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芹坚定地跟弟弟分手,跟前夫复合了,这条故事线看到这里,才觉得有了点意思。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一本书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生活变得轻飘飘,不需要负责任,也没有什么值得奋斗的东西,人是无法感觉到存在的坚实感的。
钟晓芹前30年的人生都是很“轻”的。
她出生在上海的小康家庭,独生女,父母极尽宠爱,到了适婚年龄相亲结了婚,丈夫工作体面,人品不错,单位还分了福利房。她自己呢,心思单纯,没有太大的主见,做一份简单没压力的工作;丈夫出差她就回娘家,继续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对于生活她真没什么可操心的。
这部剧刚播的时候,我就说钟晓芹是三个女生里面,最容易感受到幸福感的人。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她原生家庭比较有爱,她没有体验过匮乏感,整个人的性格底色是乐观温暖的。
第二个原因,她对于生活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比较容易满足。人的实力大于欲望,比较容易幸福;相反的,如果欲望远远大于实力,就很容易痛苦。
钟晓芹唯一的烦恼在于,她跟陈屿之间关系比较淡,婚姻生活有点闷,她想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乐趣,他就是给不到。久而久之,心里积压了很多的不满,但是这种不满呢,又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让人必须认真坐下来审视两个人的关系。直到经历过一次怀孕流产,两人之间的问题终于有了爆发的出口。
不满积压久了,心慢慢变冷,一个导火索就可能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钟晓芹终于下定决心离婚。
离婚之后的钟晓芹,名正言顺地接受了一直喜欢她的男同事,小她六岁的小奶狗钟晓阳。他年轻,精力旺盛,生活里多的是轻飘飘的玩乐,刚开始的时候,钟晓芹很享受轻盈的恋爱,感叹“原来两个人能在一起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
但慢慢地,她开始在前夫和小奶狗之间游移不定。看到弹幕里很多人骂她是“渣女”,我才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给钟晓芹安排一个小奶狗呢?
钟晓阳的存在,就像家乡小镇对于王漫妮的意义一样,是用来打破幻想的。
王漫妮在上海受了挫折灰了心,回到小镇生活,遇到了不错的相亲对象小张主任,人家还帮忙解决了工作。一切都向着安稳的方向发展,但王漫妮还是选择独自回到了上海。因为她天生就是这样的人,是小镇的叛逆者,她是属于大城市的。
钟晓芹也一样。她在婚姻里灰了心,遇到了钟晓阳这种和前夫完全不同的类型,体验了年轻男孩子给予的轻盈和甜蜜,也切实看到彼此存在的问题,才帮助她认清了自己的内心。
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自我是没有清晰认知的,所以年轻的意义在于试错。像钟晓芹这样的乖乖女,又被父母保护得太好,她在十几二十多岁的时候,可能是没有什么试错机会的,成长会来得晚一些。
成长也需要契机。
如果没有钟晓阳的存在,钟晓芹可能也发现不了陈屿的好,他有他的性格缺陷,但本质上是个靠谱的,负责任的人。同样的,陈屿也在这次婚姻危机里成长了,他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用自己的方式,自私地对待她,而是要看到对方真实的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
把钟晓芹和许幻山对比看也很有意思,他们都遇到了比自己小很多的异性,许幻山明明知道自己在犯错,却克制不了本能的冲动,他也没有多爱林有有, 只是爱她对自己的仰慕和崇拜,借此来获得一点可怜的自信。
许幻山和顾佳的婚姻当然也存在问题,顾佳是浑然不觉,许幻山则选择逃避问题,用出轨来发泄不满。
钟晓芹的选择是,当她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之后,就坚定地告别小奶狗,回到前夫身边,看见问题,修复问题,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人。
很庆幸这个故事没有被写成“你对我不好不要紧,有的是年轻男生爱我”这样的浅薄俗套剧情。
女性从来不需要爱情的救赎,那是把女性看得太弱了。她们也许会迷茫,会犯错,会有很多灰心的时刻,但是她们也很坚韧,够理智,更愿意去成长,更乐于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