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手的理由》是一本由[日] 渡边淳一著作,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是这个样子?
●看完后异常空虚。同样是偷情,女人总是比男人更难坦然面对自己。所以在夫妻感情不在后,女性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我相信不应该是从男人身上来证明自己的魅力,这一条路。还有一个感觉是,40+的日本人生活的好像一点激情都没有,每天就是按部就班。中国人是不是也在往这个方向前仆后继呢。这就是缺少精神内容的物质生活。
●连续失眠的时候读完,日本人的作品似乎只适合深夜去读,总有种淡淡的幽静,包括村上椿树的东西。睡不着的时候越看越清醒
●昨天看中国离婚率城市的问题,都说离婚率高是人类女人的进步,但是,到了他们这一步,离与不离又有什么区别呢。少年讲究快意恩仇爱恨分明,年纪大了以后这种麻木是对是浪费还真不是现在的心境能体会到的复杂。
●婚外情
●其实和我看此书的目的不一样..或许因为这个..就不太感兴趣了
描写的也是婚外情。丈夫和妻子先后都发生了婚外情,然后发现彼此的秘密,大吵了一架之后开始长达半年的冷战。冷战没有对他们之间的情感的提升没有什么好处。在漫长的冷战中丈夫先去找旧情人再次外遇,随后妻子也去找自己的旧情人。这一次两个人都没有像上次反应那么大,反而觉得目前的状态对彼此是一种解脱。而他们对自己的情人,似乎也谈不上什么爱情,而只是普通的在无趣的婚姻中找一种新鲜感和刺激感。
同样是外遇,他们没有《失乐园》中的男女主角爱的那么真诚,那么疯狂,那么不顾一切。所以在情感上这部作品便失了它的色彩。
所以对这部作品还是挺失望。
但是怎么说呢,也许这个才是真正的生活吧。哪怕是外遇,也很难遇到像失乐园中那样的爱情。所以那些真正的爱,才显得比较珍贵吧。
《不分手的理由》读后感(二):赞,比失乐园好看。
虽然整部小说都围绕着日本大男人主义打转。
但我还是由衷地佩服渡边兄能把男女出轨时的心理变化细节描写得如此活灵活现。
不过,当男主角带小三到札幌幽会时想:如果老婆也带男人从东京特地到札幌来幽会旅行,我是说什么也不会发过她的。
我及时冒出一排冷汗,你说他不大男人主义?自己出轨就能得到妻子原谅,而妻子出轨休想得到谅解。狗血的日本民族,从细节中已经看得出。突然间庆幸自己出生在中国。
最后妻子没打算和出轨对象继续纠缠下去,铁了心要断。但是丈夫依然忍不住找回那小三,总之我彻底的被结局给雷得说不出个所以然。
还有要是你突然发现你的另一半从很沉默到无端献殷勤,那你可要醒目点了,必定做了些对不起你的事。
但是看了此书后,我突然对中年的婚姻感到无奈,没有了激情,却因为长久的习惯和彼此的牵扯实在太多而不能分开,还要忍受对方出轨?哇,着实重口味啊。
《不分手的理由》读后感(三):至深之情为习惯无法割舍
看完之后其实无法认同没有爱的婚姻关系,什么叫只要他每天平安回家就好?
也许我并不在婚姻中所以无法想象那样的人妻心情吧,但是说真的,修平从没有站在妻子的角度想想自己的行为对妻子造成的伤害。
他愤怒,却从未想到妻子不忠的源头是自己。
最后芳子选择与他人保持肉体关系与修平维持婚姻,应该是一种心如死灰的态度了吧。
总之,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我无法接受开放的婚姻。
当然,如果有婚前协议,我倒是可以接受各玩各的。
记得《最完美的离婚》里真木阳子说的,你难道不知道你在外面花心的时候家里的妻子总是彻夜不眠么!时候的绝望和歇斯底里,但是。
那一部戏里最后也妥协了,因为孩子结了婚。
但是阳子说,这是他的本性。
我想,偷吃应该是所有男性的本质吧,张爱玲也说“每个男人都想要红玫瑰和白玫瑰”,这样看,还是不要嫁人了,太可怕了。
晚上问妈妈,一对夫妻在外面有自己的事业和情人,回家没有性生活也不离婚,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一起?是为了孩子吗?为了孩子也不会各玩各的搞外遇了啊,到底是为什么?
