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沉思录》是一本由[美] 李维(Mario Livio)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不只有高数这么简单。
●数学无理由的有效性到底来自何方?最简单的回答也许是:数学只选择了它有效的那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好吧,我承认这是在瞎说。
●感觉作者是想让书通俗易懂的,但无奈我还是读得绊绊磕磕的,继续啃
●书中的故事大多已经出现在高中各类教辅材料的底栏和背景阅读卡当中,但是对于多年不碰此类东西的读者而言,不失为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
●还可以~
●0到底是什么?原来不是我没有学好,而是这本来就很难回答。本书关于数学本质的答案不令人满意,但最重要的其实是过程……纽结理论是数学历程的微缩版本。
《数学沉思录》读后感(一):相当一般,不如《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相当一般。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作者想给读者的哲学提示,都远不如克莱因的《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一书。如果真想对数学的本质有所了解,这本书虽说不上是误人子弟,但是绝对太过流于表面了。
豆瓣怎么也这么不地道了,已经写了很多了,还说简短,不给发表!!!
《数学沉思录》读后感(二):很好的一本书
这本书有人认为是关于数学史的著作,我通体读完之后觉得应该将它归于数学哲学著作比较稳妥,就数学哲学而言,它的难度比张景中的《数学与哲学》的稍难一点,比夏皮罗的《数学哲学》要简单,但是说他是数学哲学的著作吧,又不地道,其实就是择要写了数学史以及数学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几位人物的思想,如阿基米德、柏拉图、伽利略、牛顿、笛卡尔……当然,后面几章又不是按照人物编排,而是按照主题编排,比如非欧几何的诞生、20世纪数学哲学的三大流派等,值得略读,若要细读还是推荐另选其他系统性较强的著作,这本书普及意义明显,学术意义不高。
《数学沉思录》读后感(三):愿意多读几遍的科普书
对于学过微积分随机过程各种代数几何的学生而言,一直没读过像这种讲数学的big picture的书。当我看到笛卡尔坐标系把代数和几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心里真的很是激动。就感觉从小到大学的数学那些点点都被连接成了线,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这本我觉得挺难的,尤其是最后说纽结和非欧几何那里,但是依然不影响整体阅读的愉悦性。曾经买了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但是被里面各式专有名词吓cry了,尤其是第一章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那里,完全看不懂,现在打算把原版再对照着读一下。
由于这本书,也让我打算看看欧式几何的elements。
《数学沉思录》读后感(四):深入浅出的一本关于数学思想的书
这本书很好的介绍了数学史上的一些内容,包括数学的一些历史以及一些数学背后的哲学思想。
千万不要不要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吓倒,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数学证明,连公式都没有。但是还是有很值得一读的内容的,书中的思想在我这样看过莫里斯克莱因的相关作品的人看来,也是有相当水准的。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它不是一本数学史,也不是一本关于数学哲学的书,而是像在讲故事一样讲述作者对数学的思考。以前还没有看到过类似风格的作品。
这本书是写给业余数学爱好者、想提高自身素养的非理工科学生的,但对于度过更专业的书籍的朋友也是会有所收获的。
《数学沉思录》读后感(五):上帝是数学家吗?
这本书中,作者想澄清这两个问题:数学的本质,以及数学和物质世界、人类思维之间关系的本质。它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数学史,而是按照数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的演化过程来组织结构,这些概念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认识数学的本质,同时作者引经据典,传奇的历史人物和神秘的古老传说让本书妙趣横生。
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无理由的有效性”让人类能成功的解释这个世界的各个领域。上帝是个数学家吗,数学是发明的还是发现的?作者从哲学、历史、科学的各个角度娓娓道来,本着探讨的态度,最终能够让每个人得出自己的结论。
其实,数学的形式是人类发明的,而数学的本质是人类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