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狮》是一本由(美)欧文·肖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5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顶
●那个德国中尉哈顿伯格简直就是军人的楷模,是德国军官的缩影,可是他老婆实在是太悲剧了!我确实没想到入场就出现的那个老实沉默的小愤青最终却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纳粹,特别是他举报战友的那个段落,太让我失望了。诺亚是整本书里我最想让他平安回家的角色了,却死在了克里斯汀的手上,唉……作者是太讨厌战争了,一定要让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在战争中毁掉才满意啊!
●三条故事线最终汇聚在一起,帅炸。
●《幼狮》,1948,与《永别了,武器》《西线无战事》并称“战争小说”三大经典。
●翻译得太好了,经常在读得忘乎所以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是在读翻译作品!书的内容五星,翻译六星!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哈姆雷特,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战争。对于战争来说,无论打着一个什么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其最终的结果,都是灾难。对于所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对于所有见证过战争的人,都无法忘怀那梦魇……
《幼狮》读后感(一):战争碾过生活
南京南京在全国上映的时候,开始阅读这本书。战争碾过生活,生活支离破碎,人人不知所措。
慢慢地进入,战争和被战争碾过的生活,正在展开,然后你就进入了,忘记了生活现实中的那些卿卿我我的情节和忧伤的情绪。
等看完了再细说。
《幼狮》读后感(二):谁也得不到救赎
把二战的全程发展,对各国普通民众的影响、隐藏在战争之下的肮脏交易、“火线”发财说的如此生动。将战争对不同国籍、民族、职业、出身的人产生的影响写到这么刻骨。即使只是搭车路过的一个不超过五句描写的角色都充分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悲哀与荒谬。谁也得不到救赎。
两个迎接美国大兵的法国老头满脸写满了“你们为什么来的这么晚。集中营囚犯集体暴动后残忍杀死刚抵达一周来接烂摊子,什么都没做,也没想做的老年护卫兵。哈顿伯格穷尽一生,面目全非也没能实现军事理想,吊死在后线医院。伯克纳最终没能等到诺亚归队,一起等待战争结束,肩胛以下全部瘫痪三天致死。诺亚最终没有前往伯克纳的家乡,没能见上儿子一面,死在了克里丝汀最为德国军人最后尊严的暗枪下。克里斯丁最终没能回到奥地利继续教游客滑雪,死在了迈克尔复仇的枪下。我一声声叹息阿…
《幼狮》读后感(三):看过最长的一本战争小说...
开头确实不怎么好看....毕竟三条主线同时发展看得有点晕头转向,但是当三条主线越来越近的时候,就预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果不其然,作者还是心狠手辣的把跟我朝夕相处的三个男猪脚弄死了两个,更可恨的是他们还是“自相残杀”。(对于我来讲,可不是自相残杀么)
最可恨的是诺亚还留了个老婆孩子在世。然后告诉我,瞧吧,这就是战争。三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良知的普通人,结果就GAME OVER了。可有意思........
“在军队里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诺亚是这么说的,确实是这样,一个补给的新兵蛋子到了联队,没有哥们朋友,往往就会被派去送死,这就是现实。要么让自己的兄弟去死,要么让新来的去死。要是你你怎么选择??
《幼狮》读后感(四):当战争来历时,只有他们可以信赖
初看这本书,觉得剧情散漫。而且讲述的迈克尔和妻子的混乱的婚外情让人觉得相当荒谬。克里斯丁的情节则不怎么让人有“纳粹的罪恶”的感觉,而诺亚的经历简直是悲剧的励志,告诉我们有时要会保护自己并警惕别人才能得到尊重。
然后到了三个人命运的转折。克里斯丁的转折是离开了哈顿伯格上尉,诺亚的转折是自己最要好的战友的死,而迈克尔的转折是在兵员补给站重新遇到诺亚。克里斯丁变得残酷不择手段,诺亚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兵并尽力帮助迈克尔适应战争,迈克尔也开始明白战争的真谛。诺亚是坚强的,又是孤独的,支撑他继续下去的是他的妻子孩子。克里斯丁则只想在德国溃败的洪流中保住自己,而迈克尔则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觉得自己不能再像一个懦夫一样呆在家里。三个人的心智都渐渐成熟,而战争的残酷已经在他们眼中习以为常,甚至为了引出敌人的藏身点可以让不认识的军需官去送死。但他们却如此重视自己的战友,因为他们是在这战争的狂潮中唯一可以握住手的人。
在这本书中我读出太多战争的残酷,更看到了战友之间的信赖,面对无法改变的局势时的坚强。他们都是坚强的,同时他们又都是平凡的。他们就活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身处那样的处境时,你和我,我们都会那么做。
《幼狮》读后感(五):战争,或其他
对于和平状态下生活安逸的我们,战争多只是一种想象。这样的作品难免有些距离。幼狮和原本想象的有些出入,没有那么正经八百,严肃认真,最初给人的印象是有趣。如此宏大、沉重的主题令人读来有趣,这本身就是不易了。犹太人诺亚、好莱坞二流导演迈克尔、滑雪教练克里斯汀,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就这么因为一场战争联系起来,并因此改变各自命运。看过一个关于欧文·肖的访谈,其中他说起幼狮的缘起,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作者最初的构想根本与反思战争,呼吁和平无关,他想说的是世界上完全无关的人怎样发生关联,从而改变各自生命轨迹。据说有一个理论,说任意无关的六个人就可以将整个世界联结起来。这似乎蛮符合普遍联系的理论,想想有些玄乎,但却让人想起人的命运的无常。这样一个初衷最后演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幼狮,的确令人感慨。其实从这个角度想,战争只是一种极端状态,它和正常状态下那些影响人的生活,人的命运的那些东西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罢了。那些东西,it,人无法掌控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人的生活、人的思想、人的心灵、人的命运?
幼狮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战争只是某种示例。原本正常,过着各自一份生活的普通人,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从此,他们的人生不再属于他们自己。战争从未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停息过,当然,这样的作品具有巨大的警醒作用。
除此之外呢?战争这种极端状态,掠夺人的权利至极端,那时候,人降格为炮灰。而这种具有人不可控力量的机器又有多少?在非战争状态下,又在何种程度上掠夺着人的生存?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性、人的心灵、人的权利,并在这种意义上,呼吁或推进人类的幸福。幼狮,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因此成为小说的经典,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