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华丽家族》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0-01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华丽家族》读后感100字

  《华丽家族》是一本由萧华荣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50元,页数:21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华丽族》精选点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页出头小册子,读完很快。南北朝的家族史,多一遍梳理这段历史机会

  ●通勤路上听完的。如果是中学时大概很喜欢这种书。但现在读过陈寅恪和田余庆后,就觉得种基本是把《晋书》和《世说》用白话再讲一遍故事文章有点太平淡了,虽然并不是说书不好。为了谢安多给一星吧。

  ●既然没有真实,那就只能追求美丽了。

  ●赏析山水诗的部分感觉自己超级文盲。谢家颜值应该很高。。。魏晋南北朝真的主要看脸么!

  ●芝兰玉树~族风高雅

  ●写得很好,虽然讲历史但读起来不晦涩。谢家子弟衣冠磊落,不堕魏晋风骨名头

  ●剥极复来,亢龙有悔,任一个服冕乘轩的高门巨族都不会有绵绵瓜瓞的煊赫,谢家呀谢家,风流满晋书,最终也成为后人名士遥想的幻影。魏阙与山林之间的斡旋,便似独阀溯游,能者衣袂举,任情放达,史笔清誉;无能者则跼蹐失方,真性难全,命途乏怙。纵有雅道相传,前人深致却在一家物一家中已似片鳞残爪难侔遗踪了。

  ●当年崇拜谢安到极致 后来在历史中又发掘了新偶像王子札 他们都能够站在时代之外 洞察一切 预言未来 却对权力冷眼相看 以及 此书曾是最的书之一

  ●以谢家家族史来看历史。公元220-589,历魏、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华丽家族》读后感(一):恁个华丽,任凭打风吹去

  人世间繁华,要从故纸堆中找寻的时候都会变成唏嘘不已的感叹人世无常,无数痴汉怨女死命抓住不肯放手。而超然世外,纵身心山水之间,入世为人臣,出世为神仙红尘内外洒脱自如,只因无挂碍,身无牵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以家为国以己为天下,无所谓高尚卑贱。身随心动,心随念起。只是,不矫情、不妄念才是个中真谛

  《华丽家族》读后感(二):不是书评感受

  小时候学《世说新语两则》,谢太傅寒日内集,时最深的感受倒不在老师着重讲的谢道韫才华,而在他们家叔叔伯伯?)真是浪漫,下雪了聚个会,让孩子们作两首诗描绘一下雪落下来像什么,《世说新语》的作者也是,三言两语一篇小文家庭情致人物风骨跃然纸上

  于是对这一家人对这个时代都留下了很大的好感慢慢开始接触更多有关魏晋的信息,这本书也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从谢家一代一代的主要人物着手,从谢家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来发散到整个家族整个朝代整个历史的变迁。从乌衣巷起至乌衣巷终,六朝谢氏逐渐强盛然后转衰亡。这本书应该是比较有趣和好读的。

  《华丽家族》读后感(三):《华丽家族》读书笔记

  因为《世说新语》中人物关系颇为复杂,借助此书理清人物关系,在此做个笔记,方便自己。至于为什么不用豆瓣笔记,因为好麻烦。

  ———————————————————————————————

  第一章乌衣人家

  谢家的风流家世,当自谢鲲始。

  这样一个华丽世家清玄精神的开创者,谢鲲的父亲却是一位"硕儒",书中对谢衡的评价是"博览群书、精通儒学、熟谙礼仪、为人严谨、循规蹈矩"。

  从谢衡到谢鲲的转变,即是"端委缙绅一下子变为麈尾名士",作为儒家精英的父亲终究没能够影响他的儿子和后代诸辈。书中把这一点归结为魏晋黑暗混乱的政治:不论是司马家从无以为继的曹魏政权堂而皇之地接过政权,还是同姓争杀的"八王之乱",这些面冠虚伪的权力附庸者早已把礼仪贬得一文不值,于是便有了延续正始之音和竹林之诞的元康之放。

  书中写到,20岁的谢鲲在面对司马乂的武力胁迫时,既不辩解也非反抗,只是一言不发,解开衣衫任凭鞭打,后来所幸逃脱处罚,又一言不发穿好衣服,我想这种沉默是是难以抑制的惊惧,也是惊惧之外坚持,这种佯狂与竹林之士心心相惜,都是有所坚持,才有所放达。从后来谢氏的这种在政权转折中或狂或狷,我们也能对他们的

