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非非》是一本由孟云剑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悖论
●高中
●曾经很着迷。。。
●最近太懒了,很久没有思考。
●也没读几页。
●思考总是很好玩的,但是故事情节模式类似《纸牌的游戏》,窃以为后者更有意思。
《非是非非》读后感(一):很有趣的东西,很有趣的思考
在放假无聊的日子里,幸好发现了这本书,让我的大脑能够不停止思考而陷入停滞。
里面一个个独立又连续的故事,装着的是无尽的思考。
本书真的很适合我这样的想事情都喜欢从两个方面的双子座,甚至带来了多个方面的思考。
“思考能带给我们能量”这个比喻新鲜而又富有深意,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非是非非》读后感(二):逻辑
这个时代记住了太多并不值得记忆的东西,同样也遗忘了很多不该被忘记的。
逻辑学并不是一门显学科,不过“逻辑”一词的使用却很普遍,可是只要多问一遍“逻辑?”常常就只剩下沉默了。
其实逻辑学与其他六门学科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大基础学科,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更将逻辑学列于众学科之...
按照正确的逻辑推理却得到了逻辑矛盾。这本被誉为中国版的《苏菲的世界》的读物在我读第一眼的时候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悖论,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字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非是非非》在我看来就是抓文字的漏洞,文笔通俗易懂,显得有些幼稚,对生活,没有太大用处,看这样的书消磨时间还好,无聊的时候看这本书一定会觉得非常有趣。内容就像所谓的“经典智力题”一样,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变换了名词或者数量而已。
《非是非非》读后感(四):这就是语言
里面收录了很多有趣的悖论,足可以提供于朋友做半刻谈资(前提是自己的嘴别说窜了|||)
然而印象最深的地方还在于海德村这个村子本身,以及后来的游乐园,把这种思考的精神传承给孩子们,这是最可贵的吧。看到孩子们对于溶液那题的争论,真的让人觉得很可爱也很欣慰(还有特修斯之船,真是很佩服孩子们)
把这本书向母上推荐,其曰:有何用?是啊,单纯地来回思考这些对实际生活无甚意义的问题有何用?
正如作者借“我”之口所云——“思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是持久而永恒的”
《非是非非》读后感(五):思考中了解世界
初读此书,感觉一般,读着读着,觉得还不错,作者借着一个个小故事,探讨了许多问题。与其说是悖论,还不如说是哲学的思考,人思考多了,必然会有一些对世界本源的思考,何时起,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由此而引伸出人如何描述这个世界的问题——即语言是不是精确的,这又涉及到了语义学的一些概念。
书中更多的是揭示了一些问题背后关于哲学和语义学的思考,至于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些问题本身也没有明确的是或否、对或错,只是在探讨中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作者也许是想模仿乔斯坦·贾德的写作风格,所以书中有一段听起来真实却又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经历——那就是在传说中海德村的经历,不过最终海德村起于何时还是没有答案,有如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