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上下)》是一本由尤四姐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5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临渊(上下)》精选点评:
●失去记忆的莲灯从敦煌和两个情同手足的小姐妹回到长安投靠大历国师临渊,准备给父母亲报仇。国师年纪过百岁,纯阳之人,被莲灯这个纯阴之人深深吸引。借由莲灯看到他沐浴的背影,赖着莲灯负责。好在莲灯也被国师惊艳外貌吸引,甘心情愿照顾他。心思单纯的莲灯被国师利用,还是原谅了他。国师心有内疚,更加爱恋莲灯。国师在助齐王夺取皇位的时候利用莲灯,但是为了救她不得不招来了已故国师一代的灵魂复活,自己身受重伤闭关修养。一代国师居然也喜欢上莲灯,长得酷似的人让莲灯一时上当。莲灯逃回长安,没有见到重伤的临渊,误会深重,伤心欲绝,打掉了身孕。临渊为心上人报仇,除掉了第一代国师,几乎死去。莲灯以做爱度修为,暂时救回临渊。临渊怕自己活不过去,设计让莲灯吃了忘情药。莲灯意外发现怀孕,临渊和她终于破镜重圆。渡亡经给临渊新生命。
●尤四姐文笔不错可惜总是前期男主渣渣渣中期女主作作作结局强行洗白,然而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看如此狗血又玛丽苏的剧情啊
●封面很美。。。故事很简单,作者唯数不多写到最后没有写偏的一本。
●就像评论里写的那样,每个月总有几天想看狗血又浪漫的言情的日子。
●被封面和书名骗了。。。。
●剧情平稳高潮少,进展也缓慢。男主傲娇,很有耽美文里的傲娇受的即视感。全文引用了一些《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的梗。尤四姐的文基本上都是HE,所以看的时候有恃无恐。比较有突破的是,带了点儿虚幻色彩,男主一百多岁,男主的师父死而复生。开始看文的时候,那些奇怪的现象本来以为都是障眼法,结果直接被作者写成虚幻的题材,很多东西都不必解释了。阴兵借道那段,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作者的套路大概就是这样,男主高高在上,比女的还漂亮,表面阴柔,实际上有腹肌,而且都很矫情,有洁癖,活的特别精细。女主都活的比较糙,但是不耽误她漂亮。
●四姐的文最爱这本。
●国师像是傲娇受……女主攻气十足
●初恋的国师好萌 后期越来越琼瑶生离死别为虐而虐看的人一抽一抽 但是这种套路就是喜欢啊
●原名《渡亡经》,4星半,四姐的文我一向都是给5星的,但这次扣半星,主要原因还是投入感不够,开篇有些散乱,后面的狗血撒得有些突兀~故事很简单就是女主为报仇投靠国师,国师却利用她来得到渡亡经。男主渣,但四姐风格是男主前面有多渣后面就有多深情,好萌女主把bobo喊成乖乖XD
《临渊(上下)》读后感(一):这才是小说 ——记《临渊》
中途几次欲放弃,不知为何还是拿回来读完了。故事结局,阴谋定论,天下归元,爱情圆满,友情和乐,这所有的勾勒出的,委实是一则神话。 让我不由自主就产生了“这才是小说”的执拗念头。 四姐的文笔特别细腻,深感其心思用得精致。 她的书中,景色描写尤其淋漓尽致,仿佛一笔一画书写一个字却一点儿不显死板,一字自成美景,颇有不绘而黛的意味。 她的书中,人物都很有灵性,快乐的敏感的傲娇的悲切的悔恨的…都那样鲜明。尤记得莲灯坐在雨中大哭,虽未有身受,却似感同,好像自己那样难过,难过到痛成那个样子。还有执爱着翠微的王阿菩,寥寥几语,从青丝到白发,从心间到笔尖,都是明明白白说着怎样爱才是爱。 她的书中,名字都让人咂摸出不同的韵味,禅意兜头盖下,未及反应或者推拒,变生出漫天藤丝罗网来,让人不由心生欢喜。 她的书中,找不到现实的影子,只留下虚妄盘根错节生根发芽,这也是我生出“这才是小说”念头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情节有前可查,倒是这胆大和圆满,无出其右。在光环和明艳之下,我看到的是绝对的“空”,痛苦中总有转圜,绝境下总生希望,虽是大的潮流,但放在这里,就像空心的竹子,清雅无双,却败絮已成。 我喜欢四姐的文笔,陶醉于其文风,却受不得这样的回响。 我想,自临渊而终,大抵再碰不得四姐的书了。
