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莲花开落》是一本由郁郁乎文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颜如莲花开落》精选点评:
●很美的语言 很美的爱情 很惨的结局
●青浦旧事。哭了
●受不了悲剧的希望.
●瘦金体的小词,看着很舒服。
●文笔还是不错的,民国的故事不好写啊。我觉得写了一群不错的人物,却在讲一个不讨喜的故事。
●我也觉得男主像傻子
●文笔好,可我就是看不下去呃~
●有点牵强的结局
●我觉得男主像傻子
●2008年读过。作者人很好。看这篇时我发现我对棒打鸳鸯型哥哥很有好感,妹妹和其他男人不就是用来拆散的吗!
《颜如莲花开落》读后感(一):旧上海的悲剧
首先值得一赞的是作者的文笔,十足的民初风情。
但总是觉得有种浅尝辄止的味道,感觉故事还未深入便已落幕。
作者当初或许想写的是一个更大气的故事罢,无奈只有如此而已。
结局落入了旧上海故事的俗套,必定是悲剧收场,可能旧上海就不可能有大团圆结局的可能罢。
《颜如莲花开落》读后感(二):在江湖中铭记
无聊的我在图书馆拿到这本书只是想打发日子,结果却一发不可收拾...本来以为这本书的题材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可是却情不自禁的迷上了。开始拿这本书只是喜欢它的封面,安静,不喧哗,...不得不承认,本来就是书痴的我被书中的情节牵动着,雪樱的勇敢让我佩服,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是我不能做到的。不是一帆风顺,不是最团圆的结局,也许这才是最真的爱情:虽然有分分合合,彼此的心中总有对方。颜如莲花开落,多好!
《颜如莲花开落》读后感(三):在纷乱中沉静~
其实现在的心境是很不适合读这本书的~略有些纷乱~稍显浮躁~
在图书馆信手拈来这本书的原因单纯得要命~只是想要打法着昏昏郁郁的下雨天的下午~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那样的天气那样的心情却是如此适合来从头到尾审视一段犹如沉静在水中浮影一般的陈年往事~那样的故事~就像女主角身上的一方衣袖~用精细的针脚来诠释一个看似不经意却华丽如云的一瞥~留下的是惊艳~留下的却是怅惘~
不只是为着祖荫~抑或雪樱~
似乎那一声轻轻的叹气~却也横桓在身边那样昏昏郁郁的气氛中
雨还在下~合上书页~眼前却是那一抹云袖
《颜如莲花开落》读后感(四):无非心事到春凉
无非心事到春凉。
檐下雨琳琅。
看到心一点点飘忽。
读书的时候听着不知谁唱的“而今何处是你往日的笑容,记忆中那样熟悉的声容”声音哑而压抑,一时难忍。
我看着故事里的绚烂的春天他们笑,闹,和每一对相爱的人一样,但总隐忍着些什么,牵动着我竟不敢想、不敢看。郁郁好狠心,竟生生的让这两人撕心。
难道是情到深处愈没有自我,越卑微到尘埃处?所以一旦有了变故,连去指责的力气都没有,只生生的忍,拼命的拨开心埋掉,忘记了每次呼吸都会扯到那痛处。
我难过祖荫、难过雪樱、难过玉钿,爱到极致原来是这般苦的事,哀伤和欢愉竟是一体。这时候感慨,原来我们这些俗人竟才可以过上“岁月静好”的,没有欢喜到极致,也不会有痛到麻木,一点忧伤让自己飘忽,一点满足让自己沉淀,这样是不是该知足,是不是幸福?
可心底都有这样一个声音吧,我的祖荫,那个平和如静溪,温润如春阳的人在哪里呢?我在无数的故事中见到他的影子,仿若他曾在我生命中这样理所当然的存在着,可我,把他丢在哪里了呢?是在那个凉薄的春日,我失去他了么?
