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wberry shortcakes》是一本由魚喃 キリコ著作,祥伝社出版的コミック图书,本书定价:JPY 1404,页数:3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Strawberry shortcakes》精选点评:
●每次看她的漫画总感觉像是回到了东京,每天起床打工上课跟室友挤在6叠不到的榻榻米上吃打折便当看电视学日语一年唯一快乐就是回国前整理好箱子兴奋得无法入睡。冷淡又奇怪的城市。
●空洞压抑……但就是现实……这是给自己找虐啊
●画风有些像ishinoaya 我喜欢///
●矫情的女人们,与爱情或者无关爱情的故事。世界上大概没人能读懂你们弯绕绕的脑子。
●真实的女人们
●四个女人各自的生活。四个人一开始都对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不满甚至绝望,某一天突然碰到某个开关,于是契机一到,各自的生活慢慢褪去了灰色的阴影,开始朝着可能会出现希望的方向发展。恩,大致是这样吧。其实塔子和千寻的关系让我想到同栖生活,大家住在同一屋檐下,看似彼此都光鲜美好但每个人背地里的消极与阴影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我们羡慕别人比自己幸福幸运,觉得不公平,但很少去考虑其他人是否也有无数低潮与灰暗时期。总之,我们生活的只是以自己主观情绪为中心的,我们以为的世界。
●她们比烟花寂寞。
●2010.7.2
●一般。
●太撒鼻息
《Strawberry shortcakes》读后感(一):孤独、荒芜还落寥。
太狠了。
搞得我一大早,就哭了。
我喜爱视觉艺术,一直想找给《Shame》评一星的同学讨论。我对视觉表达比较容易体悟。我承认它们容易流于空洞。好的作品格外难得。
在一幅画前面站一个小时,对我来说很正常。差作品,一眼也嫌多余,还觉得视觉遭到了污染。
此作通过画面,附带讲故事,无限放大我们生活的空洞。各位女主的境遇,不需要理性探讨,只需要表达出来。如同读者,只需要宣泄。
简练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几何布局。我喜欢这种现代性的画风。
内容空洞,直指人心,五颗星。
《Strawberry shortcakes》读后感(二):清淡的重口味
评论里写,台湾人气女漫画家鲸鱼隆重推荐。
于是我细心的上网搜索,和鲸鱼有关的漫画家就数聂峻了。不过聂峻不是女的是接近1米9的男的。
看那清淡的包装,我以为会很适合已经提前进入更年期的我。
台湾角川对类似小说的漫画,在包装上格外用心。拿到手里感觉就像是拿着一本书。在质感上先有了满足感和收获的快感。
鱼喃的漫画节奏比较文学化,适合有一定看漫画经验的人看。因为鱼喃的漫画受众年龄较高,所以她的漫画里很少使用拟音字。都是静静的一格一格的黑白画面。和台湾的很多电影的气息非常接近和相似。
这本书用了几个短篇分别讲了几个女孩的恋爱故事。因为鱼喃是女的,故事的角度也是从女孩的视角入手。至于入手的角度,其实故事简介里已经写的比较清楚的。这本漫画基本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也没有大声呐喊的恋爱宣言。一切都是安静的开始安静的结束。
作者的画风,我个人觉得有点接近《46亿元的爱》(作者似乎叫惠理奈?)的那位作者。同样都是女性爱情题材。鱼喃笔下的人物比较青涩。46亿元里的男女比较傲慢。
不过不管故事里的角色长什么样,其实他们都是些孤独的人。只能看着爱人离开。
(晕,竟然发错评论了......此篇应是《Strawberry Shortcakes》的评论,不过鱼喃的漫画主要渲染的是情绪,而我的文章又都大同小异。所以其实这篇放这里也没啥~)
《Strawberry shortcakes》读后感(三):我期待,我也不再期待
类似简笔画,线条也很随意,没有什么阴影和网点。所以重点放在故事、情节、感觉和画面流露出来的阴寂感。
是那种“看了以后想起自己,好难过”的书。
以几个女孩的生活片段为内容,展现她们不同的生活世界。
其中有一个女孩,打工、和男人交往、和男人分手、和朋友聚会、喝醉、继续打工,过着这样平静简单毫无波澜的生活,却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像“暴风般席卷而来”的爱情,无时无刻不对着心爱的他(假如存在的话)喃喃自语。
(某个男生对她表白的时候):
但是我却没有任何心跳的感觉。
与其被爱,我宁可选择爱人。
若不是自己主动喜欢上的人,就没意义了。
野玫瑰、绿宝石、美丽的珊瑚、暗红色的天空。
(也许就是这么想,所以我才一直遇不上我的Mr.Right吧!)
