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0-11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锦集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精选点评:

  ●要是有个这样的老师就不枉然学生一场了

  ●非常好的本科生打怪升级方法论,遗憾没有再早一年读到。也很能看出郑老师的自由主义风格

  ●讲故事,不说道理

  ●这书看得也太忧伤了:附录的三校论文选编前言,“今年论文出现滑坡”“每况愈下”大概连着说了六七年…更别说里面记录的聚会中几个老头凑一起感叹孩儿不孝似的心酸乃至绝望了(我在说什么)…

  ●早该读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社会学是法学之基石,于法学研究理应同样适用。

  ●论文是一个真正学人心智的结晶,论文的高下就折射出你大学期间书读得怎样,表现出笔力到达怎样的程度,反映出你目前人生所做过的思考。 虽所有大学生都必定要经过论文写作的洗礼,但其实能够明白其意义且清楚其本质的并不多。 这本书就能让我们在这条大学之路上少走弯路,破除很多不必要的误区,值得多看。

  ●又找到一个读书的兴趣点

  ●不经苦涩,难觉深意.

  ●10.05.25饭堂角落里,午后两个小时,给我的生活一个安慰和方向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一):如何走社会学的路

  郑也夫教授的书,向来都很平实易读,这可能和他本人的风格有一定关系。这本书主要谈论的是社会学专业学生如何阅读,写作,调查等问题,贴近学生实际,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启发,对有一定社会学学习经历的人也可以引发一些思考。有必要一读,收藏则无甚必要。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二):有价值的书

  厘清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读书,读书有什么用以及如何读书等等。书内谈论了颇多有关社会学方面的文字,也感觉对同样的事物、现象,有什么样的角度去看,研究清楚,是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事。

  以此为基础,想再多多了解一些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东西……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三):一本能让你一口气读下去的好书!

  花了半个晚上和一个早上看完了小熊买的郑也夫的《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虽然只是讲如何写论文的一本课堂教学笔录,但说者摆了些事实,讲了些感悟;读者却懂了些道理,受了些鼓舞。

  一本好书!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四):大口呼吸

  什么是青春期,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社会学,什么是有用,什么又是无用,如何读书,如何做笔记,如何选题等等,看完这本书脑海中会有一个答案,或者说是至少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一个行动方向。这也不仅仅是论文的问题,更是学术态度、生活态度的问题,这个社会太复杂,太乱,可以说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管好自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大口的呼吸,呼吸

  并且,你会发现,随着你的坚持,这个小环境也是会在不断的扩大……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五):中国特色的厌学

  不知道是中国的悲哀,还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反正现实就是这样,被郑也夫老师一语道出:不爱读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厌学,是中国特色。

  我坐在广州图书馆里看这本书,倍感舒畅。与在中大图书馆相比,这里更有读书的气氛。因为在中大图书馆,80%的学生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看《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申论》《托福满分指南》《GRE必胜秘诀》云云。

  如今的大学,已成为功利的教育场。大一开始,学习如何考试拿学分,拿奖学金,进学生会,做一官半职,而后准备托福GRE,考研考公务员……还有谁在读书?偌大的图书馆躺着的那些知识结晶,除了写论文时要拿来引用,做参考书目,剩下的孤寂时刻如何渡过?

  读书,读书,读书,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人已丧失了选择兴趣的自由空间,和读书的怡然自得。一切在这扭曲变型的社会中,化成仅仅死盯着的眼珠前的两个字——利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