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是一本由(美)博韦,西斯特著作,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8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精选点评:
●书写得枯燥无比,不同时看Linux的内核代码,很多时候也不明白具体如何实现,稀里糊涂,但奇怪的是,耐着性子读完之后,就有了一种对Linux/操作系统高屋建瓴的感觉,觉得它不再神秘,Linux命令行中的一大串字符也不再可怕。
●考虑翻译的话只能给3颗星
●虽然看完了,但有的章节粗读了一遍,得一直备着,时不时找出来查阅资料
●2.6内核有点老了
●工具书
●本书主要对最新的Linux内核实现原理,技术方法,处理函数和数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虚拟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等。读完这本书,对Linux的中断类型中断的硬件原理,进程调度类型时间片原理,内存缺页中断处理流程这三部分技术内容领悟更加深刻。本书加深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设计的主要技术问题的学习和理解,是比较经典的Linux内核的学习向导。
●这翻译!以前怎么可能读得懂
●- 理解Linux内核ed3(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内存管理(file buffer / process swap / DMA) 虚拟文件系统(ext3/ext4 fs) 进程创建/调度 信号/中断/设备驱动必要接口 timing Synchronization(kernel) IPC 程序执行
●书很牛逼,打开姿势很重要。不能从前往后读,最好是挑章节读,先有一定了解,看点源码,再读对应的章节。否则时间容易打水漂。
●教授们就不要翻译书了,也许教授们的英译汉水平都很高,但研究生们的水平和积极性就不见得了(阴暗的猜测,教授会提走稿酬中的%50?)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读后感(一):非常不错
这本书我读了不下20遍 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作为内核的学习者 我认为这本书和深入linux内核架构 可以互相补充,然后直接浏览源代码 不过 LINUX真是太复杂了 单单这两本书 也只能给你大概的认识 更多的 是浏览源代码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读后感(二):力荐
同事买了这本书,然后裁成5本,以便携带,方便上下班地铁上看。我就借机一本本要来看,重点看VM的部分。
没啥说的,讲的很清楚,边看书边看代码,收获很大。
论坛上有人反应此书翻译的不好,我没这感觉,可能文字看的不仔细吧。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读后感(三):对于翻译我已经无力吐槽
译者相当不负责任, 感觉他就是把英文句子逐词地翻译过来, 都不带调整的, 读起来相当生硬且晦涩, 审校更加不负责, 这样的翻译都可以通过?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我的评论哪儿短了?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读后感(四):沉下来,把内功练到精深处
这书几乎对Linux内核中的主要子系统的源码进行了逐行分析,确实需要我们静下来沉下心来,花一段不短的时间来阅读源码。
虽然我们自己去写一个操作系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能深入理解这么庞大的系统,能阅读几万甚至几十万行优秀的代码,还有什么系统的源代码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呢?仔细理解了这本书,仔细阅读了相关Linux内核源码,真的会让个人的内功大增,阅读代码的能力暴涨。
曾经读过LKN,可是只读过书,没有读过代码,没有写过实际的内核模块。这样下来自己收获着实不大,很多东西当时看过,可是不久就忘了。所以,还是要看源代码,还是要动手实践。
书好,更需要我们去读代码。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读后感(五):《深入理解LINUX内核》读书笔记
第八章 内存管理
第十五章 页高速缓存
第十七章 回收页框
第三章 进程
第七章 进程调度
第九章 进程地址空间
第十九章 进程通信
第十二章 虚拟文件系统
第十三章 I/O 体系结构和设备驱动程序
第十六章 访问文件
第十八章 Ext2 和 Ext3 文件系统
第六章 定时测量
第四章 中断和异常
第五章 内核同步
第十章 系统调用
第十一章 信号
第十四章 块设备驱动程序
第二十章 程序的执行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