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乘风破浪的姐姐》:吴昕被逼着成长,舞台表现惊艳全场,这让我
日期:2020-08-05 13:15:18 作者:杨小mi 来源:我和刘先生的日常 阅读:

《乘风破浪的姐姐》:吴昕被逼着成长,舞台表现惊艳全场,这让我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

  文/杨小米+明明

  微博/@杨小米1988

  小米说

  被人逼着做事,这种感觉痛苦,不过坚持下去后,会发现经历了这个过程的你,会变得比之前更有力量,甚至还会感谢那个不断逼着自己往前走的人。

  同样的情况,有人会抱怨,而有人会将抱怨化作动力,在做事中让自己成长

  明明属于后者,无论是研究生读书,还是毕业工作,面对来自外界安排,她都是勇敢接受,想办法解决

  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淡定面对,每一次的经历积累,都让她成长为了更好的自己。

  正文/

  01

  现在放暑假了,我后知后觉,才开始综艺节目,比如《乘风破浪姐姐》。

  有一期,吴昕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现简直炸出天了,“一字马”亮相惊艳全场,再加上自己写的Rap,简直太赞了。

  Rap歌词

  “十四年来,一直跌跌撞撞,三十七岁了,依旧乘风破浪,在镜头下,公开她的成长,努力学会,坦然接受大众目光哭爱笑,就是我的风格追求想要的,势在必得,小透明,也在默默闪闪发亮。”

  这么正能量的歌词,都把我唱哭了。

  我联想到她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在《快乐大本营》中处于小透明状态头相比起其他几个人来说,少很多,也时常被观众质疑,认为还不如没有吴昕这号主持人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她的唱跳也不出众分数不高,镜头也很少。

  第二次公演时,组成三人团,进了蓝盈莹和黄龄所在的组,她们被分到《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不是那么好赢的歌曲,vocal歌曲表演不占优势,不容易炸到观众。

  蓝盈莹想以乐器形式呈现这首歌,提议吴昕学习贝斯。吴昕听完都想退赛了,她非常自责,“不喜欢在一个团队里,就是拖着别人的感觉。”

  不过,吴昕并没有怨恨蓝盈莹,还赞美她,“她是一个很执着的的人,比如认准的事,她就会一直朝着那里,就是其他的声音不会左右她,是非努力向上,每天打鸡血的那种人生。”“唱跳也不停,跟上发条一样。”

  这种状态影响了吴昕,让吴昕也说,“就是即使坐着的时候,也看看视频,拿词背一背。”

  这可不,在这种超级强大队友的带动之下,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的积累,吴昕也激发心底里的狼性展示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她太令人移不开视线了。并且得到了现场观众们的好评大家打分也不错

  吴昕真是被蓝盈莹逼着不断成长,去努力,去练习,这苦吗?很苦,但就像吴昕自己说的,“她会潜移默化影响你吧,不要偷懒,也挺好的。”

  这莫名让我想起了我导师,我导师也是一直逼着我努力的人,他觉得自己都是这么上学过来的,便对我也是严格要求催促我干活、写论文

  (我在《导师对我影响很大,让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体制内……》中提到过导师对自己的规划,确实是个狠人,很强。)

  02

  研一上学期,我除了上专业课,还得看各种导师指定的名著,定期向他汇报,口述告诉他,书本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这不难,我也能接受,读书本来便是学生该做的。

  不过当时令我很郁闷的是,国的法定假日,如国庆、过年等等,基本上都献给了导师安排的任务。

  国庆7天假期的时候,导师安排了我修改书稿,规定我假期回来前必须完成,书稿内容是学院大佬文章的集锦,需要我回到原著,去一一对照,看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基本上令我没有假期了,别的同学回家的回家,玩的玩,我在看书稿,出于学生的自觉,并没有对导师有多少抱怨。