《临渊(上下)》读后感(二):莲灯,爱你一万年
尤四姐的书,粗粗看过几本,除了浮屠塔感觉稍好外,其余看过的书皆给我狗血烂尾的不良阅感。但因为她的文笔算是少见的流畅优美,故而在书荒的时候还是作为满意选择。
在看《临渊》前,先看了看豆瓣评论,实际上是多此一举,因为不管好评差评我都会看一看。其中一个评论“男主前面渣渣渣,女主中间作作作,最后强行洗白”令我印象深刻,但我读完以后觉得并非如此。
首先,男主前面虽然渣了点,但却是有原因的,毕竟设身处地,一个之前丝毫不接触爱恨的人,他的情感的确需要时间历练和成长。其次,女主莲灯在我看来,真的不作啊。她在全书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被虐方,记忆被抹去,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弥渡,是莲灯,还是阿宁。自爱上国师,一步步都是她在让步和妥协,后文里第二次失忆借国师口道出的“既庆幸,又卑微”真的是超级心疼她。文章后半段的决绝也胜许多言情女主百倍,虽然HE决定她还是放不下国师,但丝毫不损她的果断英勇。看书过程中感觉许多人对她寻纯阳血救昙奴那里很愤慨,觉得女主自私又狠毒,但我还是可以理解她,或许我跟她是一种人吧,毕竟昙奴作为性命之交,且救她刻不容缓,这种情况下的自私即便得不到大义的认可,于我也是值得。而且从描述来看,女主的角色设定就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定王问她选十三万大军还是国师就可以看出),所以也能看出情有可原。
最后颂扬一下莲灯、昙奴和转转的姐妹情,刀剑里透出的豪迈,真的是全文亮点。
《临渊(上下)》读后感(三):烂尾了
失去记忆的弥渡,在须弥山被道人王朗救后改名为莲灯,得知自己的身世竟是父母皆亡,全族被灭,仇人就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定王。遂决定复仇。一路结交好姐妹昙奴转转,一起去长安找王朗的朋友当今国师临渊帮忙。入了长安之后,发现国师并不是传说中的鹤发鸡颜的得道高人,倒是个顶顶漂亮又顶顶矫情的美男子,莲灯动心欲待复仇结束后把国师带回敦煌。国师突遇变故,被徒弟方舟李代桃僵功力尽失,不得已随莲灯昙奴一起远走西域,一为避祸二为去碎叶杀掉定王。在碎叶城中,莲灯和临渊互表心意,而为救受伤的昙奴,两人一起去回回国主的墓中盗解药。在此过程中,莲灯骇然发现,原来临渊和她接近,并非偶然,他为了是墓中的丹书铁券,此物只能她的纯阴血能化解,并顺利带出古墓。出了古墓之后,莲灯继续复仇,在最后关头,消失了的临渊突然出现,并告诉她,原来定王是她的父亲,她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并怂恿定王挥师长安,老皇帝病种,五子夺嫡,此时正是好时机,定王一拍即合。从碎叶到长安带军途中,临渊莲灯情动,功力损失一半的临渊在阴兵借道时不敌,受伤消失了,莲灯拼命寻找,谁知找到之后带回军营发现,此时的临渊竟然是上一任国师……
作为一部言情小说,这个剧情写出来之后才发现,太绕了。
最精彩的部分当然还是权谋了,在古墓中的那段,国师显真章,莲灯原来是用处在此,才看得人松了一口气。不然,总觉得作者脑子坏了,啥世面没见过,至于嘛。
尤其喜欢在须弥山的那段,大漠中的日子莲灯后面经常怀念,我也觉得还是很清新独特的,这个王菩的经历,如若不关情爱的话,还是挺让人感触的。后面到了中原长安之后,书的节奏就显得拖沓,几次三番想弃了。国师的这个性情,也是小言中比较挺有标志性的那一种了。对世人皆凉薄,独独对女主深情。长相是仙风道骨,缱绻风流,反正很要命。莲灯的性格还挺讨喜,当然是前期哦,反应慢,性子直,开窍晚,跟会撩又矫情的临渊简直不能再配了。
当然,最后的部分还是烂尾了,死而复生,重归旧好。国师变成了个甜腻腻的人儿,最后还一起死了,其实,不需要的。
《临渊(上下)》读后感(四):临渊捉鱼:弥渡最后渡了谁?
