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是一本由韦尔斯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简史》精选点评:
●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居然看完了这本书 记住的就算不多 也大概对地球发展有个了解
●世界简史
●作者有很多精妙的语句,读起来感慨世界的宏大时间的永恒。
●刀齿虎。。。感觉怪怪的 好多翻译怪怪的 这种通史类的书看得好痛苦。。。
●作为1918年的书,有些观点依然适用于今天
●如果把整个人类甚至生物的历史浓缩为一本二三百页的书,其中像令人振奋的科学,思想,制度的伟大创造和进步或许只有不到十页。而剩下的几百页则是令人厌烦的,昏昏欲睡的,千篇一律的,周而复始的,无穷无尽的战争,战争,战争。好吧,我没看进去。。。
●世界史启蒙书~
●2014.3.30 Kindle电子书市场上一块钱买的,厕所读物。重温了一遍抽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中历史。从地球诞生一直说到一战。欧洲远古到中古时期那部分看得很有滋味,从苏美尔文明一直串到中世纪,余下部分则乏味的要紧。大概因为陌生才觉得有趣吧。
●自然科学观的世界史,与斯塔夫的人文科学观的全球通史当是无敌之结合。
●文笔很不错。电影一般的章节,人类历史一幕幕展现开来。
《世界简史》读后感(一):人类之路
作者能够用比教科书通俗的语言将整个人类甚至生物的历史浓缩到一本书当中,也是很了不起的(尽管中间关于古代西方的历史还是让我没什么耐心的去细看)。书中讲到我们人类思想、制度以及科技等等的创造与进步令我对人类的智慧心生敬佩!然而在书中,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类内部的无穷无尽的明争暗斗!
《世界简史》读后感(二):科技的力量
科技的力量能够改变我们的世界。当年蒸汽机的出现,大大提高生产力;铁路、电报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中央和地方的联系(所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统一);各种新型武器的出现,一改之前传统的战争模式………如今,科技的影响依然存在,科技也一直在发展,不知道我们未来的生活、我们人类的历史又会怎么样呢?
《世界简史》读后感(三):威尔斯的世界史
这本书越往后看越牛逼,威尔斯回避对于个人和单个历史事件的解读,将重点放置于一种宏观的历史逻辑。其历史观,宗教观,尤其是对于欧洲政治的解析,对二战和美国崛起的预言,百年后的今天读来也让我收获颇丰。威尔斯作为黄金科幻的开创者之一,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想不到在历史学上也有如此造诣,实令我叹为观止。本书其实不是很适合想要科普的人群,因为读来会略显乏味,但当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时候再来慢慢读,你就会发现威尔斯的魅力。
《世界简史》读后感(四):1930年欧洲人眼中的世界
从西方人的角度写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个阶段:史前文明(西班牙与法国)——没有史料的帝国(苏美尔人的两河流域、爱琴民族的希腊)(前6000—前3000)——巴比伦、埃及(闪米特人——汉莫拉比)(前2750-前1600)——雅利安人(中亚、东欧)(前1000)——第二巴比伦帝国(前606)——波斯帝国(雅利安人)——希腊城邦(雅典 伯利克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其顿(亚历山大、托勒密)(前331-前324)——罗马(前390-212)(耶稣与基督教)——东西罗马(390基督教成为国教)(匈奴)(400西罗马消亡)——占拜庭与波斯帝国、欧洲诸侯(法兰克王国)——占拜庭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700—1300)十字军东征(蒙古)——神圣罗马帝国(1500—1530)宗教改革(中世纪)——海外殖民地(美洲所罗门主义、非洲、印度)与本国(1500-1900)美国独立战争(1750-1870)法国大革命(1792-1821)——一战、二战
《世界简史》读后感(五):其实不是严格意义的评论
和故人遇见了。
他依旧热爱历史和哲学。
我叫阿里斯托德,他叫亚里士多芬。
很久以前,我开始为香水而烦恼。
我喜欢逛街而不是看展览。
我摆脱了数学,但是我依旧厌学。
我装腔作势地说半生不熟的英文。
我和一堆“社会精英”们讨论离我十万八千里的美国金融。
我买东西第一件事不是看东西而是去看牌子看商标。
本末倒置。
用来买本子的钱,用来买书的钱,用来看演出的钱,全用来买牌子。牌子。
牌子是我生存的目标。我今年年初的愿望不是考过四六级,不是读完几本书,而是要买一双新百伦。
我捧着美剧日剧韩剧看个没完,谁看月圆月缺春花秋实。
我终于忘了我曾经是个那么热爱哲学和历史的孩子。
我记得今年最HOT的模特的脸,我忘了叶子的颜色。
我看完了越狱,我不再看天空的洁白牙齿。
我试完了5款香水,我的日记本空空如风。
我买昂贵的财经和时尚杂志,我不再去五元书店。
我为自己假期吃了很多哈根达斯沾沾自喜,我的小说再也没有进展。
我开始重复你们的路。
幸好,你来了,幸好,你回来了。
亚里士多芬,阿里斯托德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