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情绪:充分乐享人生之道》是一本由(美)汤姆•斯通(Tom Ston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通情绪:充分乐享人生之道》精选点评:
●杜撰的理论,拼凑的技术,用了别家的东西也不说出处,操作性低,书是为他的工作坊做广告的吧。
●很常见的几个意象化小技巧。这本书就是个广告而已。还好买的是电子版。
●周冰推荐
●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Gap是一种当下内心喜悦,心理学叫心流,但是喜欢作者说的和他保持适当距离,不可执着迷恋,core see 技术用来纠正过去保留不好的情绪体验,觉察由于过往经验记忆的担心焦虑,拉回到Gap状态。 用一次两次gsp来检验是否还停留情绪不好状态,进而循环使用core see 技术继续回到gap状态。 结合部分心理,科学实验方法,将其展现成为一种技术,只要长期训练形成习惯潜意识,也无所谓好坏情绪。感谢作者
●总结一下大约是:无我 利他,不要期待 不要投射 不要加戏,深度感受 然后让它去
●能看得出作者的禅修背景,处理情绪的方法也实用。
●2018,PR2,56。
●作者兜售在线课程的广告书。
●这是看张老师看,我也看
●这本书很有意思。可分为情绪能力的四种技术(SEE,CORE,GAP,GPS,后面还有个WAIT),情绪产生的原因,如何利用技术获取精通情绪的能力,画饼打广告这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很多话都重复外加语句很绕口,经常看三页就睡着了。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是“束缚人类的12种核心动力”,尽管作者在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总是去找为什么,却从不想办法解决。哈哈,因为解决意味着要做点什么呀。至于他的那几个技术,完全不得要领。试着以冥想的方式回忆接触了那些情绪,感觉确实好多了。但能量还是无法被察觉。另外量子物理真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衍生出好多有它作为理论支持的灵修。最神奇的是我还想好好研究一下,大概会重新读一遍并做笔记。因为我真的好想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绪平稳的境界。。此外我还想看作者的其他作品。。
《精通情绪:充分乐享人生之道》读后感(一):还没有参明白个中精髓
前面说得比较吸引人看,的确这种差的情绪就象人的软件,你也知道问题所在,就象明白是什么病,什么 原因引起的,但真正要治疗,却似乎不得要领,压抑和逃避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选择,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无论如何也要试试的,但看到后面,很吃力,一直没有看完的一本书,这是近年来自己很少这样做的事,一本书哪怕不喜欢,至少都会粗略翻完,了解大意,所以觉得最重要的是可能自己还没有参透个中精髓,需要静下心来,至少看完,再考虑值不值得深度阅读,因为看书前部至少是值得自己深读的一本书。
《精通情绪:充分乐享人生之道》读后感(二):有点启发,但太玄了
这本书与其说是心理学的科普书,不如说是灵修书。
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很多挫折都是情绪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大多数处理情绪的方法关注的都是情绪的内容,而非情绪能量。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觉察情绪的能量,面对它,然后这些无用的情绪能量就会自动消解。具体来说就是用GAP技术达到纯粹觉察状态(看完书还是不知道如何达到),然后依据情况不同去体验情绪的能量,这样,无用情绪的能量就会消解了。对未完成的体验采用CORE技术(即直达能量场最强的核心),对回应性情绪采用SEE技术(即在能量场周围慢慢常识)。
本书对我还是一定有启发的:①要觉察情绪、身体反应,而不只是用理性去思考。②要勇于直面情绪,无论是过去的创伤,还是当下的不快。你逃避它、伪装它,它也仍然在那里。
但这本书讲得实在太玄了!完全不明所以,只是告诉你用了gap、core、see技术后人会达到如何自在的状态,可是看他的书完全不知道如何达到。后半部分只是强调要请有资格的教练,听起来像广告。