  接下来是讲谢鲲和他爸之间的代沟,南渡后的经历,以及他最后如何成为一个放诞之士。

  豆瓣抽风,我写好的都没有了,我不想重写了,,,就这样吧,有空再补。byebye第一章。

  第二章新出门户

  在上一章的末尾,作者提到谢氏家风是以谢鲲、谢安、谢弘微为三个里程碑,文化心态由纵情悖理、扬情抑理和内情外礼。期间不乏一些过渡人士。谢尚、谢弈、谢万这三个任诞将军是谢家从初露头角到锋芒耀世的一个过渡。

  从风雅玄学角度,他们三人延传了谢鲲所留下来的放任与风流,这不只体现在对玄理的深解,还包括谢尚的"妖冶"风姿、谢弈的轻礼纵情、谢万的文采疏狂;从政绩功业角度,这一时期,谢家的发展能够一帆风顺,还得益于嫁得司马岳的褚蒜子(谢真石的女儿),后来蒜子成为皇后、太后,对谢家人不得不多有提擢袒护。谢尚、谢奕、谢万三人都曾任过将军,但表现却不尽相同。同属风流名士,谢尚却算得能文能武,治军也是严明有纪深得爱戴,他在牛渚江上以诗文征袁宏的故事也被后代文人多次感叹,虽然他主导的战争中有胜有负,但在外甥女的护侍下,仕途也无甚波澜;而与桓温交好,轻狂嗜酒的谢奕虽被称为"方外司马",不过病故较早,终究是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出乱子的是谢万

  《华丽家族》读后感(四):世乱时危久沉吟,为君谈笑靖胡沙

  现在的人,若有心好古,一部绵长的中国古代史读下来,注意到魏晋的时候,大抵别的朝代早已经修炼到很能够说三道四的程度了.

  坦的说,魏晋的历史生来便不得待见.

  好古的人,总有那么一点潜意识要在过往里寻些目下没有的荣耀,于是汉唐,明清那些强悍又浓丽的大一统便几乎成了主旋律.以致于谈古三句不离汉唐,于是汉服唐装,作为中国文明最骄傲的标志在这个国家开始和平崛起的同时熠熠发光.明清的沙场征战,宫廷阋墙便也成了电视小说的宠儿.

  到头来,一部中国古代史不如说被读成了统一的历史,征战和征服的历史,在那些或真或假的想象力,我们总是以一个居高临下的姿势睥睨万千,不可方物.

  只是,有的时候仔细琢磨,中国的历史,分裂的时候竟然是比统一的时候更多的.

  春秋战国,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因为混乱的朝堂更迭而减弱了对外的压迫,于是在今人看来,多是无趣.

  可是,看着看着总也要想,汉的豪野,唐的浓丽果真就概括了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了吗?

  有的时候也总要想,难不成这个民族天生就是工于心计的,实用主义的,踏实勤劳到无趣的吗?

  你们说,昆曲那样绵柔浓丽到骨子里的咿呀婉转是中国人的代表,可是为什么又说那不能娱人,金鸣石响的古琴同样也是呢?

  我们的英雄,周公,孔明,为什么都带了不能承受重量的苦楚,非得以浓墨重彩的吐脯握发,鞠躬尽瘁来说明他们的出色。

  而那些磊落放达常常被遗忘在认识之外,尽管略知一二,但终究不是主旋律,于是总不免叹息,中国的人活着真累,中国的英雄更甚。

  实际上,人存世上,累总是不免的。但在身为行役的旅途中漂染出另外一种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人生态度却又是另一种更高的境界。人生在世,既然不免扮演许多个不同的角色,倒不如专心一项之后用心全顾,于是才有了传世的风流。

  竹林七贤,甚至谢安的叔叔谢鲲不入大雅之堂,或是为失意文人的代表,或者狷狂的过于疏放粗鄙,谢安纵然风流宰相,又太工于心计,到了谢混,谢晦这一代则更加不济,不能审时度世,甚至难以自全。

