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1-22 03:34: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1000字

  《弗兰妮与祖伊》是一本由(美)J.D.塞林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兰妮与祖伊》精选点评:

  ●塞林格不是一个正经的修行人,这让他想传达的一些修行思想看起来显得虚浮,是凭一股聪明劲儿在往前推,很削弱他自己的力量。尽管如此,谁能忘怀弗兰妮躺在上面的那张沙发呢。

  ●没有谁比塞林格更能打动我。

  ●看到最后那么几段果然又被狠狠醍醐灌顶了。我需要更平衡地与“肥女士”相处。谢谢。

  ●读到最后一页甚至哭了。对,这就是那些太过聪明、愤世嫉俗的人所受的折磨。如果他们不能意识到耶稣就在这里,耶稣就是他们最讨厌的那些人,那他们谈论宗教也只是念叨词句,让头脑更加混乱。弗兰妮看穿了赖恩的自我,祖伊看穿了弗兰妮的自我,贝茜看穿了祖伊等人的自我,最可怕的是,实际上这些人都是作者心境的不同阶段。真正的治愈,并不是要有一个天降的圣人带来某些闻所未闻的道理,而是后来的自己对以前的自己的回答。持刀者哪能不自伤,塞林格别的小说都在亮聪明人的锋芒,这本书告诉你这些人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告诉你继续这样的生活,会离救赎有多远。这就是这个现代社会里我们都患着的心病。

  ●完美。完全一口气读完,几乎无法停止,强大的思辨力量,真实的人物内心,太喜欢。

  ●“***,”他道,“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美妙的东西——我是说美妙的东西。我们都是白痴,才会这样钻牛角尖。不管是什么狗屁事,我们总是,总是,总是忘不了我们那点叫人作呕的、微不足道的自我。”

  ●30岁才成为一个Glass粉。

  ●真是刻薄而又精准和敏锐的唠叨啊

  ●完全控制不住读下去的欲望,太流畅了,无论是动作还是对话,他写的对话是我至今读过的书中最好的,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情绪都完满的包含在内。虽然后面也是一整段一整段的长篇大论,但和黑塞不同,他的对话如火山爆发般让人感到是来自生活。自始自终的反讽,解答,很难想象这个深刻命题竟然能如此表达。祖伊每次说,我这话不是你所理解的那样时的无奈,还有他的电话,父亲的橘子,弗兰妮的目的,耶稣的智慧,最后引用的句子,还有那祈祷的方式,值得一读再读。关于不流露的爱,信仰,世界和自己的和解,艺术,这是我们的考验。

  ●以上帝智慧生活,而不是以世界为敌。你若理解则可酣香梦沉,静静睡下。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一):。

  这本书让我陷入欢欣的偏头痛。

  这种带着甜蜜的受罪很是让我懊恼。

  因为太过喜欢麦田,因此这本非典型塞林格的小布头无法让我陷入狂热的喜爱。

  简单说来,有趣有余,略显故意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二):关于塞林格

  塞林格的书我一般要看几次才能懂 之前是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而喜欢上塞林格 怎么说呢 看着书中的一些话让我感触很多 看完这本书心里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到《弗兰妮与祖伊》塞林格已经越来越向往东方的哲学 书里面的一些对话也特别的吸引我 特别喜欢祖伊这个人物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三):宗教

  如果说《抬高房梁;西摩小传》是着重于心理学方面的话,那本书则是从宗教方面进行的表现。

  本书其实有两个故事,先是弗兰妮的出事,而后是祖伊为首的家人劝解。而理解本书的关键则是那本《朝圣者之路》以及书中的方法。我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书,但总体感觉作者应该是对印度教和小乘佛都有着相当的认识,也就是对东方文化的造诣很深。其实最后巴蒂说的那句话活脱脱就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中。的意义。弗兰妮想见西摩,于是投身于宗教。可是主就在其内心,所谓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所以西摩也就存在于弗兰妮的生活当中。很有意思的作品。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四):短评

  在形式和内容上,这都绝对算是一本绝佳的小说。但碍于《麦田守望者》的畅销,这本小说并没有像《麦田》一样受人推崇。

  小说的内容很好概况:前半部分弗兰妮和他的男友吵架,中间部分,祖伊和他的妈妈贝茜吵架,最后部分弗兰妮和祖伊吵架。但正是因为如此简单的故事结构,才可以使读者真正的进入到“弗兰妮和祖伊”这两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像弗兰妮一样,太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也常常纠结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理想中的我们超脱而自由,而现实恰恰背道而驰:身边充斥着太多庸俗而无趣的事物和人,他们玩弄着一切,财富或者是知识,悲哀的是我们也无力阻止自己变成那样的人。我们厌恶他人,更厌恶这般的自己。于是弗兰妮选择逃避,她祈祷,一直不停的祈祷......而还好世界上还有“祖伊”,他毫不收敛的拆穿一切,包括“弗兰妮”的祈祷,而故事的最后,祖伊像是说出了一个被蒙蔽太久的真理,尽管这个真理可能说服不了他自己 ……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五):I watch your pain,the same as mine

  强大的思辨能力本身就极具破坏力,撕开人与人之间最浅尝辄止的那层舒适关系,于是丑陋虚伪全都暴露出来。早慧的格拉斯家的小孩是在所有场合都格格不入的怪胎,无比厌恶身边人的愚蠢聒噪和可笑行径,仿佛凡事都能看得比别人清楚一点儿,能够洞穿他人背后的企图。

  但如果可以看到所有人表面之下的虚假自我,那么能不能再认真点看,看到更多。暂时关闭大脑里那个叙述者的声音,停止观察和评判,仅仅是去看,看到他穿越自己复杂的生命,是和我一模一样的一个人,看到他有自己的快乐和得意,也看到他何以如此的挣扎和无奈。当真的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很难用单薄片面的定义来评判了。

  所以对每一个又聪明又mean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践行的一条路是,尽量收敛起攻击性,从洞察中生出一种体恤的温柔,以一颗虔诚的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他人有他自己的角色。我尽力而为,他也正在尽力而为,众生芸芸,没有分别。

  另外,十几岁读的塞林格是不作数的,塞林格总是值得一读再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弗兰妮与祖伊》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