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17岁时的你,正在干什么吗?
我想,大多数人都还在埋头学习,怀着无限的期许,勾勒着未来的蓝图。
但近日,一个17岁的女孩小闲,却在结婚前一天举报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举报的理由是:父母为了5万彩礼钱,逼她嫁给邻村一个只见过几面的男人。
小闲此前多番抗议均无效,眼看婚礼一天天逼近,小闲无奈求助当地妇联,举报父母,紧急叫停了这场包办婚姻。
让人不禁错愕,都21世纪了,竟然还有包办婚姻的存在,更甚的是,为了5万块钱的彩礼,父母大手一挥就要嫁女儿。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工厂被迫叫停,父母只好带小闲回了老家。
回家后,小闲的父母突然对小闲嘘寒问暖,这不禁让她心里直犯嘀咕:毕竟过去的这些年里,小闲都只是父母眼中的配角,而主角一直是弟弟。
没过多久,小闲才恍然大悟:妈妈突然对自己好,不是为了让自己去相亲。
而是要把她嫁出去收彩礼钱。
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两个相亲对象,就收了彩礼钱,要把她嫁给邻村一个22岁的男性。
小闲抗议,却换来母亲的怒骂: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你有什么资格说不愿意?
婚礼就这样被定在6月1日。
小闲忍不住和同学诉苦,这才得知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3年前,她中考并没有落榜,而是顺利考上高中了。
得知真相后的小闲十分震惊,她跑去质问父亲,得到的回答是由于中学时小闲经常被学校投诉,她不适合读书。
事情到这里,总算有了眉目:小闲只不过是父母拿来赚钱的工具人罢了。
于是,就有了小闲后来的奋起举报,当天下午,妇联和警察赶到小闲家里,单独和她父母沟通了两小时。
现场签了退婚协议,按手印,退还男方给的5万彩礼钱,取消了第二天的婚礼。
终于,这场差点毁了小闲一生的婚姻,就这样宣布告终。
她想重返学校,去感受校园的书香,去走更远的路,为自己的未来搬砖添瓦。
她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沦为被父母压榨的工具。
《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在女性健康与生存指标上,中国排倒数第一。
有多少女孩,从小到大都听过这几句话: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男孩像块宝,女孩像根草。
这些冷冰冰的语言,一刀一刀地戳中女孩们的心脏,她们委屈,不甘,甚至懊恼为何自己生错了性别,得不到父母的怜爱。
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除了被漠视,就是沦为工具人,之前上过热搜的一则新闻,女主人公同样令人愤慨。
深圳一对上了年纪的父母,在大城市含辛茹苦地抚养四胞胎儿子。母亲以41岁高龄产子,无数人被这深沉的母爱所感动。
因为经济困难,一直有好心人资助这个家庭。后来四胞胎长大了,开始到处参加节目,无论是全家福还是宣传上,都赫然写着一家六口。
然而,当四胞胎兄弟上了北京卫视的节目《暖暖的新家》时,有设计师去往他们家中沟通,在沟通时,这对夫妻所有的要求都是围绕着儿子们展开: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学习环境,并且让他们有地方练舞。
正当房子准备装修时,设计师才发现,原来这个家还有一个亲生姐姐!