  我也是抓紧时间修改,还比规定时间提前了两天完成,这才让自己有空跟大刘度假,去青龙峡玩了一趟。

  但我没想到的是,导师寒假都不放过我,他特意给我安排了活,让我和几位师姐一起写科研立项的本子。

  对此,我内有些抵触,一来火车票难买,为这件事,我不得不把回家的票改签到过大年的前三天,假期又受影响;二来我没有接触过项目,不太确定自己能完成。

  不过,抵触跟没有经验都不是理由,我还是要把导师的任务完成。

  把本子写完、发给导师后,我回家了,但没几天,导师便通知我说,本子得早做修改,元宵节前必须交给他。

  于是,大年初六,我立马赶回学校,查了资料,进行补充。

  为此,我还跟舍友珍珍学姐吐槽,“为什么我的导师要求这么严格,对我这么狠,又是读书,又是看书稿,又是写项目的?”(研一,我们被分到跟其他专业研三的学姐住在一起)

  珍珍学姐说,“你就得了吧,你已经很轻松了,我们理科做实验,天天早上8点必须到实验室,晚上差不多11点才可能回来,中午最多到宿舍午休,就要赶去实验室做实验。

  我们导师比你导师还凶残,要求我们每个人发英文期刊,而要发一篇英文期刊,这过程真是很酸爽。

  你再看鹤鹤学姐,每天也是非常拼,现在还在实验室待着,她这两年成果出了不少,发了好几篇英文论文,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但她还在继续努力,她想出国。”

  我当时听完很震惊,“理科这么累的吗?”

  珍珍学姐说,“那可不,我们做实验要观察对象的生活轨迹,比如我观察小白鼠,还得天天喂养它,要是弄不好死掉了,我们又要重新开始。”

  我听完瞬间平衡了,原来有人比我还累,还拼。

  珍珍学姐继续跟我说,“我们导师最初带学生的时候,更狠,天天让学生汇报成果,交流心得,而且还给大师姐看专业领域的英文期刊,每周汇报感想,探讨思路,这对刚读研的她来说,简直是折磨,毕竟说的不好,还会被导师批评,每周压力巨大,都睡不好觉。

  不过,后来师姐发的文章质量都超级高的,这些积累是真的有用,尤其有导师在后边推着你前进,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

  这些话,对当时的我来说,很治愈,有推着自己的导师,我的惰性确实会少一些,简直是逼自己对自己下狠手,我也期待能像珍珍学姐的大师姐一样,有所获得。

  03

  但我低估了我导师逼学生的能力,研一下学期他又让我去跟师姐们一起写书稿,这也是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情,压力很大。

  那会,临近期末,各专业课、选修课要么需要考试,要么需要提交论文,这都要花时间,但导师觉得完全OK,还是安排了我们写书。

  我和两位师姐各自负责一章,我花了大半个月写完,字数2.2万。那段时间,一开始导师便规定了6月30日交,但完成过程中,他时不时催促我,“书稿写到什么部分了,有哪些部分是有困难的?”

  导师基本上两天催一催,要我向他汇报进度、写的内容,我根本不敢偷懒,否则会被导师抓个现行,说我懈怠工作。

  在导师的高压催促下,我每天查知网、看资料,写了大概思路,再汇报给他,他再提些修改建议,没想到我还提前完成了任务;他体谅师姐找工作的压力,又让我去补充师姐负责的书稿。

  整个6月下来,我修改加补充差不多写了3.5万字。

  老实说,整个月我被压得特别痛苦,脸上不停爆痘,脸色特别不好。

  有时候夜深人静加班熬夜,我还会在内心埋怨他,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我还是个弱鸡研究生,能不能照顾一下我的无助,给我成长的时间。我也没有那么有能力,还让我帮师姐修改文章,我也很累的,我还要期末考试啊,导师。

  不过,埋怨过后,我又转念一想,也许被导师逼着是一件好事情,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任务,做成之后,我不仅能提高能力,还会出成果,未来的选择也多一些。

  这不,宿舍三位学姐被导师催着干活,写论文,发核心,毕业时成绩也挺好的。

  我在前文提到的珍珍学姐参与了南开大学的面试后,直接成功读博;鹤鹤学姐成功拿到英国某所大学的offer出去读博。

  而宿舍的另一位学姐,相比起她俩来说,不那么拼,只是把要求发的论文发完了,达到研究生毕业要求,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晚上回到宿舍画画漫画,她也成功找到了工作,薪水还不错。

  同时,我又想想导师每次在我干完活后发给我的劳务费,这次大概又会发好几千块钱犒劳我的努力和辛苦,这不是导师花钱培养我的能力吗?我还抱怨什么呢?

