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宜的位置》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天终于把它看完,有些章节细细品读了一番,周的思想和自己的某些想法挺吻合,借他的文字表达出来,读起来能达到某种共鸣,但有些文章不免让我觉得带有些许矫揉造作
●启发良多
●突然想读尼采和叔本华的字了。哲学:爱智慧。人生既然本就是一个困境,如何不逃脱而是要直面人生的困境,获得升华后的重生?
●Peace of my mind.
●肉与灵到底有什么关系?怎么生活才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信仰存在吗?神存在吗?内在生活的意义?令人深思。
●适合初高中生利于写作文,有志青年就别读了,容易产生隐逸情怀,淡泊名利的“崇高”思想
《最合宜的位置》读后感(一):失望
没有周国平其实我未见得知道一些尼采。大学期间读过周的一些作品,感觉上是不错的。但是这本书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多少感觉有点絮叨,又絮叨的毫无道理。一本正经的书,本来就不招人待见,如果再少了真知灼见那么,剩下的只有一声叹息了。
《最合宜的位置》读后感(二):周国平的书
这本是买的。另从图书馆借了四本。
哲学书,或者学哲学的人写的书,通常都让人读不下去。但这本书,语言平实自然,道理浅显易懂,真好。其实,用晦涩深奥的语言写作,目的仅仅是标榜作者自己,不是正确的写作态度。就这一点上说,周老师很让人喜欢!
《最合宜的位置》读后感(三):我最终是个粗鄙之人
因为某人买了这本书来看,现在看了大半,没有看到“最合宜的位置”体现在什么地方。一篇一篇读下来,虽然当中也有不少能产生共鸣的东西,也在文下划了线做了标记,甚至无知地在旁边写了些可笑的文字,最终也没能感受到哲学到底是个怎样的东西。我终究还是个粗鄙的人吧。
《最合宜的位置》读后感(四):找到合宜的位置,夫复何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寻找的过程中有人失意,有人放弃,有人激进。人是贪心的,到达一个位置后总不满足于现状,守着这个又妄想着那个位置,如彼得原理所说,人们往往会被升到自己力不从心的位置。找到合宜的位置便已是幸然的,夫复何求?
这本书一直摆在我的书桌上,写作业累了或者闲来无事就会翻一翻。
最喜欢的是《丰富的安静》一文,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样一种心态是人人都需要有的。
那些激进的呼喊,那些所谓“热血”的愤青,都只能使人们更加的轻浮。中国需要周国平这样的学者,需要他这样的文字,这之中有传统儒家观念的精华,更有切合时代意义的理性思考。
个人认为,中国应该回归到一种理性社会,而这本书的理性之声恰恰走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