另外,体验创伤,接近所谓能量场,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有风险的。在正规心理咨询里,揭示过去创伤是需要很小心的,当来访者没有准备好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去做所谓“体验”。特别是作者宣称很多PTSD患者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能量体验就好了,简直太玄了。
总体而言,不建议有严重创伤的人盲目尝试书中做法。
《精通情绪:充分乐享人生之道》读后感(三):用人体软件工程学的概念来套
接触本书的缘由
情绪能力欠缺,非常普遍。作者Tom Stone甚至表示,现代人已经深度习惯于“在情绪中崩溃和压抑”。许多人,继而将问题诉诸于药物治疗。
接触本书来自于我的教练Jolie的推荐,我们从拖延谈到恐惧,从恐惧试图去掌控情绪。于是,有了这本书的推荐。在此之前,好友曹辰曾经说,如果能够将“情绪与行为”分开,便没有烦恼。也有研习佛法的朋友告诉我,控制情绪的秘诀在于体察“空性”。Jolie推荐的这本书简单易懂,比起研习佛法,更具有当下的操作性。
本书开宗明义:“为了充分地享受生活,你必须要学会如何停止成为情绪的受害者”。佛法兴许可以让人精进成大师,但看完这本书,至少有可能获得不让自己成为情绪受害者的技能。
篇章介绍
作者自己的经历
无用情绪存在,负能量残留,反复出现
人体软件工程学
情绪的内容和能量
排除错误代码
这一章说了负面情绪也会有用,造成危害的是“无用情绪”。
无用有回应和未完成(压抑或者逃离而无法完成)。回应分为期待(用SEE - Side Entrance Expansion对付)和投射(用CORE - Center of Remaining Energy对付)。
期待和投射,都是大脑编织的故事,用来寻找安全感。而期待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投射针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作者的应对方法,借用“人体软件工程学”的新概念。即无用情绪比拟成故障代码,需要消除其内容,更要消除其能量。预计,SEE和CORE的方法,都要通过非“压抑”和“崩溃”等逃离手段,而是接近的方法来解决。
情绪的本质
上图
回应:期待和投射
精通情绪的方法
总结:
对应无用情绪能量,需要先GAP(Greater Awareness Places)即更广阔的觉察,然后对应期待情绪施行SEE,对应投射行为施行CORE。其中,投射更像是存在于身体某一部分,放射状,密集的;而期待的情绪是弥漫再身体里面的。
GAP更像是觉察,摸清楚思绪的边缘,最终体会到“纯粹觉察”,即安静无物的体验,而非物质——如情绪。
CORE有两种做法,第一是用GAP体会到情绪,保持距离,越走越近,那么情绪能量会越来越弱。第二种做法是类比飓风,直接进入到飓风的中心,重复多次,能量会消失。
EE的做法是不断靠近能量,让它远离身体空间,重复多次,它会消减。有的时候,身体里面会有多个副本能量,重叠在一起。需要注意。
CORE和SEE实施之后,都需要做刺激试验,确保情绪能量确实消失。
GPS(Gentle Provocation System)温和刺激系统
《精通情绪:充分乐享人生之道》读后感(四):从情绪中解脱出来,便用了最极致的自由
类别:三十计划-读书-Coaching-2
书名:精通情绪
作者:Tom Stone
适合人群:心理咨询、Coaching从业者,以及所有希望摆脱情绪障碍的人
难度:中等
简介:
汤姆是世界教练之父Thomas Leonard(托马斯•雷纳德)的教练,托马斯曾如此评价他,“汤姆•斯通是一位天才。他是(12个核心)动力的专家,他是我遇见的人当中有最纯粹能量的。即使好的教练在每个教练环节中平均会犯20个错误,他只出现一个错误,并且能很快的觉察和修正它。我大为惊讶,随即请他成为我的个人教练。我猜这也让他成为了教练中的教练!”
我做Coaching的时候,很令我挫折的是:在做Coaching的过程中,便意识到自己犯了很多错误,便留心记了下来提醒自己下次注意,但下次Coaching的时候,还是会犯相似的错误。而为什么会犯相似的错误,那就是我对Coachee所谈的内容有了“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一旦有了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我的倾听能力、提问的角度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我一旦觉察到自己处于情绪中,那便令我受挫,对Coaching的最终结果起了负面的效果。
这也就是我的Coach老师秦玮写文章聊自己所作的工作时,第一篇就是:忘掉自己。 而我认为忘掉自己的核心便是,“没有了‘我’的情绪反应”。
这本书就是谈如何去掉情绪反应而精通情绪的,内容更多是练习的技巧而非理论。很巧的是,这些技巧和我11月中旬参加的葛印卡内观禅修很相似,于是我便将内观禅修技巧、我的体验结合这本书的内容来写本书的书评。