(一个人的假日结束时)
总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事。
爱上男人、和男人分手、和朋友聊天、去打工、天黑了上床睡觉、天亮了起床,就是这样。
因为天气很好,所以在公园吃了烤玉米。
就只是这样。
就只是这样,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我想如果有你在身旁的话,一定会更好吧!
不过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我期待,但是也不再期待。大概就是这种状态吧。
---------------------------------
读了先前一位的评论,对这个女孩的评语是“轻松明快”,可为什么我看到的都是满满的涩然与寂寞呢。关于她的每篇,都以关上闹钟开始,打开闹钟结束,明天复明天的打工喝酒。这样刻板的生活,有什么轻松明快可言?
《Strawberry shortcakes》读后感(四):淡漠、寂陌、落寞——借此文纪念某些人
”E aspetto gran tempo e non mi pesa a lunga attesa. ”
“漫长的守候我也无怨无悔,毫无倦怠。”
星期天的午后,耳机里传来的是《蝴蝶夫人》中“明朗的一天”,蜷缩在沙发上,心情是满满的全世界与我无关,窗外的雨声也只是流连在另外一个世界的配乐。
与我无关,与我无关。
25岁已满的人生,可以拿鱼喃贵理子的漫画来点缀。
所以以下这些文字,并不是给青春年少的人们看的,正如鱼喃的作品那样。
毕竟,没有这些经历,没有这样爱过,只会嫌它无聊。
鱼喃她的线条很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背景,也没有对人物特别的刻画,甚至连strawberry shortcakes这本书的封面都是淡漠的没有任何画面感,只是淡色的印痕而已。
这种干净,而又忧伤的画面,当你看的第一眼就明白,这个女人笔下,必然是淡漠到极致,犹如一碗汤豆腐那样,无味,但又是至味。
曾经对于吉永史的评价是“这个女人很冷漠,淡淡的描绘他人的悲喜和残酷,而自己并不参与”,可相对比吉永史的《全都因为爱》,鱼喃贵理子的这本《Strawberry shortcakes》却更加残酷,或者说,安静,静默,默然。
《strawberry shortcakes》和《全都因为爱》相比较,都是描绘几个女性不同的情感路程的短故事,角色人物之间也有微妙的互动,牵扯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但是吉永史凭借着她强大的笔意,谈的是“女人始终是女人”,无论是母亲也好,女儿也罢,始终有着女性特有的情感:嫉妒、爱恋乃至于莫名其妙的感伤。而鱼喃却不,她的笔下,却更多的是人性共通的,对于情感的恐惧,和人间的隔阂。
四个女人,有人是室友,有人却毫无干系。一个有点知名度的插画家塔子,一个是塔子的室友随处可见的乡下跑来大城市的普通OL千寻。然后是从事特种行业的性工作者秋代,最后一个则是想要谈恋爱的少女铃木。
毫无共通点,但是每个人渴望爱意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可是啊,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爱而不得,被人舍弃,或是得到的,只是随波逐流,并非自己真心想要,亦或是自己所爱,却无法得到,只能越喜爱越憎恶。
大都如此……在爱情里面,没有什么男女可分,这种虚无和荒凉,却只有经历过长夜的哭泣,才能够在眼角眉稍淡淡掠过。
不要靠近我,不要理解我,不要和我说话……无论塔子也好,千寻也罢,亦或是秋代和铃木,都是有自己的阴暗。
是啊,可谁又能来责怪她们呢?无法容身的年代,何敢奢谈爱?
