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是一本由中国古代历史年表编审委员会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5.00元,页数:7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读后感(一):很实用的
拿到书孩子爱不释手,本书通过年表,人物,时间三位一体的方式把历史贯穿起来。 有助于孩子,理清,人物关系,大人看了也不错,喜欢的。 让孩子把历史读懂,读透非常有用。还有博士生导师韩兆琦老师的推荐非常划算。 希望能培养小朋友爱阅读的好习惯 。
从书印刷来看,质量还是不错的,老师的编辑方向挺好的,让孩子一目了然的看清楚历史时间,对应的故事,孩子本来不是太喜欢历史,看了这本书,感觉挺好喜欢的,关键是能记住,对孩子来说简单有趣有效才是好的。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读后感(二):历史的另类打开方式——读《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
人类总喜欢追根溯源,所以,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历史便一直陪伴着我们。在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历史变得更加的丰富、生动和立体。市面上写给孩子的历史书,种类繁多,大都以时间为顺序,或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展开叙述,描写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而这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历史年表编审委员会编的这套《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则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用年表的形式,从孩子喜欢的故事入手,为孩子展现了一种历史的另类打开方式,把孩子带入到悠久的中国历史文明中去。《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包括《故事传说·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六个主题。这里,笔者以《明》为例简单介绍这套书的特点。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明》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年表——这一时间线索的形式,来表述历史,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在每个故事的页眉处,都标注了与该故事大致相同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事件,方便读者检索和对照阅读。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明》为小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在书的《前言》中,编者首先对该书涉及的历史范围内的事件做了简要的交代,对朝代的发展,起承转合关键事件等做清楚的描述。而在正文的内容上,编者一改过去采用时间顺序按部就班表述历史的传统方式,分别通过帝王世系、后宫妃嫔、宗室藩王、文臣武将、宦官内侍、风云人物、文化名人、故事链接八个部分,对明朝的历史进行了整合、归纳,便于孩子从总体上理清大明的历史脉络。而且每一部分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例如,明朝后期宦官专权, “宦官内侍”便成了明朝历史中不得不提及的一笔。
在《故事链接》的编排上,编者根据孩子喜欢读古诗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故事把孩子吸引到历史中来,故事的题目“挑动黄河天下反”、“洪武四案诛功臣”等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和启发意义。编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讲述的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故事之间的衔接过渡,也把每个朝代重要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每个故事均配有精美的彩图,并在插图下面辅以文字说明。以便帮助孩子对相关事件有更好的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有人说,“明朝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任后人评说。”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明》只是以年表的形式,通过讲述明朝的历史名人、生动故事,揭开了明史神秘面纱的一角,抛砖引玉,让孩子爱上历史。更多精彩历史等待着孩子们去阅读,去发现。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读后感(三):早用“年表”学历史,关公何须战秦琼
“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出自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关公本是三国蜀国大将,秦琼是隋末唐初的大将,两人怎么能碰面对战呢?相声用这个笑话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博大家一笑。可是细细一想,这样搞错年代闹了笑话的“事故”在哪次历史考试答卷中,都保不齐会出现。而学习历史,记住人物和故事很容易,要记住年代,真的挺不容易的。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对年代顺序的记忆比较头疼而慢慢不那么喜欢历史这门学科了。《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这套书,非常贴心地在书中提供了年表,标注了每个事件的时间节点,这不仅让历史脉络变得清晰易见,也让学习历史变得简单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孩子爱上历史,轻松掌握历史。
这套书是由中国古代历史年表编审委员会编辑的,总共分为七本,分别是:
1-古史传说·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2-秦汉
3-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
4-隋唐五代
5-宋辽金夏·元
6-明
7-清
这套书的风格简洁明快,特色却非常鲜明。
首先,每个朝代有帝王世系简表,记录每位帝王在位时间和生平概要。随后跟着每个朝代的“文臣武将一览表”和“文化名人一览表”,对该朝代出现的各类重要人物分别有简要概述。这样的列表总结老师或许会帮助孩子们总结,更或者有心会学习的同学也会自己做一下整理吧,而这套书非常贴心地做了这部分工作,每个表格撑起一类知识点的大面来,对于历史学习者查找资料非常方便快捷。
故事部分的页面上方的页眉处就是醒目的年表,这个年表不但跟当年页面故事内容进度相符,而且年表是贯穿了全书。提起年表这条线,历史的清晰脉络就延展开来。历史事件中经过的历史时间也都可以回到年表去对照查看,非常方便。这有点像是电脑Window视窗,年表显示的历史时间节点和事件名称都平铺在页眉处,下面则是故事的展开,也可以根据年表里的按时间顺序显示大事件来查找想进一步阅读的历史故事。难怪书里要用“故事链接“这个题目了。一本书就形同一部轻便易操作的历史故事电脑视窗资料啊。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先祖用生命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每个朝代更迭,都有非常多的历史事件值得我们和孩子们去了解去学习甚至去铭记。 在这套书里,每个朝代选取的故事虽然有些简单,但也都是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件。 比如,在宋辽金夏元这408年间发生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为复杂最让人眼花缭乱的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大融合的时期。这个朝代里,就出现了像岳飞,文天祥,李清照,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 发生了许多包括“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靖康之耻”“张浚北伐”“襄阳保卫战”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故事的细节,人物的传奇,伴随着年表的时间主轴,就像散落在历史时间长河里的朵朵浪花。 在读故事链接的过程里,也可以随时回溯到年表里查看事件发生的时间导引。
