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的绅士》是一本由(英)毛姆(Maugham,W.S.)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值得一买咯。毛姆叔叔写人的时候比掉书袋的时候有趣多了,他也蛮会讲冷笑话的嘛。冷言冷语下的丝丝深情最动人了。
●毛姆写人还真是一绝,写景显得差点感觉了。
●毛姆的洞悉力惊人,文笔辛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尖酸刻薄深得我心。我逐渐明白旅行的意义贵在识人,是人造就了不同的风景。
●这本书写的毛姆游历缅甸印度等地的见闻,作者的视角和感受非常独到,只是语言略晦涩。
●我时常腻烦自己,以为借助旅行可以丰富个性,让自我有所改观。
●毛姆的能耐在观察人,在琢磨人。对于异国风景,毛叔真是捉襟见肘啊。
●3星。
●远超预期,但你只能慢慢读,好跟上毛姆旅行的节奏。他有时骑马,有时乘一艘慢船,三十年代殖民地的风景在两旁快速掠去,留下的是那些白人的传奇。他说故事的能力超过描述风景,虽然我不确定那些故事是否他编造出来好让旅行不那么乏味。但我看见他们,连同他们身上那股腐烂的气味,读完有种毛姆俨然是英国张爱玲的感觉。
●我发现我在看建筑和风景的描写的时候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只能适合读小说。这书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那个想要回英国的男人,生活时刻在变,我们的记忆在现实中就显得不那么真实,但还好,我们活过了。
《客厅里的绅士》读后感(一):有一种心旷神怡的feel
比较欣赏毛姆的文字,许多精巧而独特的比喻,虽然是写旅游随笔,但却有很多思想的积淀,需要慢慢读的好书~~最近看了很多有关英国的电影,英国的文学同样让我痴迷,文如其人,有机会去这个国家看看,看看这个资本主义的老牌强国,那里的生活是怎样~
《客厅里的绅士》读后感(二):那个隐身的男朋友
这一本我边读边忍不住寻找那个传说中的男朋友的蛛丝马迹,据说毛姆看不得王尔德的遭遇,在文字里把那个陪自己旅行的男朋友藏得严严实实,而八卦说书里那些有趣的人的八卦的人生都是这个活泼又聪敏,调皮又伶俐的男朋友出去八回来给毛姆听的。哎呀,真是老有趣了。
《客厅里的绅士》读后感(三):毛姆的行走
一本久远的游记,首先得益于翻译的功劳让我们看到了一本美妙的书,毛姆的书思想性很强,文字也总是紧跟着想象在行走,作者在书中对自己内心的描写很细致,旅途中的一草一木牵动着作者心中的滴滴点点,正是这样一本书带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同时也是美丽的东方世界,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细节的把握更是很好的呈现了人在旅行中的种种乐趣,让读者能进一步的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而且作者在本书中对当地文化,发展和过去辉煌历史有着悠远的思索,所以这是一本很棒的游记。
《客厅里的绅士》读后感(四):愉快的阅读体验
走马观花地看过一些毛姆的作品,即便是浮光掠影,也时不时会感到强大的共鸣。这个男人的聪敏和锐利总让人惊喜。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却是文笔,译者的功夫实在不容小觑,仔细想想,除了王道乾版《情人》,再没有见过这样优美的译笔。阅读时几番释卷感慨,遗憾自己英文水准欠佳,尚不足以瞻仰原著风貌,尚无缘知晓如此充满张力的段落在英语里如何表达。
再说说内容,通过西方人的眼看东方,感觉自然很是奇妙,更吸引我的却是旅程里穿插的小故事,前一段时间见有人夸毛姆的叙事技巧,并没觉得有道理,今天才觉得佩服。精确的节奏,巧妙的空白,回味无穷,恰如含了千斤重的橄榄。
读这本书是极难得的愉快体验。
《客厅里的绅士》读后感(五):随笔:有些人不容错过——读毛姆《客厅里的绅士》
书海浩荡,读大师之作,仿佛是与那些世界级作家比邻而居。而有些“邻居”宅门深邃,或因知、识的不对等,或因“脾胃”的不适合等等诸多原因,不能走得更近,于是仅做点头之交,听人提起,也大概说得出糊涂方位。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擦肩而过,可能会遗憾,也不过是遗憾而已,内心的取舍有时由不得理智。但是有一个人却不容错过——英国大作家毛姆。一直以来只知道毛姆的小说,比如《人性的枷锁》,比如《月亮和六便士》,比如《刀锋》,最近无意中读到毛姆《客厅里的绅士》,深为之着迷,这是“一册穿越缅甸、掸邦、暹罗与印度支那的旅行记”,尽管这是本游记,但它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像读毛姆的小说一样使人身心愉悦。有些作品是让人痛定思痛背负着思考的,这样的作品读多读久难免会累,而有些作品就像一座掩隐于小径另侧的宫殿,路过的人可以选择过门不入,而一旦进去,其内部的恢宏与艺术气质的精美往往让人叹为观止,留恋忘返。《客厅里的绅士》无异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