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弑君者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9-21 20: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弑君者读后感100字

  《弑君者》是一本由[英] 杰弗里·罗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弑君者》精选点评

  ●信息量好大。。。

  ●"We fought for the public good and would have enfranchised the people and secured the welfare of the whole groaning creation, if the nation had not delighted more in servitude than freedom." -- John Cooke

  ●我不地狱谁入地狱?

  ●尽管翻译用词贬义有点问题……但作者【尤其在第三部分】那种悲悯乃至悲愤的心情依然令人动容。不过要求没有宗教仰的人理解太难了……

  ●她竟然能够吊起我我日趋挑剔口味

  ●肃静肃静肃静。凡与本庭相关之人,素来集合各就各位

  ●“人民失去了理智,在以被奴役而不是获得自由为乐的国家寻找国王。”

  ●偏见也太多了……搞人权的都这样吗?

  ●应该叫《弑君圣者》吧,不过,让我想起《世界上最伟大间谍》里的那位卖国者。

  ●翻译的质量确实一般,第二、三部分还是教给学生做的初译,有机会还是读原文

  《弑君者》读后感(一):笔记

  书名本来是诛杀暴君者,被暗度陈仓成轼君者。其他多处翻译选择也甚为可疑

  其实作者的共和态度,是隐隐然把库克这位人物引为同道,同时睥睨300年来一切奉行权宜因循的英国主流思潮,这种态度还是显出许多edge的。而翻译在多处地方失去这种锋芒可能中文时境语境,无法再现那种momentum?

  《弑君者》读后感(二):抛几块丑砖

  这本书陪伴我度过孤独旅途。不停的抖动,抖出不少想法,也抖掉不少想法,呵呵。且说几点愚见。

  1、审判后台不可否认是政治力量,无论被包装得多好。

  2、形式上的公正绝对必要的,但这种公正也绝对是流变的。

  3、绝对的民粹是办不好事情的,绝对的精英肯定坏事栋梁之材其实是后天偶然出现的,不取决于先天因素

  4、当事事关己的时候,宗教的力量是微弱的,有人会坚持信仰,有人会谎称坚持信仰,完全取决于个人时的信念,而不在于遥远末日审判。

  《弑君者》读后感(三):【阅读笔记】信仰的代价

  本书跳读,没多大兴趣关注点都集中在约翰库克被审判及处死的过程了。

《腓力比书》:为你之信仰献身,我无比高兴,你们也将与我一同欢呼雀跃。(344页)

  库克受刑的过程极度残忍:首先是从绞架跳下,因为绳索缘故半死不活,在之后,被剥光,仰面朝天,"一把锋利匕首迅速地割下他的阳具。刽子手们举到他的面前,随后扔进桶中。"此后就是开膛破肚, "刽子手将灼热的螺旋椎插入身体前倾的库克体内,熟练地绞出内脏。随后,又将库克后仰,目睹他们用火把灼烧自己肠道。""焚烧内脏的恶臭开始弥漫,""他们取出了他的心脏。插在刀尖展示围观的群众,""砍下他的脑袋,高高举起,…最后扔进另一个桶里…他的躰则被横向纵向切成四块,手脚分离,以便能够钉在城楼上示众。"(345页)

  究竟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任人颠倒,不再重要。于读时,竟恍然看到自己的生殖器被割下展示眼前,内脏如火烧。我似乎也闻到一股异味——这个时代的异味。

  《弑君者》读后感(四):库克与他的时代

  是弑君者还是诛杀暴君的人,这一切都取决于如何定义国王的权力来源。在“君权神授”与“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之间,究竟是法律还是权力本身在充当裁判官?从自然法则的角度考虑,权力总是先于法律存在的,没有权力的支持法律等于零。在审判查理一世案中,库克以清教徒的虔诚和律师的执着,把法律置于权力之上。这固然为这场审判的合法性涂上金色,让权力躲在法律背后洋洋得意,却无法阻止法律再一次成为权力的橡皮图章,只不过这一次是主动献身。