这套书,就是这样通过点线面全方位相结合,将故事情节,人物介绍和时间线索相结合的。有了“年表”这个好帮手,孩子们可以轻松搞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读懂历史,学好历史。 早有“年表“这个法宝,弄错历史人物年代的笑话也不容易犯了吧?早用“年表”学历史,关公何须战秦琼?!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读后感(四):用一套书让孩子爱上中国古代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小时候,我就对这些历史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故事形成了我最初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会我为人处世的道理。故事里,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有运筹帷幄的指挥官,有舍身取义的爱国者,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有大胆创新的改革家,当然,也有背信弃义的卖国贼、阴险狡诈的小人和凶暴残忍的恶人……对于长大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小的我心中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历史不仅教我做人,还教我做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要谦让,遵守公序良俗;吴下阿蒙的故事告诉我要努力学习,坚持读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总有一天会派上大用场;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告诉我人要诚信待人,不然迟早会自食其果;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
历史故事里有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和犯过的错误,让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是一套7册的历史科普书,在书中每一页的页眉处,用年表的方式,将漫长的中国古代史浓缩在薄薄的书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冗长啰嗦,适合想要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了解的小朋友。本书按照传统的方式,将年代相近的朝代划分在一册中,每一个朝代选取了重要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做了介绍,还配有手绘彩图,生动形象又不失趣味性,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使得书籍内容更加丰满充实而又立体直观,使小读者印象深刻,作为课外读物来补充课堂知识的局限性,是最好不过的了。
阅读前,家长可以选择部分小节,针对其内容设置一个问答题或者思考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问答题可以要求孩子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总结这一小节的内容,培养孩子归纳总结的能力;思考题则可以设置成开放题,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可以鼓励孩子进行拓展阅读,给孩子推荐相关的书籍,让孩子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进一步了解,比如,阅读第一册有关春秋战国的章节时,可以陪孩子观看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阅读第三册有关三国的章节时,可以给孩子推荐小说《三国演义》、陪孩子观看电影《赤壁》或者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使孩子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孩子参观相关的历史文化古迹,现场感受一下那种氛围。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都比较注重孩子微观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语文教学的阅读往往聚焦于某一段落或者某一篇文章,而缺乏对整体框架的把握,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也不足,导致孩子思维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侧重培养孩子这些能力,可以让孩子将不同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归纳或比较,锻炼孩子全局把握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秦二世和隋炀帝同为亡国之君,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能给后人什么样的启示?又比如,三国鼎立时期人才辈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在阅读完整套书之后,家长也可以指导孩子根据全书的内容,梳理一遍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绘制一张中国古代史的脉络图,便于孩子对整个古代史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记忆。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读后感(五):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历史已是过去式,未来的路随时可以此刻开始,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这样注重解读历史呢? 因为历史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借鉴。 这一篇为大家带来的一套书叫做《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潘景林主编,由孟泽众和缪建为副主编,他们都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这套书分为七本,每本记录着一段年代。从古代传说、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到清等。 本套书有几大亮点: 一、本套书分为七本,详细解读历史,且其中故事描写生动。 既然分为七本书来讲述历史,那么其中的细致之处不言而喻。在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相关故事中,作者都会详细且权威性的记述和解读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虽然解读主题为历史,却也不失故事性,读来语言生动有趣。 二、清晰标注年表。 每个故事的页眉处都标注了与该故事大致同时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方便读者检索或对照阅读。 我认为这样做好的一点是将整个年代与事件和重要人物串联成整体,让孩子们更好地从完整的时间轴上了解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比起碎片化的历史,更能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三、每本书的前言便是一段历史的概括,连续读七本书的前言会让你收获满满。 我在阅读时发现,读完第一本书的前言后紧接着阅读第二本书、第三本书……,直到读完第七本书的前言之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瞬间展现在脑海里。 原来七本书的前言是连续性的、整体的,想要快速的、完整的重温历史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这种方式阅读哦! 阅读《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这套书,你们就会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读到,历史貌似不断在轮回。只不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称呼的一个王朝、一些明君贤臣、一些昏君奸佞和一些救国或亡国的历史事件以及相关人物。 每当读到某个皇帝的统治带来国泰民安时,说明这位领导人有良好的品行,必定心系天下,也唯有此才能担当起强国富民的重任。 每当读到某个皇帝昏庸无能且自私自利时,那么伴随着这个朝代的只有灭亡。这也说明了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制度中世袭制的弊端,无才无德,却只因为是皇室血脉而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可想而知这样一类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每当读到某一个王朝被推翻、被新的王朝取而代之时,幽幽觉得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件事就如生物学中的优胜略汰,在大自然界中,如果一种生物暂时是强大的,却没有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中进化自己,那么它在不久后必定被其它不断进化的生物所淘汰。 每当读到“红颜祸水”时,我就在想:平时聪明精干的大臣们,此时为什么都糊涂了?当时的女性地位何等低下,区区一个弱女子如何“祸的了水”?这还不是你们眼中的天子任性妄为!为什么都不敢说实话呢?哦,原来当时的天子掌管着天下民众的生杀大权! 每当读到各位贤臣良将尽力辅佐天子,这时就会感叹这位天子真是三生有幸啊。也会觉得想要治理边疆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岂是一人之力能担起的?必定有大批正义之士出谋划策、披荆斩棘,才能够使王朝繁荣昌盛。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想要展望未来,必须活好当下;想要享受当下,必须借鉴历史;想要活用历史,必先阅读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