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1-21 03:5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是一本由李音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精选点评:

  ●作者能克制一点吗………… 不知道是作者文风问题还是怎么,虽然描写的都是辉煌,可我看了是在替李担心。 观众就是我的偶像,挺会讲话的 从云迪谈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可以了解他冰山一角的。 如果他现在还有他在书中谈及的观念的话,我觉得完全不用替他担心

  ●李云迪精准坦诚的洞见和对音乐的专注热爱是当得起五星的,可惜作者花痴有余,笔力不逮,限制了本书更具启发性的可能,扣去一星。

  ●玛丽苏必备读物!“他使旋律的每个变奏都操控着观众情绪的温度,像个祭司引领众人做某种仪式,人们既接近他,又远离他。这实在是一种诱惑。”

  ●毫无新意的形容词用得太滥就太生反感。

  ●当时真心觉得他像木村拓哉= = 在中心书城排队两个小时得到了他的签名

  ●看了后记有一点了解这本书为何读来这么混乱,原来是李云迪要求少写他的童年经历,要表达他对音乐的感受。我想说读者就想了解你的成长经历,至于你的音乐,去听就是!郎朗就有诚意多了,他的作者也比本书作者强了很多倍。此书想为李云迪捧臭脚却捧砸了。引用那么多评论真让人不能忍,夹杂着介绍那么多音乐知识,到底要表达什么?每页上方的音乐家介绍更是影响阅读体验。搞得这本书传记不是传记,散文不是散文,也不是音乐教科书,浪费读者时间!

  ●看第三人称写的传记老是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仿佛写的是另外个人,不过初中生文采的本尊若干年后有出自传的可能么。。。另外作者时不时写着写着就花痴起来了是我的错觉么。。

  ●饭的读物,书本身一般

  ●传记不应该是神话一味在高峰,这本书是作者你失败了

  ●天才也来自不断练习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读后感(一):真的那么传奇,捧出来的?

  听一位老师说,李云迪和朗朗也不过如此,应该是说这个商业及宣传的社会造就了李云迪和朗朗。这位老师还给我介绍了一位他所认识的默默无闻的钢琴家。问他,为什么这位钢琴家没红,他说因为他是个“娘娘腔”。

  那李云迪到底有多神话,我想要看了才知道吧。有机会拜读一下。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读后感(二):这是在个人崇拜吧

  这本书洋溢着作者浓重的花痴情节,与其花时间读这本书,还是听李的CD来的实在!!!!!!!!!!!!!!!!!!!!!!!!!!!!!!!!!!!!!!!!!!!!!!!!!!!!!!!!!!!!!!!!!!!!!!!!!!!!!!!!!!!!!!!!!!!!!!!!!!!!!!!!!!!!!!!!!!!!!!!!!!!!!!!!!!!!!!!!!!!!!!!!!!!!!!!!!!!!!!!!!!!!!!!!!!!!!!!!!!!!!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读后感(三):我所知道的李云迪

  看题目似乎是很深刻内涵,但实际上,我对他知之甚少

  起初关注他,说起来很好笑,但是唯一的印象便是教科书里那个被老师打击过的钢琴家,我佩服他的坚持和勇气,在我倍受打击的小学时代,打心眼里的佩服,或许那时候除了张良他是第一个。

  这本书到底如何让我不好评价,但我真正所敬仰的是李云迪本人,书再好刷的分再高也与我无关

  好吧,却是该承认,我有些语无伦次了

  本来心里神一样的人物在网络上任人践踏,你想过小学课本编委的想法吗?泪目有木有!!本来姿态轻松冲崇拜你的道路狂奔而去却被路人拦住喷一脸我容易吗?但我还是天天看你微博等你更新听你乐曲想你未来,我不怕这些。

  其实我不过是个脑残粉,没事刷一刷好帅啊,其实自己心里怎么想的都不记得了,有时候攒攒钱去听你的音乐会,做做梦希望像你一样有个开挂的人生,但直到现在,除了几次差点挂掉以外,还真没沾过边。

  但我还是相信,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的,或许这就是我喜欢你的理由,你是一个神话,一个传奇,拥有着我日思夜想的人生,奇怪,我并不像某些中国音乐论坛里的那些人一样对你羡慕嫉妒恨,或许我只是,不懂琴童吧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读后感(四):看了前半部分反而觉得李云迪回到人间了。

  这是采访笔录吗,还是算是整理?给自己推荐的。

  不说作者采访阶段如何花痴,也不说文字,就说这个传奇的钢琴王子,就说张小鲁有其他母亲没有的毅力和坚韧。

  很惭愧的是,在一个综艺节目上第一次认识李云迪,并开始了把他与郎朗的对比,发现这是个不太一样的钢琴~~额~~弹奏者,也浏览了很对和他相关的评论和新闻,今天又看了这本书,发现他的前二十几年的生活被描述成一个小学或者初中读物里介绍某个佼佼者(高考状元之类的),而闻名于国际之后的生活就被打上了现代社会、经营与利益、商业化的评论的戳印。

  刚读到第五章,抽空跑图书馆看的,等看完整本再继续。

  出专辑之前,作者在写实中注入很多个人的感情,也不晦涩,还行。出专辑之后的篇章,语言是不是有些太华丽了。

  写到周杰伦和李云迪四手合奏时,有一句说李云迪很从容地弹琴,而周杰伦则略显紧张,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读后感(五):艺术云端的行走者

  翻开《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这本书,如同打开了黑泽透亮的钢琴琴盖,双眼滑过文字仿若触碰黑白琴键,李云迪的隐忍、坚毅、执著、辉煌、荣光、不懈……化作一段段优美旋律飞扬而出。一曲终,这个面容清秀、深沉内敛的男孩在钢琴前诠释生死爱恨、悲欢离合的画面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难以抹去。

  当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被贴上“垮掉的一代”、“虚无”、“物质化”、“浮躁”等标签时,我们却为李云迪的理想与激情所折服。李云迪生来就具有绝对音感,他从小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歌曲与歌词,辨认音的高低、节奏,甚至还包括调性与转调。但是李云迪今天的成就并非依靠与生俱来的才能一蹴而就。正如波兰著名音乐家帕德列夫斯基所说的:“如果没有引向艺术和技术的严肃而热情的学习,才能有什么意义呢?”诚然,倘若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李云迪也许只是比常人对音乐更敏感而已;倘若没有遇到独具慧眼、因材施教的但昭义老师,李云迪恐怕要在音乐地图上虚掷光阴;倘若没有聪慧、坚韧与执著的混合气质,音乐界又怎会在2000年10月的第十四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画上那样的一个惊叹号;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登上巅峰的李云迪眼中如何又浮现出另一座巅峰。

  记得音乐家陈可辛对他的儿子陈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艺术家,再是音乐家,最后才是演奏家。”他认为热爱音乐是第一要素,然后才是技艺的打磨。李云迪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音乐,愿意让自己整个生活浸透在音乐的流光溢彩中。他着迷于汽车,因为他在汽车上发现了与音乐同质的东西——数百年来传承的技艺和新颖的设计理念。他追逐名牌,深深迷恋那针尖上的精致,细节中的完美。他欣赏莎士比亚戏剧,因为那给予他人性的震撼。他甚至品味音乐带来的孤独,孤独能够为他打开更广阔与深邃的思考空间。

  合上《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一书,我想起李云迪名字的含义,“云”是指祖籍云南,而“迪”字在字典中最初的含义则是“迪,道也。”这仿佛预示着,在永无止境的音乐道路上,李云迪这位人类灵魂的语言家孜孜不倦地行走着……

  2007年10月1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