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1-23 04:5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精选

  《帕斯卡尔思想录》是一本由帕斯卡尔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帕斯卡尔思想录》精选点评:

  ●伟大的头脑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我喜欢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建立他在对宗教的信的基础上,这种基础是我所没有的,于是很多东西都无法理解。读下来只能说帕斯卡尔的信仰是符合他的逻辑的,并把信仰在他的逻辑内进行了“证明”。而信仰本身又是无法证明的,所以如果没有意会,再多的文字也无意义。为了精彩的前半部分,四星。

  ●我的启蒙

  ●圣经一样的存在

  ●这可能是我花了最长的时间看过的一本书了。从大学的最后两个月吧(所以是在大学里看的最后一本书)开始一直看到现在才看完,近七八个月。我的标准是把读感写满豆瓣所限篇幅,可是自从豆瓣读书的简评字数从140升到350字之后,感觉有些不能胜任了。帕斯卡尔又是一个全能人,在数学、物理、哲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就本书,当然最丰满的思想是:人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只是一支脆弱的可以思想的苇草,人因思想而伟大。作者所写的貌似都是些生活随想,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或者跨度非常之大,有点只是写给自己的那意思,理解就困难。看完本书之后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又是本艰涩难懂的书,把它也看完之后,每次就只借一本读物了,启动(3+1)+1模式,3本知识性的和1本文学性的,再加1本借给ZH的。他坚信上帝。

  ●基本是说教 很无聊~

  ●我觉得此人被神化的夸大了!其实不过尔尔~

  ●相似的孤独,可是,逻辑上有些不能苟同。。。

  ●翻译比较拗口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一):虽然是大师。

  虽然是不可质疑的天才大师,他的思想强势了点,虽然深刻,可深刻中有透着某中细小的狭隘。他对笛卡儿说的是一文不值,当然除了老笛在数学上的建树,毕竟小卡去天国时才39岁,可当理解为目光犀利,年轻气盛,若让他能活到斯宾诺莎那年岁,说不定有老莎那天才样的修为也说不定。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二):囿于无际的漫游

  平时最怕这样的书,逻辑散漫,很轻盈,读完后还是不着边际。说到底有些问题联系得不是很紧密,个人底蕴不够的话只能算走马观花了一回。其实我最想看到的还是帕斯卡关于超越自己的讨论,以有限来探求无穷,本身就是见痛苦的事。这类说辞,多多少少觉得很像老庄之言了。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些什么值得我期待的精彩篇章。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三):我只能赞许那些……

  “我要同等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赞美人类的人,

  也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谴责人类的人,

  还要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自寻其乐的人,

  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某些时候觉得生活确实美好,比如今天下午在学校大家疯了似的拍照,控制不住地大笑,头脑不清胡说八道还心安理得,因为周围的人都默契地知道你的前因后果;

  某些时候也觉得生活确实糟心,比如强压在你身上的本不因你而起的愚蠢和意外,比如半夜楼上的大狼狗发疯似地撞击暖气片让你无法入睡;

  某些时候我确实想要放弃,想要自寻其乐,因为不放弃是需要勇气和情绪的,情绪不是情绪化,很多时候它近乎一种信仰,告诉你生活的可能性和真相。

  现在也还是爱哭,但不再是自怜自爱地哭,至于追求,有太多的解释和标的了,它可以很小很卑微,也可以很大很荒唐。

  如果目前要我做总结,我还不会,也还不能。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四):边写边读

  整体依顺着所罗门的智慧篇的样子来探索世界,先是抽象世界,然后是具体的人,还有信仰与世界的关系,哦,我忘了,这些碎碎念是编者排列的。世界是如此的复杂,不足以用系统的具体的单调的描述来真实的描述,所以碎碎念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帕斯卡兄,一生科学成果无数,思维敏锐是肯定的了,如此也渗透到了神学人文思维中去,有时候让人感觉他在拿着思维的刀锋去劈开人本性的混沌,然后用精确的度量来阐述其内容。在零散中飘散着各种小主题,大主题。不断的变换描摹的方式和主体的位置。遇到思维深刻的就畅快的连续奋笔书写,可以看出来,是在各种灵感的带领下前进的。面前同样摆着另一本据说可以和帕斯卡这书媲美的重负与神恩,对比一下确实很像,都是零散的碎碎念。只是女人更加飘逸感性空灵神秘些,令人更加难以把握。。不过最关键的觉得还是帕斯卡最后对于宗教的以及先知书的行云流水的有章法的排列是很好的借鉴,比如关于怀疑论他说到了梦和现实,很精彩的探讨,逻辑衔接的紧密而恰当,不愧为数理学家。小总结也很出人意料。而帕兄是知道人文科学和数理科学的迥然不同,故而在宗教篇里,就不过分的运用理性和逻辑,而是更多的运用资料和论述来书写。没有他那当时的资料和用语的来源,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尽管有注释。作者的记忆力惊人,经文运用的娴熟而直白,但不知道原文究竟是直白的还是中文翻译的直白。总之,是很通俗的翻译,有时候通俗是能让人眼睛一亮的,尤其是把它们摆列起来以后。这种零散的心是不容易读的,慢慢来吧,或许那句话就成了某真理的突破点。先说这么多~enjoy it~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五):《帕斯卡尔思想录》书摘

  我们的本性就在于运动,完全的安息就是死亡。 无聊——对于一个人最不堪忍受的事莫过于处于完全的安息,没有激情,无所事事,没有消遣,也无所用心。这时候,他就会感到自己的虚无,自己的沦落,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依赖,自己的无能,自己的空洞。从他灵魂深处马上就会出现无聊、阴沉、悲哀、忧伤、烦恼、绝望。 当我们想要有效地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 整个的人生就这样地流逝,我们像某些阻碍作斗争而追求安宁;但假如我们战胜了阻碍的话,安宁就会又变得不可忍受了;因为我们不是想着我们现有的悲惨,就是想着可能在威胁我们的悲惨。而且即使我们看到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充分的保障,无聊由于其秘密的威力也不会不从内心的深处——它在这里有着天然的根苗——出现的,并且会以它的毒害充满我们的精神。 一个人无论是怎样充满忧伤,但只要我们能掌握着他,使他钻进某种消遣里面去,那么他此时此刻就会是幸福的;一个人无论是怎样幸福,但假如他并没有通过某种足以防止无聊散布开来的热情或娱乐而使自己开心或沉醉,他马上就会忧伤和不幸的。 美好的行为而隐避起来,才是最可尊敬的。 假使每个人都检查自己的思想,那他就会发现他们完全是被过去和未来所占据的,我们几乎根本就不想到现在;而且假如我们想到的话,那也是要借取它的光亮以便安排未来而已,现在永远也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的手段,唯有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当我们在眼前放一些东西妨碍我们看到悬崖时,我们就会无忧无虑地在悬崖上面奔跑了。 两种过份:排斥理智,仅仅承认理智。 权威——绝不能把道听途说的事情当做你的信心的准则;而是你不应该相信任何事情,除非你能把自己置于就像你从不曾听说过它的那样一种状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