  库克是被抛弃的,无论是在共和党内还是在英国历史上。这一切都要拜势利的英国国民性所赐。也许这种“势利”产生了重商主义,催生了私有制思想——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侵犯——人类所有的道德均起源于此。但对于库克来说,他的思想与“势利”格格不入,甚至克伦威尔都比他势利得多,这是他悲剧性结局的根源。他的人生最伟大的时刻是面对查理一世,因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对手——一个权力的贪恋者,一个国王尊严的维护者。一个伟大的对手成就一个伟大的自己,一个坚定的失败者让胜利更加弥足珍贵。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总是因为健忘而放弃使用它,于是居叵测者悄悄地把它捡起来放进自己的口袋。在库克那个时代,共和制就是一根生硬的香蕉,迟早会被抛弃;王权就像一杯滚烫的开水,人民不是不想要它,只是它太烫了。人民需要的只是一杯凉水,仅此而已。

  《弑君者》读后感(五):历史百度不到

  读完了国际著名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的《弑君者》,知识量非常大的一本书,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并不是我不了解英国内战这段历史,而是当我尝试百度查询书中一些人物时,百度表示不知道,事实上,除了大名鼎鼎的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其他书中人物,我都难以从网上找到这本书以外更丰富的资料。

  英国资产革命毫无疑问是世界史的重点,高中课本里,克伦威尔,处死查理一世,马斯顿荒原战役,是仅有的历史关键词,所谓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的”也客套的没有一点意思。

  这本《弑君者》的主人公是审判查理一世的检察官约翰.库克,这个人在历史上湮没无名甚至仅有的名声都充满了负面的评价。事实上,查理二世日后复辟发誓要杀死不能赦免的三个人,就是克伦威尔,布拉德肖(查理一世叛国案的主审法官),约翰库克,先前两位先死却也遭受从坟墓中掘出鞭尸的可怜下场,而约翰库克,则在民众和保皇党的叫好声中被五马分尸,尸体的恶臭久久弥漫在国王十字广场怨声载道以至于议会决定日后的刑罚减轻残忍程度和加强卫生措施,作者说的没错,库克律师到死都在为这个世界的司法进步做贡献。

  库克律师的历史贡献在哪里?他控告查理.斯图亚特“暴君,叛国贼,杀人犯和英国人民的公敌”,他在那个“国王即法律的十七世纪”证明了国王也收到法律的制裁,他使得“暴政”成为了一个罪名,使得从查理一世开始,一直到米洛舍维奇和萨达姆.侯赛因几百年间所有独裁者都可以在法庭上有法可依的接受审判。如果不是这次公正的审判,英国内战将无法上升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高度,将和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一样成为中世纪黑暗的延续,可就是这次审判,让欧洲所有的君主心肝胆颤,库克律师证明,国王也不能逾越法律。

  这,才叫革命,事实上,法庭上的庭辩,让英国十年的内战的意义无限度的拔高,历史的滚滚进步,要感谢约翰库克律师,要感谢布拉德肖大法官,要感谢签署国王死刑的59位法官,要感谢当时为了共和奉献的所有人们。可惜,历史上把这些人称为“弑君者”。

  查理二世的复辟带来了腥风血雨的残忍,库克和彼得斯(检察官和律师),哈里森和阿克特斯(护卫查理一世赴刑场执行死刑的指挥官),小亨利.文恩和兰伯特(议员,著名将领),埃德蒙.拉德洛和沃特尔.斯科特(签署国王死刑的签字法官)等等,厚厚一本书看完,也就记得这些,但历史对于他们终究是不公平的,他们被打上“弑君者”的标签惨死,他们是当时英格兰甚至整个欧洲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带动了历史的进步。事实上,查理二世的复辟不会带来历史的退步,写在历史上的光荣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崛起,因为1649年一月冬日里威斯敏斯特大厅里对于那个不可一世的国王的审判就已经注定。

  小时候读历史,以为历史是百科全书上的英雄们创立的,中学时读历史,以为历史发展是因为经济基础的发展造成的必然,现在读历史,发现历史其实根本解释不了也归纳不了,有一些人走在了历史前面,他们大多湮没无名。

  现在都百度不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弑君者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