檐下无雨,漆黑,只远处有烛点昏黄。
我不敢想,那又会有怎样幸福而后哀伤的故事。
不只为评。
只是那点恍惚心事,突然不知说给谁听,外面很冷。
《颜如莲花开落》读后感(五):人间又是四月天
人间又是四月天
文/蝶舞
容颜之于女子,是延续了千百年的荣耀与哀伤。胭脂一半羞涩蕾,知是芳华蹁跹过。那么勾魂摄魄,那么花殇流景。
曾有人说过,女子如书。恬淡,温婉,知性,柔软,芬芳,善感… 也许还有更多。书中的女子,便是一本书里最缤纷的断章,最残破的妖娆,最艳丽的字句。
我必须承认,在私心里,我对旧上海的女子,是有一种别样的倾慕的。一袭雅致的旗袍,婷婷袅袅,摇曳生姿,眼波流转,自是风情无限。于此,我对《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偏爱有加,含蓄地妩媚,无声地华贵。细细想来,这样的女子更容易被忽略的是内心的安然与张狂。她们多数的时候是安逸的,并不若外表风流,可只要某个炽点被燃起,潜藏的野心便难以自持地泛滥。于张曼玉,我看到了前者,于雪樱,我看到了后者。
她,十八岁,花儿一般绽放的年纪,情窦初开,那个策马扬鞭的男子,风驰电擎地闯入了她的花期。她的爱,一度柔肠寸断,她的爱,终于果敢痴狂。她颤颤兢兢地与他私奔了,在那辆颠簸的马车内,她睡得甜美无忧。我乍舌不已,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如此天真无瑕,清明透彻。
他说,雪樱,也许今生,我无法给你名份,但我保证,会给你除了名份以外的一切。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承诺很让人嘘唏,名份在于彼时的女子,何止是一生荣华,一世富贵可比的。她笑了,如莲一般冰清玉洁,只道,祖荫,你可不能负我。她笑容里的释然让人心生悲伤。
我知道,我对玉钿,祖荫始终辜负的发妻,是有着无法释怀的怜惜的。她的绮丽聪慧,却无法逃离宛若尘埃的命运。一个在婚姻里无法收获爱情的女子,连尊严也是卑微的。祖荫自以为给了她要的一切风光,殊不知,哪怕是一个慈悲的笑容,他都不曾给予过。直至他嘴角流露的那一丝冰冷与嫌弃,彻底摧垮了玉钿所有的梦想与希望,预示了这段婚姻的无限悲凉。直至她的香消玉殒,花随流水春去也,我仍旧无法原谅,祖荫,这个对着雪樱满目温柔的男子,为何吝于成全发妻一丝惨淡的关怀。爱情的法则,着实不公到了残忍。
因为玉钿,对雪樱,我是欣赏的,却无法真实地喜欢。她冰雪聪明,在西洋画上的天赋,犹如年久日丰的宝藏,掘之不尽。她容颜清丽,柔净得太像一朵莲,以至于衬得玉钿的俗丽犹如玫瑰。她在爱情的不顾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成全了祖荫对玉钿的薄幸。后来,我干脆忘了她错综复杂的身世,一味地盼着她有更多的苦难,让我足以原谅她无心的伤害。
有时候,我会有某种错觉,这是另一个版本的《人间四月天》,我甚至将个中人物,玩味地足个PK。祖荫的精明强干PK徐志摩的才华横溢,玉钿的凄苦孤守PK张幼仪的隐忍无奈,而雪樱的才兼文雅PK林微茵的明经擢秀…
我明白,祖荫的专情正也是他的薄幸之源。他把婚姻的内涵一分为二,把完整的爱,尽数给了雪樱,留给玉钿一生凄清的虚假繁华。
罢了,罢了,我们本是尘凡男女,饮食烟火,便也难逃情爱。伤了情的人,轻轻一声叹息,天地便也跟着动容,中了情蛊的红男绿女,有人誓死相随,有人拼死逃开。独独忘了,有时候,我们的斯力挣扎,只是往既定的命运又迈进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