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父母口中的「为了你好」,伤害多少人?
日期:2019-08-20 21:46:20 作者:匿名 来源:酵母日志 阅读:

父母口中的「为了你好」,伤害多少人?

  最近空闲时候,一直在追一个国产电视剧 —《小欢喜》。

  剧情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主要就围绕着三个家庭展开讲述一些在高三这一年里,每个家庭中发生故事

  明明是一部贴着「轻喜剧标签的家庭剧,但是其中很多情节,都像是在我心头狠狠地撞了一下,我的情绪,被电视剧中那些似曾相识情节完全勾动了。

  主要触动我的,是关于父母控制欲,也是在他们口中常见的那句「我这是为了你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一般,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

  在电视剧中,英子妈妈为了女儿好,所以辞掉了高中老师工作专心在家辅导孩子功课;为了女儿好,剥夺了孩子天文馆这唯一的爱好;为了女儿好,擅自做主为她规划了将来的路,选大学,选专业……

  为了女儿好,死死得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片刻不离。

  这是爱吗?我不知道。

  先不说剧情,我讲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高二的时候,学校让我们自行选择文理分科这件事,秉持的原则就是:让我们自己决定,哪一个更适合自己。

  可那时候的我,一个都不想选。

  从小到大,我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除了吃就是画画了,我不能说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吧,但至少可以用爱发电。

  在这之前我也不止一次小心翼翼地对爸妈提起过这件事,但每次他们都是假装没听懂的样子随意

  在距离学校决定提交分科表只剩一天的时候,我终于鼓起勇气郑重地向他们提出了我这个要求

  爸爸反应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不当一回事,认为我不过是说来玩玩而已;然后知晓我的决心开始皱着眉头反复提问我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

  最后黑着一张脸,直接说出了「不可能」三个字。

  我也有试着争取过,想向他们传达我对这方面的爱好,以及我会付出努力的决心,同时我也会对自己的这个选择负责

  不管结果好坏,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他们的支持

  但在他们那辈人的眼中,学美术就是一件不怎么可行道路

  这种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他们脑海深处,爸妈用他们「过来人」的经验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路

  沟通到最后,我的这股犟终于还是惹恼了爸爸,他给我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我要学艺术,他绝对不可能会给我出钱。

  我了解他,他一向是说到做到性格,这场战争,我从开始就输了。

  在结束这场对话的时候,妈妈也许是察觉到了我心中的不甘,又搬出了那一套说辞

  “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就知道感谢我们了。”

  我现在长大了,我还是时常会幻想,如果当初真的学了美术,我如今会是什么样,会不会过得更好?

  我已经不埋怨爸妈当初的那个举动,但我依旧做不到感谢。

  什么时候,「父母的爱」已经冠冕堂皇成为了对孩子的控制欲望了?

  我的故事到最后,牺牲掉的只是我未来的一个可能性,以及我高中时候的梦想

  而在电视剧中,英子和她妈妈的对峙,差点导致了最坏的结果发生。

  在看剧透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的情节:

  英子因为不堪妈妈的管束逼迫,患上了抑郁症,在连续五天的失眠,最后选择了跳河。

  而与此同时,英子妈妈口中重复的依旧是那句;“你为什么非得去南大啊……”。

  她依旧没有意识到,学校的选择不过是最轻微原因,导致这种结果,更多的还是源自自己那可怕的控制欲。

  有多少父母,还在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在物质上肆意插手,在精神上严格禁锢

  这种控制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父母其实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问题

  或者是,即使意识到了对孩子的过多干预,他们也仍觉得理所当然,“我给了你生命,我为什么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到底什么时候,这些拥有强烈控制欲的父母才能明白,孩子根本不是附属品,他们从来都拥有完整独立人格,拥有高度自由选择权

  从来没有谁有资格一手安排、甚至决定别人的未来。

  父母是这样,其他任何人都是这样。

  请不要再以「为了你好」的名义,按照自己心意安排限制孩子的人生了。

  每一个人的未来,请让他们自己安排。

  《钢琴教师》 | 配图

  无 | 音乐

  如果触动了你,点个在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父母口中的「为了你好」,伤害多少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