的,也就孔夫子一人了,而他自己却觉得自己配不上“君子”二字。他眼中的君子,绝不只是含有“君王”

  何称其圣?管中窥豹:儒学千年不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遑论其它,单“齐家”一条,绊倒多少当今“治国”者?

  或离婚、或纠纷、或偷情、或独身,各种状况。或许孔夫子的要求太高,人治已成法治,现在的服务者不再等同于过去的父母官。然家败,其影自陋。初败,眼拙,识人不慧;中败,反复,善变小人;后败,志糜,意志不坚。而孔夫子“齐家”一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求为任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否则,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做一个社会人都不合格,何来做上位者?外则雷霆呼啸如鱼得水,内则祸起萧墙满目疮痍,其眼力、忠义、意志总有捉襟见肘之时,德自何来?威至何方?礼及何人?仁施何土?不过一能钻善营方士尔。

  ——2012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