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9-06 16:0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锦集

  《历史研究上下卷)》是一本由[英]阿诺德·汤因比 等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95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研究(上下卷)》精选点评

  ●挑战-应战,创造-模仿统治者-无产者,这些都是汤因比为历史分析提供了关键框架。在构建分析的过程中,理论-宗教神话-历史事实构成了起解释历史的武器。但是,当真理的彼岸世界随着“上帝之死”而离人类远去之后,再想通过“上帝的律法”赋予人类杂乱历史以意义做法恐怕难以得到有效支持中译本整体翻译流畅准确,展现作者丰富视野庞大知识储备

  ●需要专注地读。

  ●孟凡君老师推荐

  ●论普世价值其实是最大的意识形态

  ●这个缩略版也得我很累啊

  ●书后的附表和论点摘要简直就是学霸笔记言简意赅,全是要点。有机会想读全册。

  ●断断续续地读,不知为何很在意译者的勘误。

  ●开头有点儿枯燥啊…………

  ●博学洞见深邃,浩瀚。

  ●这个博大精深内容详实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一):传播性和原创

  一直没发现传播性和原创的争论的背后的力量原来需求喜欢汤比因的文风,此书还是有位置感觉有翻译问题,但还是不错的。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二):转载

  @石康:《历史研究》对我是一本相重要的书,告诉我,梳理人类现象多读只是条件之一,因历史根本可能读完,而是要靠想象力脑力及人类积累有关整理信息的知识,也就是“怎么读”才是关键,像我这种学一门外语都很困难的人,很难入历史的门儿,以后多是找《阅读史》之类闲话历史看看而已。

  @石康:结束中国历史是因有一天,我去书店高价买回一本汤因比《历史研究》插图本,读完才知历史也可以写得极有水平,原来在我眼里读也不读不完的中国历史只是世界文明的一小小部分,而且还多半是不太重要的一部分,也第一次让我感到“知识渊博”是什么意思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三):草率读《历史研究》

  1、读得草率,恐怕我未悉其根本。其主旨:让我想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国古话。但如果忧患太巨大,也会压垮人(社会文明;非指国家)。这大概就是他从“历史中研究”出来的观点

  2、他尽量不站在“西方中心主义”说话。如果追求不朽的话,这是个好态度

  3、连缩写本都是煌煌巨著,我看的时候恰逢几年未遇的严重感冒,头昏昏沉沉,速读,颇累。如果有5000字缩写本诞生我会选择5000字版的。

  4、不过,世上悖论太多。他的观点可能100字都可以说完,但是如果他不写几百万、上千万字去证明,怕别人又很难相了。

  5、看此书刚看完《美国人民》,会让我联系去印证汤因比的观点,当然包括我了解的其他一些国、文明等的历史。

  6、这理论意义何在呢?最主要的功效还是那句老话:促人(社会、文明、国家)努力罢。奋斗总比等死好。

  7、另外,忽想起王石喜欢看此书。很早就开始。

  --最后,我总评此书:应该不错吧。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四):自带笔记的缩写本

  这套两卷本的历史研究本来就是原书十二卷的一个缩写,上下卷又各附了一个摘要,作者观点的精华更加浓缩。也就没什么必要再去就全书内容进行梳理了。谈谈别的吧。

  买了好几年没有打开的一部大部头,翻译的确实很流畅,但是由于主题的缘故,依然很多地方需要思考,因此从春节开始,断续读了一个多月才读完。

  有几点很直接的感受,首先是全书前半部分努力构建的“冲击-响应”模型,花费了很大笔墨,还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中寻找源头,但是中国人从小就熟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更简洁的表述反而没提,不知是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学家不熟悉孟子还是有意为之。

  很多地方做了摘记,回头慢慢敲进电脑里。可以看出对后世亨廷顿等人思想的启发。

  另外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作者处理这样宏大课题的勇气和坚韧的劳动。书中出现了无数次“在本书写作的1950年代之际”,总是在起到向读者提供这个时空坐标的作用,也多少让作者隐然与希罗多德、司马迁这样的大史家并列于时间长河中。

  关于宗教的部分占了很大篇幅,甚至一度提出“文明的意义在于宗教”这样的观点,在最后也把自己写作的目的归结于“接近神,追随神”,但是涉及神学的部分由于我个人相关知识背景不是很深,相比其他部分看着有点晦涩无趣。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五):西方的历史观

  从来我们学的历史都是从自身的视角去解读世界,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看法也有一些当然的所以然。汤因比作为当代西方的历史哲学大师,从自身深邃的学识以及跨两个世纪的人生中终结古今历史的进程演变。从自身的独立视角出发写下来《历史研究(上下卷)》,包涵里大量的人生思考以及叹息,同时此书还可以视为是一本哲学文化学术专著,书中有大量的宗教文化知识。读者可以从此书中学到很多。有别与以往我们所读得历史正统文本,值得一看。不同于常规的正统历史读本,本书更多的是一代大师自身的思考,也是对于自身宗教及信仰的恪守。

  常言:“丛无字句处读书".对于书籍,这一文化的载体,我们在阅读上面所记载的内容同时也应体会到她背后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见的冲突。同时也看到了,有一些文化本身就是对立的不可兼容的。这更多的是冲突的来源,甚至是战争的原因。

  在西方世界舆论宣传,政客学者都更多的强调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的不同。以为自身是优越的,自己的价值观才是"普世价值”,并推之世界。但文化无贵贱,价值无高低。一味的强求反而适得其反。国人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批判,而是自身的独立思考。物动而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历史研究(上下卷)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