  我不断安慰自己,虽然短期内很痛苦,但有进步便是好事。

  到研二,我慢慢习惯了导师的风格,不再抱怨了,该干活还是要干活,遇到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情,也会积极跟导师沟通和交流,然后再一步一步去做。

  在导师逼着我成长的这三年里,我参编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专业类书籍;在中国社科院报刊上发了篇文章;参与了市级项目等等。

  这些看得见的成果在找工作的时候,为我的简历增色不少;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强度,也让我快速适应工作的高强度作息。(学校有时候工作时长:早上6:50—晚上24:00,大部分每天工作时长14小时以上)

  我现在想想,被导师逼着前进,有时候当下不理解,但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收获和成长是巨大的。

  04

  我又想到我最初当班主任的情景,领导也是赶鸭子上架,我这都完全没有经验,他不断督促我去制定班规,落实细节。

  教学工作上,我原本很佛系,我一直认为老师的作用是好好教书,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动起来去学习。

  但跟我搭班的林林姐,跟我说,“你必须要抓学生,你再不抓,成绩难看到什么样子,这样领导会批评你的,虽然你只是新手,但曾经就有老师因为教学成果太差,而在大会上被批评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抓啊,这才是正道。”

  紧接着林林姐还特意给我挤出班上时间,要求我去班上抓孩子们背诵。这我总不能拒绝,于是,在她的督促下,我便开始抓孩子们背书了。

  领导也特意找我谈话,让我多听听课,多去跟前辈学一下,赶紧把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上来,偶尔还来问我对教学有什么新的收获。领导都这么盯着我,我也总不能划水、不干活。

  于是,我自己也调整状态,去问前辈,找方法,去落实,还真的出了成果,我现在也涨了不少经验。

  这其中有部分经历,我在《新手老师的我,把学生从成绩垫底带到黑马,我经历了太多……》中分享过。

  现在想想,林林姐和领导两人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领导逼着我去重教学、管班,林林姐逼着我去重落实,这真是我工作路上的好队友

  其实,不论是我研究生读书还是我工作,这蜕变的阶段真的很痛苦,有时候甚至还会抱怨吐槽两句,“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导师”“为什么让我当班主任?”“为什么我要跟林林姐搭班?”

  但老实说,碰到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自己还需要出成果的时候,我会感到压迫,毕竟我会自我感觉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些事情,比如我导师让我写的本子、书稿,领导让我接手新的班级,同事让我抓着孩子们去背书等等。

  但我真的没想到,自己在别人的推动下,积极去行动之后,能力真的见长,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现在我也不会再因为接受陌生的任务而慌张,我学会了平静面对,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比如之前领导安排我当班主任我会很慌,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最近领导安排我去初三当科任老师,我很快接受了,自己也规划好假期,看书、刷题等等。

  我会先判断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我会不会有巨大的进步,如果有,而我的能力短时间内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便会去寻求帮助,学习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慢慢去解决;

  如果没有,这些工作只是重复性操作,我便会摸索出一套操作流程后,交给别人执行。

  研究生这段经历,刚毕业做班主任这个阶段,都需要这样学习的过程,有人逼着我去做事情,我回头想想,也挺好的,我获得了成长。

  在学习或职场上,遇到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又被人逼着的时候,我们真的得转换心态,以成长心态和学习心态去面对,跟着领导或导师学习做事情的方法,主动求助对方,不断积累经验,争取不断出成果。

  有时候实在被逼得受不了、内心极为不满的时候,我们可以对标已经有成果的人,他们的付出跟收获,想想自己这么努力之后,也许能获得新生。

  所以,当我看到吴昕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时候,我自己也忍不住哭出来了,为了闪闪发光,我们都经历了太多太多,过程是真苦,也是真累。

  但庆幸,回报终究没有辜负自己。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家人朋友。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谈谈你的想法。

  - END -

  推荐阅读

  结婚那件小事

  迟来的朝朝暮暮

  从机场打车回家,和滴滴师傅聊天,知道我结婚后,他开始了催生……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乘风破浪的姐姐》:吴昕被逼着成长,舞台表现惊艳全场,这让我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