在此之前,设计师根本没发现,家中小小的储物间,就是大女儿的房间。在设计改造方案时,夫妻两也只字未提女儿。
当姐姐听闻改造后的新家没有自己的房间时,忍不住流泪了。
最后在她的坚持下,她在新家才有了一席之地——厨房里的一张床。
平常门板放下来前,这就是个充满油烟的地方,只有夜深人静时,这里才能成为姐姐的房间。
据悉,姐姐是个懂事的姑娘,弟弟们出生时,她12岁,就自觉承担了无数家务。
上大学的学费,也是自己打工赚的,为此还要匀一部分补贴家用。
在家里,她永远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吃饭都要站着吃,为弟弟们让道。
生病时,父母忙着送弟弟上兴趣班,只能自己挺过去。
在她父亲的微博上,为了把房子留给儿子,甚至想出让亲生姐弟假结婚这样的点子。
这样的情节,实在令人唏嘘。
而就在7月7日,广东河源某中学,一个平日里活泼开朗的女孩突然选择跳楼自杀。
这起新闻在当地炸开了锅,学校回复,女孩生前没有校园霸凌的情况。
女孩父亲则表示,女儿一直很懂事,平时都是妻子在管,自己也没在教育孩子上操过心。
当地民警根据女孩的遗书,判断出自杀和父母的重男轻女以及爷爷的去世有关。
可怜这位女孩,懂事成为了她在父亲心目中唯一的标签。
哪怕去世后能在父母心中泛起思念的涟漪,但用自杀发出的呐喊,未免也太过惨烈。
以上悲剧故事的根源,不仅在于重男轻女思想的荼毒,更可怕的是它带来的连锁负面反应。
比如导致了男女人口出生比例的失衡,在新出生人口性别上,我们国家已经处于红色警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数量减少,成年男性想要找配偶,彩礼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父母们把女儿当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出售,而男性们也不得不接受高昂彩礼的事实,通过这样的方式组成婚姻。
这样的现象除了加剧女性婚后地位的低下,婚姻的幸福指数也不得而知。
而一个更无奈的现实是,被压榨过的女性,却又认同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恶性循环一代代的延续。
这些被重男轻女的女孩们,对她们伤害最大的往往是自己的母亲。
母亲们本身也是男尊女卑文化的受害者,她们可能是由于自己父母重男轻女,可能是因为婆家重男轻女而自己生了女孩。
这些受过重男轻女残害的女性,依然默许了男强女弱的观念,甚至成为重男轻女的簇拥者,把自己经历过的苦难在女儿身上又重复了一遍。
这何其可悲!!!
只不过,面对命运的不公,有的人选择无声隐忍,有的人则选择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轨道。
塔拉从小生活在美国山区的废料场,父亲经营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家里有7个孩子,塔拉是最小的一个。
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加上父亲是摩门教徒,17岁以前的塔拉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
而她从小受到的来自父亲的教育便是:
“衣服露出脚踝以上就是下流的,是妓女做派。”
“一个丈夫活的越尊贵,娶的妻子就越多。女人生来的位置就是在家里,不能出去工作。”
作为对社会系统的唯一认知来源,塔拉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除此之外,她还要受到来自哥哥肖恩的虐待。
直到有一天,曾经离家出走的哥哥泰勒回来。
泰勒告诉她外面的世界根本不像父亲所说,而接受教育,可以让她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泰勒的支持和帮助下,塔拉偷偷购买教材准备考试。
利用所有的干活间隙偷偷学习,遇到实在不会的题想办法请教他人。
当第一次考试失败,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再来一次。
终于第二次塔拉成功通过考试,被美国最大的教会大学——杨百翰大学录取。
然而考上并不意味着摆脱了家庭,父亲在得知塔拉考上大学后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甚至搜刮塔拉的钱,让她没有学费上学。
但塔拉并没有屈服,2003年,17岁的塔拉第一次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学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后来,塔拉通过自身努力,22岁获文学学士学位,23岁获哲学硕士学位,28岁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32岁出版个人自传《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33岁成为《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影响力人物”。
豆妈希望,面对命运的不公,有更多的女性能活成塔拉,当你催生出野草般的强韧,才能在生活的泥潭里新生。
大步向前,摆脱过去的魔咒,你的人生才不会永远被灰色填充,而是变得熠熠生辉。
也希望曾经被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女性们,作为未来的父母,能够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拼尽全力爱自己的孩子,无关性别。
点个“在看”,愿每个女生出生都能被父母视为礼物,而不是累赘一般的存在。
亲爱哒,最近微信改版,为了不错过豆妈每天的精彩推送,记得把我们设置为星标哦!每天下午6点,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