只有把痛苦封存在自己胸口里,不言又不语。
仿佛这份痛楚不是自己的,而他人,我是说,任何人,都和自己无关。
就像塔子看起来小有名气,但是依然必须忍受男友劈腿和他人的轻视故作坚强,然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用食物的甜美来填补自己的空虚,然后掏挖自己的咽喉,呕吐,任由酸水流过舌尖。病态的处理方式。
也许是千寻那样,普普通通的OL,来自乡下跑来大城市,普普通通的恋爱,普普通通的被同事在背后腹诽排挤,但是依然需要笑脸迎人,却在男友家门口,蜷缩成一团,赤足坐在墙角,嫉妒塔子,却也无意间伤害着塔子。空虚的生活节奏。
最坚强的秋代,却也是最无趣的,明确的人生目标,“趁着年轻,赚到大钱,买了房子然后依靠这个生活,最后老了卖掉房子拿钱住进养老院”,但是她遇到了菊地,一个她无法在一起的男人。想见你,哪怕欺骗你,也想见到你。拿着从店里购买的蔬果,骗你说这是老家寄来的,却忘记撕去标签价格,只能在不经意间偷偷撕下,以免他看到。悲哀的无望爱恋。
“啊!神啊……我好喜欢他,我好喜欢他。我深爱的那个人,如果没办法同样这样爱我的话,那我就没办法再爱任何人了。除了他之外,没办法再爱任何人了。如果没有办法抓住唯一深爱的他,那……我还不如……死吧!”虽然这些女人们这样想着,但是依然必须在休假日,坚强爬起来,走出门,面对阳光,或许去逛街购物,或许去附近公园,买一盒章鱼烧。
因为这就是生活,生活的残酷,生活的寂寞。
即便最后塔子终于被千寻所了解而抱头痛哭,千寻也收拾干净回去老家,秋代和菊地终于上床了,而铃木也依然快乐的在女孩群中叽叽喳喳。可什么都没有变,什么都没有变。
爱恋无疑如常,生活依旧这样:
“我梦见自己在一个男人身边老去,但是那个人却不是你”
在这样残酷而又现实的爱意中,女人,和男人,有区别么?
没有。
我们只能默念着“明朗的一天”,不抱希望淡漠的期待:
Un bel dì, vedremo
美好的一天,你我终将相见
《Strawberry shortcakes》读后感(五):钢筋繁忙的青春恋爱
“现在的我们,就像是草莓蛋糕一般,可爱、脆弱、甜美,但你们给我等着瞧吧!混蛋!”
非常棒,细腻。
女性心里把握非常到位。看似粗枝大叶却一丝不苟的黑线条配合大片空白的背景,冗长的心理对白,将4位年轻女性在罅隙空间中存留的感情娓娓道来。毫不夸张,分毫不差,游刃有余。整本完结有种生活继续的延续感。
第一位有点知名度的插画家塔子 第二位塔子的室友千寻 第三位职业为女公关的秋代 第四位想要谈恋爱的少女铃木。
-----------------------------------------------------------
塔子和男友分手后通过千寻的口中得知前男友的种种情况,表面平静实际却只能靠暴食后的呕吐来缓解压力。
千寻是从乡下到东京寻求一席之地的女孩,千寻长得很可爱,千寻羡慕塔子,因为塔子有在东京生存的价值,千寻交了男朋友,千寻想:没有经过什么波折,就这么自然的开始在一起,我们能够永远深爱彼此吗?对他而言,我是最重要的,当然对我而言,他也是。我们能变成这样的关系吗?他可以给我想要的幸福吗?