  你看,这个家族并无什么特别过人的长德,可却偏偏那么的潇洒惹人神往。

  是一种混沌的若即若离,纵情却又偶尔清醒,在人生这个注定要由实体走向幻灭的过程中先一步修炼成为了幻灭,以至于他们的灰飞烟灭并不如那些千古和后来的悲剧般揪心。正如谪仙于世,不过游玩一回,宠辱皆为凡尘,过去了也就一笑置之。

  麈尾本就不是羽扇,奈何世乱时危,终究不能逍遥方外。

  为君谈笑靖胡沙的时候,那种飘渺却如胡沙般尘埃落定,漫天谢字将旗的殊荣之后,定然是如尘沙般的一堕千里。

  不是经世之臣,也不是商山四皓,所以才可亲爱,所以,才是一个完美又轻飘的悲剧。

  《华丽家族》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风骨】

  袁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自有一种风气”

  辛弃疾“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玄学】

  应詹在给元帝上疏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元康以来,贱经尚道,以玄虚宏放为夷达,以

  儒术清俭为鄙俗。望白署空,显以台衡之望;寻文谨案,目以兰薰之器。永嘉之弊,未必

  不由此也”。

  “惠帝元康中,贵族子弟相与为散髪倮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希

  世之士耻不与焉。”

  “玄”字出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弼,何晏,主要辨析“有无”“本末”等问题,后世称之为“正

  始之音”,这些人被称为“正始名士”。

  竹林七贤则把“有无”“本末”等问题转化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主张超越名叫,放归自

  然。

  三玄,即为《老》《庄》《易》

  【谢鲲】

  谢鲲与当年阮籍一桩颇为相似的风流韵事。

  阮籍家附近有一小酒店,女店主颇有姿色,阮籍常去喝酒,醉了就躺在女店主身旁酣睡,

  虽有醉态却从无越轨行为。“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晋书》)。

  谢鲲有一位芳邻,是个当窗而织的漂亮姑娘。谢鲲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冷不防被一只飞

  梭打个正着,当场掉下两颗门牙。此事在士林传为笑谈,说是“任达不已,幼舆(谢鲲的

  字)折齿” 。他却并不屑意,也不向那姑娘计较这两颗牙齿,仍然悠然自得道:“折齿真

  什么,又不妨碍我啸歌!”

  【望】

  白望即为虚名,高谈玄虚让自己成为名士的过程则为养望。

  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

  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

  【达】

  《晋书·熊远传》:“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所以达就是放荡,在精神上达到老庄

  的玄远境界,行为上则纵情背礼,放荡不羁。

  【士族】

  把两晋南朝300多年间看做一个历史单元,是因为有三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是社会组织上的

  门阀等第制度,二是保障这门阀延续的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三是标志着门阀清雅的清

  谈玄学风气。这三条线索虽日趋衰减,却不绝如缕,有异于其他历史单元。这便形成了一

  个个源远流长的豪贵家族,其子弟凭藉世资,依靠地势,麈尾风流,坐取公卿。他们极为

  珍视、极力护持家族的势力,因为这是他们的升官图与护官符,也是高贵血统的象征与标

  记。他们不仅可以以此傲视寒人庶族,也可以以此傲视那些依靠汗马军功暴发的新贵,甚

  至可以以此傲视皇权。皇帝有权把一位寒人封为达官,封为公侯,却无力把他们封为士族

  ,因为士族是世世代代形成的,不是一道圣旨可以加封的。

  改朝换代这类事情,在王谢子弟看来,不过是“将一家物与一家”,所以魏晋六朝世家子

  弟中,找到三五个忠诚不易,孝子倒是有很多。

  家风之气不断延续,以至南北朝之末有集大成的《颜氏家训》。谢灵运《山居赋》也说,

  “家传以申世模”。

  大致而言,谢鲲、谢安、谢弘微是谢氏家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主要生活于西晋的谢鲲是谢

  氏名士家风的开启者,其文化心理结构的特征是纵情悖礼;东晋谢安是这种家风的奠定者

  与标志,其文化心理结构的特征是扬情抑礼;晋宋之际的谢弘微是家族传统的“变体”,

  其文化心理结构的特征是内情外礼。到南朝之末,当政治环境根本改变,谢氏无法在原有

  文化心理结构内进行调解以适应时势,它便永久消亡了。

  【朝隐】

  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京师】

  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

  之辞言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华丽家族》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