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是一本由金观涛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系统论的方法解读现代社会,很“干”的一本书,信息量很大,字字珠玑,没一句废话。有小毛病,但瑕不掩瑜。
●此书多大的毛病就是没发现它的漏洞在哪儿?别笑,我是很严肃地说的
●阅读本书你得首先同意作者的观点,就是现代性的三大支柱:现代价值系统(工具理性,个人权利)民族国家(现代认同和政治共同体)不断扩张的市场经济。因为整本书都沿着这观点展开,不同意的话是读不下去的。当然,将如此宏观的内容概括成几个因素,当中必定涉及巨量的忽略删除简化。虽然有历史案例作为论证,但其实这些理论从来都是不能证伪的,只能当成一家之言,一个看事情的角度而已。谈到中俄的时候,这理论框架感觉已经不敷应用,有点自圆其说的况味。这种把宏大历史简化成线性因果逻辑的做法,确实是头脑的恩物,读起来很舒畅,但如果能退后一步看,当中的因果关系其实都大可质疑。无论如何,作为一种历史演绎,它是美好的,尤其它对合法性的重视程度,显示出一定的文人风骨。在政治领袖眼中,合法性可是相当次要的,暴力才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惯技。
●: K02/8173
●2016-11-22
●红转黑?博源都上名单了
●三十余年的功力熔铸,你值得拥有。真的很难想见在这个理论泛滥、众声喧哗的时代会有人能够为现代文明描绘出这样一幅简明清晰的坐标系,基本上所有的events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得到锚定。小问题自然也有,但更多的是震撼于结构主义的强悍生命力,还有对八十年代新启蒙余脉尚健的感慨。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读后感(一):二十一世纪,新的曙光还是新的黑暗?
这书写的太深刻了,几千年的历史,没有过分宏大过分琐碎,用现代社会结构作为串接,过往那些时代的变迁背后蕴藏的深厚动因写的真是淋漓尽致,书的末尾提到的长十九世纪短二十世纪概括的相当棒,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作为这个时代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究竟是追寻个人权利的无限上升 还是思索终极关怀的存在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目前来看,二十一世纪,无疑是一个新时代。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读后感(二):《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中午的一杯咖啡,让我夜里三点依然无眠,干脆翻身读书,居然效率奇高。将几日内生啃不下的《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余下半本一口气读完,尽管几点关系依然不懂,但这本薄薄的著作以恢弘的气势讲解了16世纪至20世纪历史背后的现代性价值系统演变,一口气读完实在是痛快!尽管金观涛先生亦是颇受争议的人物,但就历史的演进而顺势谈及西方政治、经济的诸多流派,流畅清晰。最后五页金老师稍有激动,提到21世纪的两朵乌云,其中之一是消费社会对终极关怀的冲击,专业化磨灭超越视野,我们与大师一样都生活在这一现世中。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读后感(三):中国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本书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中国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本书”?!!太夸张了吧?!
但是的确不夸张。
这是一本建构性的书,而不是一本谈问题的书。虽然它没有谈“过去中国”的问题,也没有谈“现在中国”的问题,貌似谈的都是西方社会,实质它谈的都是中国最深层次的问题。当今中国所有的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此: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读后感(四):抽丝剥茧的一本书
书中抽丝剥茧地分析了终极关怀工具理性的分离、个人权利和市场化的相互促进和民族认同的演化这几方面在19-20世纪的现代社会浪潮中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各类国家政权更替的影响。最好先看他的前几本书来理解他所使用的方法,如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
书的结尾对于思想的没落表现出悲观情绪,可分成两角度来看待:一、我看过的现实主义批评的小说都充斥着浓浓的无思想时代的悲观情怀,如余华、刘震云、阎真等的代表作,可以印证人失落了思想后的无奈和悲伤;二、思想并未没落,在科幻中如刘慈欣,穿越小说中,禅学复兴中都可看到更亲民的思想表达方式。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读后感(五):视野恢弘的历史书
这本书的长处是以金老师的方法论试图理清近代历史与思想的交互,特别是系统观的运用,耳目一新,而且是绝赞的普及读物。绝新的观点和角度,让你在吹牛逼的时候风生水起,哈哈,开玩笑,严肃的说,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只要TA还没彻底沦为犬儒。
不足:金老师的哲学立场是这本书的根基,虽然宏观上对思想史的把握与此貌似无干,但在涉及一些基础概念的时候,该立场影响了客观性。比如对道德的基础的看法,这一点关乎工具理性与信仰的二元分裂,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价值之一种,还有对唯意志论的一笔带过,因为唯意志论对道德基础之解析完全不同与此。所以很多地方,读者应该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