因为千寻的疑虑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所以千寻最后还是和男友分了手。工作的压力,对待恋人的紧迫感。塔子的暴食也被千寻发现,两个内心疲惫的女人相拥而泣。体味着残留的体温。千寻最后还是做了梦……为什么,我那么讨厌老家呢。叫出的名字却是室友塔子。温暖的手覆盖上来。千寻剪短了长发,短发的千寻也很可爱。还好,还好在临别前还有塔子。
“…千寻,我真的很讨厌你。”
“恩……我也很讨厌塔子。”
“你不在我会寂寞的。”
千寻最终还是回了那个在她记忆中始终占据着最闪亮地方却不断努力逃避着的老家。或许她不适合的只是繁忙却苍白的都市。
塔子在千寻走后也对前男友释怀“回想起来,让我走到这般田地的就是那家伙吧。不管爱情也好,利用也好,让我就象一头拉着马车跑的马般不停的工作着,让我的工作能够顺利上轨道的也是他吧!——对他不只是憎恨,还有着感谢。在蜕变成现在的我这段过程中,他的存在是必要的。我想,比任何人、任何东西,都还要宝贝我的,也许就是自己吧!”
于是塔子决定要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走出那个封闭自己许久靠着千寻买东西、做饭、给予新信息的家。
--------------------------------------------------------------------------
我们是否需要更多的空间以便于留给长颈鹿伸脖子的天花板。才能够得到所谓的幸福?
秋代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完整的计划。「要趁自己还年轻时,在市中心买下一栋付有土地的房子。(因为想赚钱就得趁年轻)然后很有计划的使用这些钱过生活。等年纪大了,再把土地和房子卖了,用那些钱去住养老院。一直待到自己身体和脑袋都不听使唤为止,然后自我了结。」
前提是:如果无法与深爱的他在一起。
秋代知道自己获得幸福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她要以一个女人的身份自力更生。
“啊!神啊……我好喜欢他,我好喜欢他。我深爱的那个人,如果没办法同样这样爱我的话,那我就没办法再爱任何人了。除了他之外,没办法再爱任何人了。如果没有办法抓住唯一深爱的他,那……我还不如……死吧!”
秋代喜欢的是菊地,因为知晓自己和菊地在一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为了不让菊地讨厌自己,即使以同乡身份与菊地保持着看似不咸不淡的关系,为了每次的见面绞尽脑汁的想着见面的各类理由,却也要见面。
不能见面的话,是不是也死了算了。
充斥着扭曲爱恋一开始就被定位在不能实现的空间进行着。看着自己喂养的金鱼飘飘秋代唱着歌微笑着,内心却在为无法实现的恋情空寂的哭泣。
啊啊但是秋代看见了菊地的女朋友。菊地的手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发。
“如果我是那个女人的话,也许不用自己主动打电话,菊地就会打给我吧!如果我是她的话,就不用偷看他住的地方,可以大大方方的进去找他。”
秋代最后还是约了菊地,并在菊地家与他发生了关系。
「——一次也好。」
这样想着的秋代愈发不能自坺。不能够再做女公关,因为被菊地触碰过的身体不想再被任何人碰。飘飘死掉了,一如秋代从一开始就无法实现的恋情。无论再怎么努力,无论再怎么挣扎,都逃不过既定的死亡。
所以秋代还是向菊地告白了,明知会被拒绝的告白。柏拉图似沉重爱恋的断结。
继续将要生活在东京都市的男人女人,走上不同的道路,即使不被爱,也能被拥有。
----------------------------------------------------------------------------------
繁忙都市钢筋水泥的爱情遥远的渴望。不可及。
少女铃木想要恋爱,她在心里叫着:啊啊——好想谈恋爱。好想谈恋爱,好想谈恋爱。但当有女友的男孩告白时还是毫不犹豫的断掉了。与其被爱,不如选择爱人。若不是自己主动喜欢上的人,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轻松明快的进行着,四位少女中粉色的断章。即使从头到尾也没有发生任何纠缠绵延的爱恋,却能够因为今天天气好,所以在公园吃了烤玉米。
就只是这样,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少女铃木不强求,所以生活继续着。
原本所谓的爱情,也是可遇不可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