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9-24 20:4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1000字

  《生活的暗面》是一本由[美]迈克尔・施瓦布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5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暗面》精选点评

  ●推倒了一面高墙

  ●了好多天才看完。解释了很多从未考虑过的问题。直接导致我变成了一个怀疑主义者了。但觉得作者真的是一个很nice的人,对种族的问题看得深刻,对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独特剖析社会其实就是一种模式

  ●社会学=要多有趣就多有趣+颠覆传统+不停追问

  ●提供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式,但行文废话较多。借鉴意义是:徒有满腔理论,如若不把实践自己为人处世之中,无异于纸上谈兵穷酸秀才。如果有一个仰,一人揭竿而起实属匹夫之勇,应寻觅共同信仰之士,共同伺机以求改变

  ●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想想上个世纪苏珊·安东尼马丁·路德·金、甘地曼德拉等人,他们的改革为什么能收到巨大财富权力支持——并且最终赢取胜利,尽管那时候守旧的人比现在要多上好几倍。他们是怎样做到的,他们运用了什么资源策略,来克服那些拥有巨大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人的阻碍

  ●对于处于启蒙时期懵懂者,这是本好书,但对象仅限于前者~

  ●我怎么觉得这书好过时啊。翻译不好

  ●我很庆幸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在欧洲读了社会学这门学科,她给了我理解世界的新角度。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人问起,社会学到底有什么用时,我都不能用简单系统语言很好的概括。这本书可以

  ●267/26,29,32,36,38-39,57,80-83,167-175,183,208,226-230,259-266 思考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人眼光去看社会上的现象,会有不同的收获,只是,你乐意不乐意如此面对这种一般思维照射不到的地方,以及,如此思考对你、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好处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一):好无趣

  也许仔细的看一下,会变的有深度

  但感觉还是很无趣

  难道对纸质的书这么的抵触

  感觉挺喜欢

  还是对内容不感冒吧

  anyway 很多事都是有社会学的意义的

  要好好的归整自己的行为

  很多事情背后都有着很深层的意义

  反正这书就是不好看~

  匆匆扫过罢了~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二):翻译的确差强人意

  很多地方的翻译很不通顺,句子大多是很长的复句,几乎第一遍读过去读不出意思,要拆分句子半天才能了解

  还有很多处的翻译根本就是病句,搭配不当,缺少中心语,用词歧义等等,看着很闹心

  更有一些地方完全不知所云,只是一堆词语不知道什么语法原则纠结在一起的。

  内容还是有启发性的,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发的思考,价值在于自己的思考。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三):社会学意识

  具有社会学意识,远不止是研究社会世界怎样运作。它也不止是启发求知欲、关和希望做得更多。如果它是值得实践的,社会学意识必须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和我们与他人一起做事的方式,以便我们可以与其他人更加平安地和有生产力地生活,没有剥削、不敬和不平等。社会学意识是一种我们身处何地以及需要做什么的方式。它是一条在一场没有尽头的对话中获得热心会员资格的道路。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四):内容还不错

  【翻译】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是我目前看过的书里面最差的。如果只看中文版的话,让人觉得这本书真不怎么样,很多句子和意思都不连贯。有些地方简直让人怀疑使用翻译软件翻译的,真是逐字逐句翻译了。还有不少地方有错字。我猜想原著也许会不错,但是找不到英文版,只能通过中译本进行推测,可是翻译得实在太不连贯,很难进行推测,anyway,也只能尽量了...

  【风格】如原作者所说,这本书不是一本传统类型的社会学教材。的确,作者尽可能的取材于日常生活中他身边的事例。因此这本书的确在日常生活和学术之间搭了桥梁。读起来也比较轻松。不过,不知道是因为原作者刻意避免术语还是因为翻译质量太差,这本书读起来也跟大白话闲聊差不多...想通过一个严重失真的语言媒介来获得无失真的原始信息,我想是不大可能的。

  【内容】虽然大白话,但还是基本涵盖了一本传统社会学教材里的主题,只不过这本书并不教给人系统的知识,作者的意思是希望尽可能启发读者去思考。 每章后面列出了参考书。不知道是否真会有人拓展开去看参考书。不过有备无患。

  【总评】如果能找到英文原版,还是尽量看英文版吧。否则看了之后给人很大的郁闷,就像看枪版电影一样。不过,冲着原作内容的份上,还是给个4星吧。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五):如何具备社会学意识

  生活的暗面这个比方用得是贴切的,和作者在书中要交代的中心思想是紧扣的。一句话归纳作者想要说的,即是凡事都须要反思。而反思的角度是哪些?作者列举了一二,如分析一件事情,不能忽视背景和可能的条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依赖和联系等等。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面对任何一个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具有社会学意识。什么是社会学意识?即是“如何注意社会世界的观念。社会学意识就是按照这些方式去注意的练习。”

  只是总让我觉得有些意犹未尽的,则是书中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话题,譬如,贫困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典型的约会强奸模式是存在的;色情是否真的导致暴力,等等。但是作者却没有将这些话题继续讨论下去。我能够理解,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不是不可以在社会学的范围进行下去,只是在这里,作为一本日常生活的社会学读本,作者没有足够的篇幅和必然的使命去将这些话题深入下去。他只是给了引子,教会我们如何去进行启发性的思考,至于怎样思考,以及思考后的结论,并不是本书所关心的。施瓦布要做的是要打开读者积极反思的头脑,促使每个人的脑细胞活跃起来,至于活跃的方式是怎样的,他给出的是参考性的意见,最终结果正确与否不是重点。

  看得出作者施瓦布是一个视野开阔又心思敏感的人。不知道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人是不是都是这样,但是我想也许并不是每个社会学研究者都能做到他这样的深入浅出,以连接深奥学问和浅显世俗之见的桥梁为有趣的使命。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艰深研究的必要性,只是,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看到精深的、为少数的知识分子特权掌握的知识能够以通俗的方式来传播,不失为一件好事,尽管这为部分忧国忧民的大师或者专所诟病。

  尽管作为社会学书籍来说,这属于起步中的起步,非常浅显,但是一本书的好坏并不必然以深度来论成败。作者戏称自己的书为“反教材”,读罢,只是觉得还不够“反骨”。虽说这本书到了后面一半我基本是翻着读,但是不妨碍我转念一想觉得这尚算一本不错的书。如果有某个从未接触过社会学而又突然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的朋友打听入门书籍,我想我会推荐这一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活的暗面》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