要点集结:
1, 情绪能力欠缺的代价
人们发火、焦虑、害怕、有挫败感、失望、难过或沮丧都是常见的现象。如书中提到的美国18%的人存在焦虑问题,美国对烟草、酒精和毒品使用,每年与犯罪、生产力损失以及医疗保健相关的花费就高达6000多亿美元。
2, 情绪包含的内容和能量
情绪的内容是情绪是关于什么的,焦虑的情绪的内容可以是失业的恐惧、婚姻沟通障碍的焦虑,这都包含了某个内容。情绪的能量是我们身体当中和身体周围都能感受到的,每一种情绪的感受都不一样。
大多数处理情绪的方法所关注的都是情绪的内容。如有失业的焦虑那就辛勤工作,或学一门知识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但学习了一们新知识,焦虑在某些时候会再次产生。 如计算机中了病毒,智力上理解病毒的一切,如什么名字、如何中毒并不能将病毒从计算机上清楚。你需要的是运行杀毒软件,它消除的是组成病毒的能量模式和信息。
我们人类内部软件中的“故障密码”,是由情绪能量注入生命的。消除故障,就要找到消解那些赋予情绪生命力的能量。
解读:
哈佛幸福课讲到:“不管人发生了多好的事情,或者很不好的事情,过段时间其幸福程度都会回归到他的平均线。”换句话来说,如果一个人有焦虑,不管发生多好的事情,过段时间他还是会回到相似焦虑的状态。我们会因为工作、家庭、亲密和朋友关系种种不一而足而焦虑,但焦虑那种感受、能量却是相似,带给我们和身边人的感受也是相似的。
3, 常用的处理方法
情绪中崩溃和压抑是人们处理情绪时深度习惯的方式。 情绪的压抑是试图把我们的觉察从身体的情绪能量和感受中抽离出来。而情绪压抑不成功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情绪中崩溃。
但是,压抑情绪后,情绪依然在那里,情绪的能量依然存在于你的身体当中。哭泣也不会消解情绪,如所爱的人去世了,即便哭泣多次,还是能感受到失去的痛苦。
4, 消解情绪的新方法-Pure-Awareness Techniques
有这样一种说法, 需求是成功之母。
Tom Stone曾经被44口径的手枪击中过胸膛,他死中求生过来后带来巨大创伤。出现噩梦、情境重现、惊恐反应和恐惧,也就是创伤后反应(PTSD)。
于是tom stone希望找到一个方法从中真正疗愈并从创伤中康复。其留意到了我们的一个深度习惯是:尽可能远离情绪痛苦,越远越好。
而tom stone 尝试了,与常用方法相反。去感受那种恐惧,感觉子弹就在他胸膛里。这种感觉很不舒服,但感觉一阵子强烈程度就降低了。然后他再进一步,感觉残留的能量。这样做感受的能量又增强了,但过一会就再次变得开始柔软一些了,痛苦也有所减少。
Tom stone继续用这个方法,继而在身体的同一个位置再也找不到任何残留的感受。他继用相同的过程运用到其他所有的创伤感受。
解读:
这个方法,我也在葛印卡内观禅修中学到了,十天的禅修期间,我们关注全身的感受,并对这种保持平等心。十天的闭关禅修使我们的觉知提升,继而我感受到了身体肩膀、腰部、腿部等位置剧烈的疼痛,如脚后跟跟腱断裂的位置就体会到了剧痛,腰椎、肩膀等不舒服的位置(2012-2013年期间经常肌肉疼痛,每周都要去按摩疏解这种疼痛。)也有持续的剧痛。而十日内观结束后直到现在,内心变得更平和有力,不适情绪少了很多,幸福、快乐、自在这种积极的情绪多了。
我的体会是情绪已经在身体里面留下了“记忆”,必须通过关注这些“记忆”继而消除这些记忆。
而这种情绪“记忆”的形成,一是剧烈创伤性的,如tom stone,失去亲人的痛苦,512地震;另外则是长期的情绪积累,如之前工作的压力和焦虑很大,便在肩膀和腰椎位置留下了情绪“记忆”。不论情绪“记忆”如何形成的,但消除方法却是一样的,即便是:感受他,面对他,待他自动消融。
5 人类软件工程学的由来
Tom stone将这个方法和越来越多的人分享,他接二连三的取得了成功。他决定将其命名为人类软件工程学。因为我们身体中的情绪痛苦和创伤的经历就像人类的内部软件出现了“故障编码”,所以消解这些情绪就像把我们内部软件做了调试、纠错及升级一样。
6 情绪的本质
情绪,或是有用,或是无用,而不是正面和负面。因为负面情绪也有用,如过马路时有车驶来,恐惧的能量使你却步等待。其如下表:
回应情绪是我们大脑中编故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有两种形式:一是期待,二是投射。 本书将用SEE技术(Slide Entrance Expansion来处理回应情绪。
未完成体验是对过度强烈乃至我们无法即刻处理的体验的情绪回应,当其强烈情绪无法承受之强烈,所以体验未能完成。 这也就是拒绝充分感受事物。 而这种未完成的体验都存在一个能量场,继而引起长期的情绪反应。本书用CORE(Center of Remaining Energy)来解决。
7 情绪能力的新定义
