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规则》是一本由李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补标
●寻章摘句,隔着窗户纸,怎么老引用外国打仗二三流的人说的话。序言讲的比正文好。
●“年轻人我告诉你,要击倒对方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手枪,练武的目标,是要将人的体能推到最高的极限。如果你想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要了解宇宙苍生。”全部前提是有人就有斗争,但是人只有斗争吗?非要说成斗争哲学吗?善斗不代表爱斗
●喜欢李零的文风,文字精炼,明白晓畅,没有丝毫学究气。这本也算是不错的孙子兵法入门读物了。
●看了下试读,基本看不下去了,就是个说文解字嘛,根本没讲透,理解上还有不少谬误... 比华杉的差远了... 教授毕竟只是搞学术的,没有在实践工作中运用过这些原理,所以也就只能这样了吧
毛主席的斗争哲学吸收了老子的军事思想,简单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我看过红军的军官训练手册,说实话,原本以为红军只是一群目不识丁的工农组装,红色革命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二,但是当我通过一系列历史文献深入了解了红军后,我发现,红军的战斗力,是有理论支撑的!
在今天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我们应该整理出一套对付美帝国主义对付全球资本垄断的应对措施,针锋相对的去斗争,永远不能相信帝国主义的哄骗和威逼利诱。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唯一的规则》读后感(二):何以人道? 先商! 谋商机于兵法者,必读。
兵者,诡道也 孙子的年代对诡字的理解按说文解字的考证:诡,责也。字词的涵义不能超越时代背景来看,今天使用“同志”“小姐”和早三十年前使用这两个词语就具有不同的意味。诡字的涵义,参考距孙子成书时代相近的其他书籍如庄子、汉书、淮南子来看涵义大多是责、违背、奇异的意思为多。这和孙子兵法后文中提到的:用兵之道莫非奇、正的意思相符。奇,应该就是对诡在书中的正确解释。 后世的厚黑学者们,尤其是现在机场常见的电视营销大师们把诡道解释为厚黑之学,为求利而无所不用其极显然是误读了孙子。所幸如稻盛和夫、大前研一这样的一些企业家、学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修行奇正经营之术的企业家和受厚黑学浸染的奸商做了区分。汉书载:兵家、六艺、诸子、诗赋、数术、方技合成六门,有九流十家之说。老子57章也提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时髦点讲,奇就是吸引客户的手段。欺诈是毁灭客户的手段,不是用兵之道,涸泽而渔是不会有商业发展的。用兵的目的并不是毁灭,就像核武器存在的目的并不是毁灭,核威慑才是核武器现存的最大意义。扔完原子弹大家死光光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点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幸亏赫鲁晓夫和麦克阿瑟都及时明白过来,可惜事后没有给他倆颁诺贝尔和平奖。
《唯一的规则》读后感(三):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向李零学习做笔记
- 李零老师的《丧家狗》,是他读《论语》的读书笔记。他所介绍的读法是:一、查考词语,通读全书。二、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三、以概念为线索,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四、最后是个人总结。(p11页)
- 说到阅读本身,我的解说,每章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大义”,我先把每章的内容大致串讲一下。这种叙述,有点像翻译,又不太像翻译,翻译要一字一句对应,比较受束缚。我是尽量展开来讲,把每章的意思,用尽量通俗的话,细细解释一下,传达作者的思路,传达作者的语气。最后还在括号里,写一句提示语。一部分是“讨论”,则是把每章中最重要的问题,词语上的难点,文本上的关系,尽量抠一下。如果词语重见于其他各章,也要注明它们的出处,以便对照。(人往低处走)
- 讲义理,就是把十三篇分成四组和上下篇,对全书的结构和思想,重新梳理一遍,提纲挈领,用最简单最清楚的语言勾勒其轮廓。分析篇与篇的关系、章与章(即段落和段落)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我的讨论,首先重视的是《孙子》的内证。词语互见的查证,当然少不了。(唯一的规则)
《唯一的规则》读后感(四):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20180218
李零的书读过两本了,一本丧家狗讲孔子的,另一本是人往低处走讲老子的。李零讲经典推荐的是四本书,老子孔子孙子周易,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这四本书短小又经典,所以他有这一套书。
首先书名我很喜欢,李零的书名都好,一看书名就想读的冲动,如花间一壶酒,兵以诈立,唯一的规则。后两本书都是讲孙子的,兵以诈立出得比较早,讲的比较详细,我是准备读这本书的,想不到一搜,书名变了,唯一的规则,所以换书。虽然书换了,但内容肯定变得不多。作者说前一本书讲得比较细,这一本更简练。
前一本书读了差不多五分之一吧。亮点是讲了古代战争,中国古代战争留下来的信息就少,以前读得少,看到这个确实很新奇。不知道这本书删减掉没。我就拭目以待啦。
#20180504
其实《孙子》这本书还是比较好读的,读懂确实很难,但是明白大意还是比较简单。比论语和老子好懂一点,因为《孙子》说的是兵法,兵法就得实在,落实下来,除了理论外还有有实战。《孙子》这本书在春秋晚期就出来了,后面的所有战争理论都以它基础,不仅是一个标杆,而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无数的宝座,并且无法超越。
古代经典中的语言还是很悬的,很多句子的理解完全要靠自己的想象。这种有好处有缺点,给了读者无限的空间,但又让读者容易误入歧途。李零老师的诠释通俗到位。
但是说到总结,可能得多看几遍,我只能描述一下体会而已。
《唯一的规则》读后感(五):兵者,诡道也
战争是一个最能展现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舞台。在战争这个舞台上人类的一切好的,坏的本质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战争这个舞台上没有后悔药,没有失败者的位置,要想站在这个舞台上就得突破传统的道德限制,强者需要诡道,弱者更需要诡道。
最近读了李零的《唯一的规则》,这本书主要讲解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两点我深以为然,一是全局观,一是危机感。
战争是一个很复杂的博弈过程,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天,时,地,还有人的因素。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通盘考虑所有的因素,战场上的所有行动都是为达成最后的目标。哪怕是过程中需要放弃难以割舍的利益,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但只要它是符合达成最后目标的行动,我们都应该坚决执行。但这个永远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开始可以把目标订的好好的,但当诱惑来临时,它会腐蚀你达到目标的锐气。当挫折来临时,它会打击你成功的信心。当外界批评来临时,它会让你怀疑曾经的目标是否正确。在战场上没有对全局观的把握和对自己目标的坚持,永远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战争中几乎需要人类所有优秀的意志品质:坚韧,当暂时遇到挫折时;勇气,当做出决定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以及顶住很多压力时。魄力,当众人都反对你的决定时。牺牲,当小的牺牲能换取更大的战果时。孙子说,知己知彼,战争不仅仅在战场内,更在战场外。没有全局的眼光,唉!那你离失败就不远了。
孙子讲置之死地而后生,打仗要深入敌人境内去打,在敌人境内军队有强烈的危机感,能激发军队最大的战斗力。危机感这个东西我觉得比兴趣更能推动人们前进,想想考试的前几天,为什么学习效率尤其的高吧。想想一条恶狗在后面追,我们为什么比平时跑得快多了吧。危机感直接激发着我们的潜力,而我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但危机感的持续时间不长,我们如果想长时间保持着它,一要有相应的环境,二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危机感将我们逼上绝境,而我们要反复告诉自己这不是绝境,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战争中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每一次创造性打破传统规则的人都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战争中没有对错,只有成败。兵以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