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23 03:14: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摘抄

  《下一只大牛股》是一本由迈克尔·莫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85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一只大牛股》精选点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投资风格的形成,和读的什么书有关,也和读多少有关,哈哈

  ●比较空泛

  ●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才是高手应该做的事情。

  ●培養長線眼光的嘗試。

  ●第7章还可以看看。

  ●整体一般般,不如《巴菲特的护城河》,有些牛股是不能研究的(偶然的),所以不要把自己当成先知、当成万能的。

  ●彼得林奇推荐

  ●瞎扯,能预测到,就牛逼了啊

  ●失望,看文摘的时候不错,看全书不可读。

  ●比较基础但经典的那些吧,已经记不清书里说过些什么了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一):看好一蓝鸡蛋

  投资是极为谨慎的一件事

  而他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方法

  只有这样,

  可能性和现实才是有的

  不过,

  他谈到都是一些高科技或新产业的大牛股

  难道大牛股只出现这些行业?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二):读后小结

  属于基本面分析中成长股一派。尤其倾向于小型、高成长股。

  对于如何挑选这类股票,阐述得比较全面。基于4P的分析模型,3个估值模型,6个影响估值的外部因素。

  除了方法论外,还介绍了在此方法论下,具体的研究成果。这部分内容比较丰富,远超出了举例说明的程度。可用于自上而下选股的参考。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三):书名是个标题党。

  一口气毫不费力就读完了,却要费力的写书评。

  其实,书名是寻找下一只星巴克,全书以星巴克为例,前面几章读起来象某某基金的宣传资料,包含着已经被人忽悠烂了的爱因斯坦,曼哈顿岛等等例子,不过忽悠伎俩更高一筹,当然这不是主要的。

  作者想表达的实际在后面:如何站在一个高度,在一轮大趋势中发现那些星巴克,说白了,就是看得更高,看得更远。作者做到了,小平同志也做到了。

  搞个下一只大牛股的名字,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吸引眼球,好在多如熊毛的“炒股必读”书籍中脱颖而出。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四):是本不错的书

  特别对私募股权投资从业人员来说。但很显然,小散户很难用这本书介绍的方法将一个企业研究清楚。所以说,《下一只大牛股》并不比那本经典的《怎样选择成长股》更不实用。

  重要的是思路。说起来很简单,去猜一猜,这个企业能长多大?想当年苏宁电器上市时,某君就说了一句话,“我在想苏宁国美十年以后能做到多大。”他在苏宁上赚到的钱,至少有一大半要归功于这句话吧;亦或,应该归功于百思买?

  内容上,散落在各章的“星探”很有价值,比如对比尔坎贝尔和橄榄球教练霍尔茨的访谈,十分精彩。第七章“估值方法”,写得出人意料的好,咱小散户至少可以看看这个。书中还有很多信息可作“仙人指路”用。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五):畅销书,实效性强

  《下一只大牛股》,英文名是《Finding the Next Starbucks-How to Identify and Invest in the Hot Stocks of Tomorrow》,所以中译本一定要改。虽然觉得书一般,但也不敢扔掉,因为2001年之前读的书即使记了笔记、后来还要买回来(绝版的只好找电子版);总怕自己没到一定境界不能领悟。《下一只大牛股》属于扫盲书籍,前面是一些名人名言、但选的不错,后面都是说新兴行业,可以说是一本“自上而下”选择投资方向性读物。只可惜世界风云变幻,书中提到的新兴行业变化太快、现在有些已时过境迁,《下一只大牛股》属于畅销书类型,主要是样本时间太短;类似于《下一个大泡泡》(<美>哈里.S.登特(Harry S. Dent),阮一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当然煽动性差的太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下一只大牛股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