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1-10 02:31: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100字

  《漫画金刚经》是一本由蔡志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50元,页数:1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画金刚经》精选点评:

  ●为什么很多是重复的

  ●觉得小和尚们都差不多的排列,默- -

  ●读完之后,似乎没有印象深刻的点

  ●抄经静心,画的不好

  ●书店

  ●做个了解。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61

  ●这部也要去读原文。

  ●佛说是经已,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我读是书毕,如堕云雾,倍感茫然,不知所措。别家传教,直接信上帝得永生!佛说佛法,是是非非,绕来绕去!也许是我没有慧根吧,参不透这条难题!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一):写在131128的书评

  我是多看阅读APP的忠实用户,从2013年起看了大量的电子书,多看的排版是最好的!强烈推荐。以下是我以前发表在多看的书评,现转载过来:

  漫画应该是很好的,如果静下心来一句一句的体会应当不错。但有时感觉前后的逻辑连不起来,也不是经书的原文。虽然用漫画形式表现出来,不适合佛法的初学者吧。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二):读经,读三千年前的畅销书

  前一段时间,我开始读庄子,读佛经。我发现以前对于佛学、国学误会很深。这些书非常值得常读,恰好看到龙应台对于读经得观点,转。

  以犀利的文风被同行称为“龙卷风”的批评家龙应台,在上海书展演讲台上重提读经,点起了一把“野火龙应台坦言对目前关于是否要读经的讨论感到“文化上的震撼 ”。她觉得大陆和台湾学者有着一定的错位。在大陆的语境中,“经”减缩为儒学的经,读经的方式就是私塾时代被动的接受,“经”还是与帝王的统治思想紧紧相连。由是,两地文人在谈“经”时,往往有着“鸡同鸭讲”的尴尬。不过,经本身是纯洁的、无辜的。在她看来,“经”在三千年前就是畅销书。除了是畅销书,经还是长销书,经的“长销”甚至可以用一两千年来衡量。

  龙应台强调,在辩论该不该读经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经”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的情况却是,大陆读经的历史出现了断痕,孩子们对经典古籍知之甚少。近人谈论读经和五四时期谈论读经并没有站在“同一块石头上”。

  演讲中,龙应台形象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比作两个篮子,让听众将两个字的词汇丢入其中。听众纷纷将“仁义”、“感恩”、“孝忠”、“家庭 ”等词汇丢入“传统”的篮子,而将“开放”、“法制”、“民主”、“自由”、“竞争”等归为现代。龙应台却用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世界价值观比较研究来说明,人们历经千年追求的价值观,往往早已蕴含在先哲的思想之中。当国人流连于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时,其实应该回头望一望。因为“传统不是需要常常被打破或是丢掉的盆,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厚土。”

  在龙应台眼中,“讨论是不是要读经,其实是站在现代时空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究竟是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拥抱全球的文化宝藏?中华的宝藏不是在你背后,而是在眼前,是全球宝藏的一部分。我读经,发现现代的东西就蕴藏在其中。它的现代、超前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实,现代的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可能就在传统文化中。”“河流有明流,有隐藏的暗流。中国文化的厚度一直就存在着,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一部分被隐藏。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冒出来,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三):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 金刚经

  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首译者及其翻译

  本经的普遍流传是鸠摩罗什首译本。鸠摩罗什译为童寿。父亲是印度人,后来移居龟兹国,母亲是龟兹国公主。母亲生他不久便出家,罗什也就出家。幼年到北印度迦湿弥罗修学声闻三藏。回龟兹时经过莎车国,遇到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转而归向大乘,鸠摩罗什回龟兹时已经是英俊饱学的法师。苻秦王苻坚派吕光攻打龟兹,迎接鸠摩罗什来华。吕光攻破龟玆后护送鸠摩罗什回国,在半路上得到苻坚淝水战败的消息,吕光即宣告独立,国号西凉,在今甘肃西部。等到姚秦兴起,国王姚兴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凉,这才迎罗什到长安。当时的佛教优秀学者都集中到长安,从鸠摩罗什禀受大乘佛法。鸠摩罗什便一面翻译一面讲学。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净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等论,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在翻译界被认为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鸠摩罗什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扬。

  弘通盛况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传说参礼黄梅的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印心,此后金刚经即代替了楞伽。宋代出家人的考试,设有金刚经一科,可见其弘通之盛。

  盛传原因

  中国佛教的特点:一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於从定发慧的体悟。二好简易,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浩繁的经论,极难普遍流通。本经既重般若的悟证,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的盛行起来。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四):金刚经说什么

  《漫画<金刚经>》蔡志忠

  蔡志忠的大名是听闻过的,他的作品却从未拜读过,有过一次就差点买了,可却还是无缘。读三毛的《你是我的不及的梦》,其中有一篇就谈到了蔡志忠。三毛是哲学专业的修读生,造诣不浅。在文章中,她不仅提到了蔡志忠本人,还特别说了他的一本《列子说》,对之赞赏有加。列子作为一大思想家,不如老子、孔子般为国人所熟知,且他的哲学思想不容易阐述,遑论用漫画形式讲哲学,更考功力。三毛读过后,对蔡志忠的哲学修养尤为称赞。

  但我想不到先入手的,是这本《漫画<金刚经>》。我抄写《金刚经》已有一段时日,有四五本大笔记本了。也读过了弘一大师的《李叔同解经》和南怀瑾大师的《金刚经说什么》。这三本中,毫无疑问,莫属蔡志忠的漫画最最浅显了。说浅显,并不是真的很容易读懂,但难以读懂的是《金刚经》本身,正如蔡志忠在书的开头《金刚经在说些什么》中提及的,“成道之路,必须通过修行者自己亲身体验、真修实证才能开悟。开悟的过程和最终究竟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语言文字无法说清楚的。”弘一大师从佛学角度切入,讲解的《金刚经》是很有“专业性”的,南怀瑾大师著作等身,学富五车,他极其详尽地、使劲挥身解数地面对普通读者讲解《金刚经》,而蔡志忠更像是翻译《金刚经》为现代文,但结果都出奇地一致,他们并无法说出究竟《金刚经》是讲授了什么具体的修行之径,可供芸芸众生寻法得涅槃。为何?“此法无实无虚,不可取,不可讲。”

  现在手头上正在读的是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想不到老子之道和《金刚经》所说的修行之法,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依我粗浅地理解,《金刚经》是在说一个“有持戒修者”,应如何净化内心,靠近佛法的心理过程。首先,能有菩萨心的善男善女,一心向善,日行修行,清除欲望,潜心布施,是一大福德之事。但这种修行,是表面的。抱着日行一善,终身行善,求得来世安康富贵,就是一大杂念,这是有目的的修行,非发自实心,“如人入暗,则无所见”。真正的修行者,“以实无有法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修为源自自然,一言一行不以任何目的为主导纯然发乎天性,方能证得大道。真真是“如来无所说法”,如此这般玄妙,只能修行者自我去体验,言语不能及“千百万亿分之一”。

  说《金刚经》不能说,不可说,并非它真的不能说,不可说,只是言语不足表达之,故说它不能说,不可说。佛言:“所有诸佛及诸佛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为众经之首,其地位不可估量,它看似高高在上,但诉说的都是极为古朴的心灵安顿之法。我觉得佛教的精髓不在于如何跪行膜拜之礼,而在于如何解读它给人内心安宁的境地。不论信不信佛,有没有宗教信仰,如想在个人修行这方面,在苦求生命奥义这方面,它始终是最亮的那一盏明灯。朝着它,顺着心,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层次去理解生命的真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漫画金刚经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