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寂静的春天》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0-14 19:06: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寂静的春天》经典读后感有感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由[美]蕾切尔·卡森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静的春天》精选点评:

  ●影响力很大的一本书,书中数据也很丰富。

  ●感谢她给了人类一个惊醒,几乎所有的环境保护运动都在这本书出版之后才逐渐开始。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不是很愉快的一次阅读体验。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因为在《三体》里读到,对它充满了期待。然而读了以后的感受是:。。。。呃。。呵呵。。。站在环保的立场,书的动机和影响力都毋庸置疑。但管杀不管埋的陈述与罗列,让我似乎也能理解了为什么她会有反对者。除了令人头疼与震惊之外,如果能在解决方法上提供更冷静的数据与方法论支撑,或许不仅仅产生这样的影响力。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几十年前美国政府就能尝试去验证然后去力挺这本书,很是有责任有担当,顺便感叹一句人家的政府~~

  ●迅速翻完,生态批评必看,但是不是很喜欢

  ●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居然能搜集到这么多材料

  ●第一本略读的书,从《三体》中知道,在其他地方看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力。但我看来,这本书与《梦的解析》一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作者糟糕的论述和对论点的梳理让人头疼,仿佛将一切可以想见的问题都推给农药,而且对于生物控制过于乐观了。

  ●别人的过去就是我们的现在,保护环境不是口号,而是非常沉重的课题。其实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得到这样的金钱真的会安心吗?可能最终毁灭了人类的,确实就是人类自己吧。btw,一部严肃认真的科学读物比造谣不犯法的自媒体强太多。

  ●多年前一直想读,现在读来依旧能感受到那份环境保护启蒙的震撼。大量事例对比科学实证说明人类中心主义下的自讨苦吃和环境破坏。回头来看如果能再增加公众启蒙和社会力量平衡的观点就更丰满了。

  ●要唤醒睡觉者,你需要用比平常说话更大的嗓门。但在睡觉者醒了之后,旁观者会批评你刚才的发声太粗鲁太喧哗太极端太单一。可问题在于,刚才的发声,是为了叫醒,不是为了商谈。这本书的偏执之处,其实是为了喊出环保的最强音。至于怎么环保,那是后来者的任务。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一):评《寂静的春天》

  虽然本书已经出版了六十几年,今天来看还是发人深省。农药作为人类发展起来杀灭昆虫的武器,最终却伤害了自己;作者卡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人类并非地球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一份子,需要学会如何与大自然,与地球上众多昆虫共处。本书作者让我看到,一个人通过一本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人类继续用这种有毒化学物质杀害昆虫,后果不开设想。希望未来的世界,早上都可以听到各种鸟叫,万物和谐共处。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二):1962年的书对于当今社会没什么指导意义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欲越来越严重,然而只求索取而不图再生的急功近利心理让人类自己敲响了危险的警钟。我承认农药的泛滥,无节操的使用抗生素都对大自然和人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整本书也是像文学报告一样发了一篇向全人类的袭讨文。我知道我们错了,但是谁想犯下这样的错误呢,我们只是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摸索的前行着,没有人不犯错,我始终相信人类会在这茫然的世界中找到那一片曙光的。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三):一点感受

  只有真正的思想和智慧才能穿越时间历久弥新。

  一百多年过去了,事情仍然算不上好转。这本书几乎让我对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产生了怀疑。

  我作为在“环保”一词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人也不禁为此感到倒吸一口凉气。没有任何食物土壤空气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一寸肌肤是干净的。

  只是蕾切尔对于生物疗法的盲目信心在今代被证伪。再辽远的思想也可能有错,但是这并不妨碍思想的伟大。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四):寂静的读着

  这是一本不算好读的书,是一本让人快乐不起来的书。

  我是学生态学的,可以理解接受大部分的概念,而对于其他人则不是很清楚。

  一个一个例子让我很疼。

  我是在坐火车时读的,8个小时读了115页,这对我很难得,我已经很久没静下来一口气读一本书。

  感觉只有心痛。

  这本书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纪实报告,而是科学,真正的理性的科学。

  所以奉劝想要看这本书的人注意,这不是一本好看的小说,而是一本严肃的科学。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五):敬畏生命

  时隔10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时还是大学老师推荐的参考书目,由于内容艰涩,书中罗列了大量的数据和相关的原理解释,读起来非常费劲,一直束之高阁,直到今天才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是一部敲响警钟的著作,阐述了单纯依靠化学药剂来遏制生命发展的劣势,可能在今天看来,许多的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了,很佩服作者的勇气和担当,这本书对化学了解较少的人来读可能不太友好,领略大概意思就好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寂静的春天》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