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0-13 20: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锦集

  《学而时习之》是一本由薛涌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而时习之》精选点评:

  ●个人认为是薛涌最好的作品。

  ●有趣,新颖

  ●虽然很多观点表述的方式狂妄了点,但整本书对于我而言还是有很大冲击的。

  ●薛涌已经开始堕落成畅销书作者了

  ●观点很鲜明,中西比较的方法也算新颖,缺点是文化上太自卑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领先数千年,在作者这里直接被简单地定性为“失败的文化”。西方文明就是胜利的?言之尚早了吧!

  ●这样的比较有啥意义?

  ●薛涌从政治哲学的路径,并结合社会—经济—军事来解读“学而篇”,极受启发。与当下一些治政治哲学的人纯粹步西人的后尘淫浸于观念史、忽视中国自身历史中存在的资源和问题面向,从而走火入魔截然不同,他通过分析商周、周秦政治哲学观的转变,借由被后人抛弃的原始儒家的政治理念(小共同体精神)和伦理精神,呼唤着公民精神的到来。

  ●再回首已百年身。

  ●在孔子那里,“上帝”死了。在孔子以后,“中华名族”的“生命共同体”死了。 在我们的文化中,再没有力量尅制约专制君主的权力。

  ●在我们的文化中,再没有力量可以制约专制君主的权力。我们的文化失败了。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一):很棒的书,

  反映出作者多方面的素养,对论语的解读,竟然涉及到宪政、经济、文化、哲学等等方面。

  比一般的泛泛之谈好太多了,于丹和薛涌相比,就像是小学生,太没学问了。

  书前的长序很棒,有许多新鲜的知识和见解,被《南方周末》转载了,影响广泛,估计是思想界一个议论的话题。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二):为出版而出版

  毫无疑问,薜涌是个有才华的人.翻看这本书,作者对于论语的解读,不仅超出了中国文化的范畴,还涉及到大量文学,宗教,政治方面的见解.读来令人长见识.

  但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我持保留态度.初读序言时,自己甚至在扉页上写下"语出惊人为出版"的评语.直至今日,虽觉当时观点有些偏激,但仍维持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可读不可藏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三):读《论语研究之一-学而时习之》

  算不算是“今文经学”一流的微言大义?不足千字的学而篇,作者给阐发了三十多万字。当然,由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谈话录引申讨论“民主”“共同体”“共和”“宪政”这些大词,冷不丁我们会觉得太扯太绕了。但是在作者这,能对传统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典籍阐幽抉微,发现今日社会制度创新的因子,追踪历史的歧路,目的是“托古改制”,为我国的政治改革贡献一种传统资源。这种学者的学术良知令人感佩。联系作者一些时评文章,更能让人觉悟到学术对社会进步的力量。只盼这样的学者多多益善。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四):读《论语研究之一-学而时习之》

  算不算是“今文经学”一流的微言大义?不足千字的学而篇,作者给阐发了三十多万字。当然,由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谈话录引申讨论“民主”“共同体”“共和”“宪政”这些大词,冷不丁我们会觉得太扯太绕了。但是在作者这,能对传统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典籍阐幽抉微,发现今日社会制度创新的因子,追踪历史的歧路,目的是“托古改制”,为我国的政治改革贡献一种传统资源。这种学者的学术良知令人感佩。联系作者一些时评文章,更能让人觉悟到学术对社会进步的力量。只盼这样的学者多多益善。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五):书原来可以这么读!

  孔夫子不仅给中国文化贡献良多,对08年的GDP贡献也不少。

  于丹同志在CCTV开讲,让中国人想起了这么一位孔老二

  跟风之作纷至沓来

  一时“国学”似乎死灰复燃了

  孔家店的牌子又立了起来

  我通读论语是从06年开始的

  先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然后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然后是杨伯峻的《论语疏证》

  然后是李零的《丧家狗》和《去圣乃得真孔子》

  读出了点味道,觉得杨先生提倡的“以经解经”的思路没错

  然后就开始了个人的《论语》读后感习作《论语略解》的写作。

  08年一个冬日下午,徘徊在中关村第三极书店,偶然看到了这本书

  看名字还觉得又是跟风之作。

  鄙人有个毛病,喜欢讽刺人,就拿起来,想看看这个哥们儿又是怎么无聊的。

  没想到,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薛老板真把我给震了!

  书原来可以这么读!!!

  经、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发展理论... ...

  其视野之广让人瞠目结舌!

  活着的人我只佩服两个,梁东梁某人和道长梁文道

  薛老板可以算第三个,李零可以算半个。

  薛老板的思路最我影响巨大,

  《论语略解》

  “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三章完全推到重写!

  不过薛老板对孔子的推崇本人无法赞同

  在这个问题上,熊逸同志的《春秋大义》似乎更为合理。

  书

  横竖上下前后左右古今中外字里行间都读到才能读明白。

  期盼薛老板把剩下的十九章也简单讲一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