其实我很喜欢《临渊》,读的时候觉得作者的古风真的很强很有特点,特别喜欢沙漠和敦煌,喜欢弥渡和道士王阿菩。但是无奈珠玉在前,小鱼星官的盗梦梅花鹿比《临渊》中的九色鹿更可爱,而花千骨也要比莲灯可爱。也许经由影视改编后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吧,这种比较对于《临渊》有点不公平。所以,借此也期待《临渊》有机会影视化,让情节和人物的冲击力再次发力,然后文字转化成固化的形象,期待二次改编给作品带来更丰满和更美学的规划和完善吧。
因为有一个情节真的应该有争议。那就是莲灯和国师的洗澡剧情。
这种剧情令我想起一个更加经典的画面:青蛇张曼玉体验法海赵文卓的人类感情。那个画面也是洗澡,小青的蛇尾和赵文卓的体魄。那个画面很大胆,而莲灯只是看到了国师的美背,却要为此赌上一生。
先是把国师的人设塑造成几百年的 须发皆白、道骨仙风的老神仙。结果相见之后,却是一俊美青年。
再之后,莲灯误入俊美青年的浴池,不小心看到了男神美背。
看也罢了,男神却要莲灯负责……
——脑补一下那个画面:神宫国师为一俊美青年,他在水中翩翩之时,莲灯误入。然后凶狠的眼神传来的信息是:看了我的身体,就得娶了我!
有点受不了啊。古代女子有此情节,不曾想到古代男子也有此情节。而且作者和莲灯一样不死心,莲灯说我只看到个背,连前面都没有看到,就让我娶你?我才十六岁呢,后面还有几十年呢,这样就让我的一生再难翻身吗?只因无意中看了某人一个后背?
想起一个剧情,当年演员文章打了一个赌,说某个戏的收视若能达到某个数字,他就裸泳。后来文章赌输了,他也兑现了承诺,发送了自己的裸泳照片,并转发在微博上。一大群影视圈的腐女在下面留言说:翻过来!原来文章发的照片也是露背,大家喊话要看前面。
莲灯的内心戏是不是跟这群腐女一样:转过身来,看看前面。
但是国师是不会转身的,他只会冷漠。冷漠的要求莲灯对他负责。
无奈之下,莲灯说,那我也把后背给你看看,大家就此扯平如何?
——你以为看了你的后背,本座能多长块肉吗?天下怎会有这样厚颜无耻之人!——你说什么?你敢说本座上了岁数?——你喜欢本座是不是?你对本座动心了是不是?我差点笑出了双下把,文字中满满的仙气,瞬间都泄洪了,收都收不住。
尤四姐 的小说都有个特点,开头都写得特别特别特别好!我加了三个特点,真不是盖的。开篇大漠敦煌,弥渡和仙道王阿菩,他从土穴中挖出她,救下她,剧情张力非常大,对读者充满了吸引力,同时也对大漠黄沙渲染的气氛迷之吸引啊。想象一下那个场景,美丽如仙女般的16岁的弥度,经历死而复生,对诸事全都遗忘。每天看着漫漫黄沙,不知道自己是谁。她背后的身世漫漫撕开,然后她踏足中原,360度大变身,寻仇而来,报仇而去,结局再回到水漠敦煌——故事线肯定不会这样完美的。
然而王阿菩不是男主,男主是装逼出场的太上神宫老国师,传说他几百岁了。但是男主骄傲又矫情,一会孤冷清高眼神能杀死人,看似冷酷绝情,却又偷偷“取血救人”,躲在莲灯身后帮她救她为她操碎了心,哎,有点狗血的爱情戏码。
我不想说故事的结尾。若是我,我会让结尾对影成三人,回到大漠敦煌,回到王阿菩毕生画的壁画之前,让国师面壁之后,三个人转身在大漠上清冷凄苦度日。且,没有爱情,他们彼此修身养性,修练成仙,分别收徒,徒子徒孙都在四入造作他们的故事,而故事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