情绪能力是够识别并恰当回应情绪体验的能力,对情绪做适当的回应意味着区分有用情绪和无用情绪,并意味着已经学到并快速而彻底消解无用情绪。
拥有很好的情绪能力,就只依靠平静的内心清晰去行动,并每当被无用情绪暂时遮蔽时,能重新获得那种平静的情绪感。
8 获得精通情绪的渐进步骤
运用GAP技术进入纯粹觉察;
学习CORE技术和SEE技术完全消解“无用情绪”;
学习技术运用中常见的7个障碍及如何处理他们;
将情绪能力升级为精通情绪。
9 学习GAP技术
GAP是greater awareness place,其引导你的觉察简单地注意着它自己。 方法是:花一些时间注意到你的思绪,之后透过思绪的边缘,注意到思绪所发生的安静的背景。
比喻是:思绪就如蓝天上的白云,平常我们只看到自己的思绪也就是白云,但我们只需透过云彩的边缘,就会看到天空。天空总是在背景那里,我们的思绪也是在大脑中安静背景下产生的。
当另一个思绪飘来时,我们不是尝试除掉思绪,而是保持注意新思绪边缘的“天空”。
如果你有很多思绪,那是因为你当下有很多无用的情绪。当学习了CORE和SEE技术消解无用情绪时,你会更容易进入安静的背景。
10 如何感受身体当中和身体周围的情绪能量
允许自己感受情绪的能量。用GAP学会了背景的安静的下一步,是去想一些让你感受到压力或是痛苦的经历,想到此事,就会感受到一些情绪,身体就会将某种感受呈现给你。 这就是关于此事的情绪回应的能量。
如果它只存在于你的身体中,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未完成的体验,最有可能是CORE技术的候选。如果能量场从你身体当中放射出来并环绕并覆盖着你,这更有可能是SEE技术所针对的能量场(也就是回应情绪的能量场)。
11 CORE技术的学习
CORE是残留的能量中心(Center Of Remaining Energy),常用的未完成情绪体验是我们远离其能量最强的区域。而在做CORE技术的时候,我们要接近未完成情绪体验中最强烈的能量中心。
第一种CORE技术闭上眼睛感受以往的消极未完成体验,感受那种情绪的能量。和这个能量保持不远也不近的距离,简单的注意这个能量即可。注意这个能量,能量会减轻一些。继而拉近和这个能量场地的距离。拉近和这个能量场的距离,能量再一次变强。能量感受变轻后不断拉近和能量场的距离,知道没有任何残存能量。
第二种CORE技术是,第一个CORE技术的体验会令你发现能量场都有一个特定的结构—类似飓风。飓风眼就在飓风中心位置,然后会发现飓风眼的顶端一个小的开口。而离开口足够近,你便可以从漩涡的顶端滑入或者跳入开口,虽然你周围能量像飓风一样怒吼。但飓风眼的漩涡,一切都会变得安静和平静。
从漩涡的中心向下飘荡,直到由底部出来为止。
第二种方法看似更快一些。
解读:
我在禅修内观的时候,居然不自觉的用过相似的方法。当身上有剧烈疼痛的位置的时候, 我是直面他们,充分感受他们,尤其感受到某个位置疼痛剧烈的时候,我便将意念化成针尖那么细,穿透入我的身体,我便会疼痛得“失去知觉”也就是沉浸在那种疼痛中,直到缓缓的舒展回来。而这之后,浑身上下有一种舒展、舒坦的感觉,也就是身体上那种“蕴藏”的疼痛得到疏解的感觉。
而葛印卡内观的方法会舒缓一些,是平等的感受全身的感受,对这些感受保持有平等心。 我想这很棒的是,对不明显的感受保持觉察,那么对明显的感受的强度会增强,也就是GAP技术和CORE技术融合后的效果。
12 SEE技术的学习
回应情绪的能量你感觉不在身体内部,更像是从你的身体当中放射出来。这种能量存在的时候,你在大脑中编故事,故事是一种期待或是把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放在未来的一种投射。这故事只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而对这种并不存在的事物的情绪反应,完全是在浪费生命的能量。
做SEE技术之前,先用GAP技术注意到背景的安静。一旦你进入安静中,就会回想因期待没有得到满足,使你至今感到难过的某些记忆。或是将一些负面结果投射到未来的故事,有一团云或环形能量从身体当中放射出来,充满身体周围笼罩着你。
EE技术从允许自己感受能量场开始,一旦开始感受就去看一下能量场到底有多大。然后让你觉察远离周围的空间,走得越来越远,直到能量场的边缘。你会发现能量场的边缘,能量慢慢消退在周围的安静当中。
一旦你能够感受到这个安静,就离能量场的边缘再远一点。这样你就能更加清晰地区别能量场和安静的背景。
然后离能量场再远一些,深入地进入纯粹觉察。
停留一段时间去注意这个安静有的多么广阔和无限。
现在你回头去看刚才深陷其中的回应情绪能量场,注意一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多数情况发现它变小、萎缩。
故事是回应情绪的基础,此时挑战下播放的故事有用性、有效性和价值。
这个故事和当下相关吗? 你会发现“不”。
这个情绪和故事能帮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吗?
