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1-17 04:47: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是一本由(日)大江健三郎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精选点评:

  ●非常非常喜欢,非常非常喜欢

  ●很残酷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题名便是告知了哥哥和弟弟和曾祖父那一辈的命运仿佛交织在一起。罪孽中自我惩罚流放放弃,暴力和懦弱,矛盾又真实,到底我竟还是说不清哥哥在知晓真相前对弟弟的“审判”是不是正确的,也许两方都有罢。

  ●读得有些辛苦。主题倒是挺深刻的,可实在受不了他那复杂而冗长又有点晦涩难懂的句子。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大江自己的语言特色。

  ●不好啃的文字,看了好久。果然还是有峰回路转的希望。

  ●注定要看第二遍(才能懂的文盲)

  ●心灵的隐喻

  ●才读了村上来读大江觉得欠了点里比多,又比较重口,美感少了…可能我读不来现代主义吧…

  ●写的太好

  ●总觉得日本人描绘东西很细致入微,感官国度的子民。还有我看的有几页没印刷出来,白页了。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读后感(一):魔幻现实的日本

  他书里写的一幅幅腐败的、畸形的场景和一个个颓丧的、邋遢的,但思想复杂的人物确实震惊了我。很久没有看到如此让我畅快淋漓的作家。阅读大江的作品必须要熟悉当时的历史背景,战后那一代的作家,川端、三岛、大江对日本民族精神的危机都做了研讨。而大江不留情面,将一切的丑陋都无情的撕开展示,给当代日本的受欧美影响的病态的精神状况敲响了警钟,但同时他也是乐观的,他看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非洲般的狂野的、民族精神的回归。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读后感(二):那一刻清晰,又在那一刻迷茫

  假如痛苦可以再深刻一些,那我一定可以对我的人生做出勇敢的决定!

  每个人都有生命不可弃的沉重,因或多或少的原因无法放下,必须去承担!

  我想,大江健三郎也悟出了现实这个真理!

  “现实”

  我们必须去接受并且与之相处的事件,还须在其中找到活下去的渴望。

  我也是无法透视它其中的痛苦,挣扎,我也该去明白,一直心之所往的目的地及方向,会是我心灵之归宿及最后的目的吗?

  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清楚人生方向及目标,但反过来想,这又是为何呢?

  我是否为自我,为人生,为个人体验,放弃了太多人生不应放弃的事物!

  而与我的梦想形成对立的食物又是什么?

  我好似在那一刻清晰,又在那一刻迷茫了!

  是痛苦还不够深刻吧!

  2012.07.15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读后感(三):迷幻药

  看大江健三郎的书是从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莫名其妙的从学校图书馆借了本《愁容童子》,絮絮叨叨的语言,粘稠的语气,看的很慢很慢。

  说实话,一直觉得他笔下故事的框架非常……松散。大概也是日语表达上的缘故罢。就算是要死要活的关头,也多是一副慢悠悠的模样,缺少一般小说推动我看下去的节奏感。然而就是喜欢看哪。

  从《愁容童子》开始,到《个人体验》到其他后面的种种,不单单是小说,还有其他的文字,几乎都在围绕“孩子孩子”“畸形畸形”在旋转,无论再怎么悲惨的故事,总像是加了大量的迷幻剂一样,变的奇异而绚丽起来。

  虽然作为小说来讲,有的故事节奏几乎完全是破裂的,有的转变太突然……如此种种不如意和不完美,但是对我来说,大江健三郎写的东西就是莫名的好看,好看到有某种滋滋作响的共鸣和某种难以脱出的沉醉感。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读后感(四):把文字当做颜料

  第一篇《个人的体验》“真是一篇发生在初夏却感觉不到任何温度和色彩的灰色作品!”这是故事发展到最后两页之前,我的评价。

  但大江健三郎绝对不是那种把读者带入一个绝望境地就放手不管的作家,否则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可能颁给他。所以,到了最后两页,峰回路转,“鸟”突然决定不再逃避,放弃和自己的情人一块儿去非洲的梦,要亲手养活自己那个他一度不想面对的怪物儿子时,我很意外的感受到了书中突然透露出的那么一丝光亮。我心中不禁起了疑问:那逃避到底是把人送入希望的世界还是绝望的世界呢?

  在看这最后两页时,我一直觉得“鸟”已经进退两难,他完全陷入了绝境。可没想到当“鸟”决定“忍耐”,并担当起自己已经成为父亲的责任时,作为读者的我反而松了一口气,之前一直被作者不断拧紧的发条好像终于可以释放开来。

  其实“鸟”可以选择放弃畸形儿子的治疗,静待儿子生命耗尽,妻子也就会自动提出离婚,然后与情人远走非洲,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看似是最完美的解决方式,但也意味着“鸟”这辈子都逃不出自己每天晚上的噩梦。那到底是逃避会背上更沉重的包袱呢?还是直接去面对责任会背上更沉重的包袱呢?其实大江健三郎之前所描绘出的那个没有温度的灰色世界已经足以说明,心灵上的包袱会更加沉重。

  看完《个人的体验》不得不感叹大江健三郎超高的智商!他传达自己的观点,不是用文字本身的意义进行叠加,然后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把文字当做颜料,在读者脑袋里作画,用意识上的色彩变换引导读者自己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吐槽一句,这个版本的翻译实在太差了,好多句子都读不顺。

  第一篇《个人体验》看完一个多月后,我终于看完了第二篇《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看大江健三郎的书很累,绝对是我看过的所有日本作家中最累的一位。

  每次看大江健的书,一部作品我都要看几个月,断断续续的,但开始看了以后也绝对没有不想看,要放弃的念头,真奇怪!大江健的《空翻》很有《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加长版的意味。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带来的冲击力更强。看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我对大江健是一位一心想建立一个乌托邦,却也清楚在现实里绝对不可能实现的矛盾作家的感触更强了。

  大江健的作品有个很大特点,开头和结尾部分会很有力,中间部分的发展就比较平稳和平淡,是绝对的铺垫,为了在最后部分再次发力。作品结构很像杠铃。这样结构的文学作品才能称之为伟大,太多半吊子的作家作品都是头重脚轻,到最后就开始不知所谓。但杠铃结构唯一的缺点就是很容易让读者在中间部分就失去看下去的耐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江健三郎精品集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