妈妈说人和人在一起必然是因为有需求的,书里没写的你要自己去找。
好吧。夫妻永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分手的理由》读后感(四):婚姻哪有那么多爱情
站在墙外,看墙内的生活,我竟然兀自感到了庆幸。
庆幸我还年轻,庆幸没有那么着急选择入了婚(昏)姻这个殿堂。
身边的很多人,非常着急,着急地结婚,着急地离婚,以追求幸福的名义做了很多的选择。
当然这不是批判,人总不能不结婚,我也期盼能出现这样的一个人,可以相随一生的,我相信有幸福的存在,只是,一生要遇见很多人,可不可以在真的沉淀之后再做选择,虽然迟了点,但是应该比较不会后悔吧。
当然,还没经历过,没有话语权。
见过很多人,在结婚时各种迥异的心情,欣喜是有的,紧张也是有的,彷徨的更多。
初见提文,我以为渡边是要告诉年轻人如何相爱,一如陆琪的爱情鸡汤。
后来才发现是写婚外情的。
想起了海蒂的性学报告,其中提到百分之七十(数据不准,见谅!大体只记得是七十还是八十)的男人都有过婚外情的经历,而且许多人都认为婚外情能更好地促进了婚姻关系并且不会影响和破坏夫妻关系。
当时只觉得男女关系的不平等,后来又莫名地替那些第三者们感到悲哀。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也许都没有结果,可回头一想,什么才是美满的结果,结婚都可以出轨甚至可以离婚,于是,曾经拥有变成了欺骗自己再好不过的良药。
曾经很想激进地说,既然觉得呆在一起不幸福为何要呆着离婚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想到末尾主角的女儿说,你不知道单亲家庭对我的婚姻及工作会有多大的影响。终于茅塞顿开,很多人不是不愿意只是顾虑到了孩子。
于是,不分手的理由变成了维持。尝过了婚外情这个甜品之后,再淡然地度过不惑之年,于是再慢慢维持,终于熬过到了白首。
人生没有完美,爱情亦是,这些甜点与汤药,最终会消失,最后只变成了世人看到的美丽童话。
《不分手的理由》读后感(五):可不可以分手
故事源于生活,看故事各种精彩,熟不知生活更让人意想不到……
主人公修平与其妻子也算是热恋到结婚,也曾轰轰烈烈过,我以为婚姻会幸福美满,
可是十几年过去,一切归于平淡,平淡到让人窒息
这也许是大部分家庭的现状,缺少激情……
回过头来看,结婚到现在这十几年的夫妻生活有起有落,尤其是去年两个人还因为发现各自偷欢的事情大吵了一架。可是,现在两个人又在元旦之夜悠然的举杯对饮。当时还以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可能就此结束了,现在却能把它当作很遥远的往事平静地想起。是两个人都很健忘,还是应该说都没有节操,抑或是两人之间的信任足以让他们都不会为此受伤?总之,两个人似乎都希望把现状维持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呢,对于婚姻趋于平淡的无奈?抑或是希望借此继续维持婚姻,而偷欢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剂品而已?这样“豁达”的心理,也许只有到那个时候我才能理解并接受。
我想他们应该还是相爱的,彼此给对方了足够的安全感,知道对方不会离开,知道对方有自己的底线,彼此在对方营造的舒适区十几年,习惯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这个时候分不清到底是爱还是习惯了吧,如果离婚,要重新习惯另外一个人,打破原先舒适的生活,想想,确实可怕,所以有点不难理解那些人到中年还离婚的人了,可能平时就积怨颇深吧,如果平淡过十几年,哪怕遇到第二春,想离婚也需要巨大的勇气吧?
这样的习惯是不是挺可悲,平淡冷漠到白头,也许是大多数家庭的写照。所以还是很佩服那些人到中年却依旧寻找爱情的人,任何爱情归于生活或许都会被同化……
不分手的理由?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人离不开“爱情”,不管婚前婚后,不管和谁,都在追求荷尔蒙,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人都是自私的,谨记就不会受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