把你的生命能量投入到播放这个故事和对其回应是一个好的投资吗?
你对于要不要保留这个故事?
上诉的答案都是“不”。
解读:
在葛印卡内观禅修的前三天,我们就是全身心的观察自己鼻孔位置的呼吸,如果有念头出来了,就再次回到呼吸的觉察上开始的。就这样一个简单要求,却给了极为鲜活的体验—我“感受到了”心里面成千上万的念头,这些念头有关于过去的场景,有未来的各种想法。这种念头来的时候,有时候很快就能感觉到了,但有的时候好一阵才觉察到自己在想事;这些念头有的令我羞愧,有的令我兴奋,有的令我愤怒,有的令我陶醉。
平常我们有了负面情绪,会觉得是外界发生的某事引起我们的。但内观禅修使我体会到,个人本身的情绪感受才是最根本。否则为什么情绪不好的人会遇到许多事情都生气呢?乐观的人遇到很多挑战还乐呵呵呢?
情绪根植在我们心里,在某些外界的事情发生了,触动了我们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的心里面存满了各种喜怒哀乐,期盼与失望,焦虑与沮丧,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情绪会在我们失去“觉察”、最脆弱的时候跳出来,狠狠的咬我们一口,并期待着我们迅速反应,解决这个“问题”。殊不知我们没有根治情绪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的解决“问题”都会有附带的新的问题而来。 就如一个抑郁的人想开心,便开始饮酒,结果饮酒又上了瘾一般。
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去除掉情绪本身,回到事情本来的样子。这也是佛法所说的“空性”也就是真实本性。
Tom Stone的方法的确很棒,因为我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回想起最近几件令我感觉到“愤怒”的情绪,我的身体变打嗝,感觉有一股火从嗓子里面出来,嘴唇也变得很干燥。用了GAP技术后,浑身都觉得轻松了很多,从愤怒的感觉里走了出来。
要能有效使用Tom Stone,对情绪的“觉知”是最重要的,而大家平常面对情绪的方式则是摆脱这种情绪,继而我们对情绪变得冷漠,不再关注自己的情绪。而葛印卡禅修内观则是核心就是使我们找回对自我的觉察。所以,我现在就是先用内观禅修使自己找回对自己的觉察,继而再用精通情绪的方法,不断清除根植于我体内的情绪。
13 精通情绪运用在各个领域
书本的前一部分是方法的核心,后面则是精通情绪运用在各种情绪和各个领域的,情绪包含了:失望、愤怒、挫败、伤心等等,而精通情绪和金钱、灵性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商务领域等取得成就都密切相关。
14 精通情绪的商业应用
说实话,我对这个tom stone的人类软件工程处理情绪并不陌生,甚至我认为禅修等方法,更能使人从情绪中摆脱出来。真正令我佩服的是tom stone将这种方法的商业应用发挥到了极致,包括了:
一系列的书籍介绍人类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包括《精通情绪》、《卓越关系》、《卓越财富》。
有精通情绪的17个工作坊,包含了3-4小时课程到5天课程,助人“精通情绪”。
有个人培训,也有企业项目,包含:卓越绩效、卓越领导力、团队合作、工作生活平衡等。 有特定的培训项目,认证“人类软件工程师”,助人提升情绪能力。
号召大家成为情绪运动大使,帮助大家:humansoftwareengineering.com
所以,有一个助人的好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以大家能接受的方式推广这种方法,令更多的人受益,这是Tom Stone令我竖然起敬的地方。
建议:
1, 购买这本书,尝试用其中的方法来练习;
2, 参加南禅寺内观课程,报名网址:vipassana.sutta.org。
中练,原名钟晓雨,英国Strengthspartnership公司认证优势教练,北大BiMBA。三十计划意图尝试用肯.威尔伯的“意识光谱”理论,整合心理学、coaching、佛法和灵修四大领域,三十即各领域精读十本书,访谈十个人和调研十个机构,效仿西藏十九世纪“利美运动”宗旨即「无宗派」、「无偏见」从各个角度了解人的意识形成和转化提升的机理,以及各个方法发挥的特点及其有效领域。欢迎大家交流:Shawnchon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