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逛街的时候,朋友突然郁闷的对我说,最近心情很压抑,真的压力太大了。
朋友是家里独女,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本市,后来和男友也是在本市买房结婚。
她家其实说起来也不远,就在郊区的一个镇上,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但是隔着一座山,很多人思想依然守旧。
她有几个堂兄妹,都生活在镇上,工作确实稳定,可即便是大家都羡慕有正式工作的大表哥夫妇,他俩一月工资加起来都没有朋友一个人的多。
尽管每次她和母亲解释,自己一月差不多六七千,但家里人都觉得她在外面打工,不光彩,赚再多有什么用,还不如回来镇上上班。
但是在镇上,她和男友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每个月工资最多不会超过两千,可能生活是够了,但是远远达不到他们理想的生活。
本来,她和男友都计划好了,再工作几年,给父母在小区再买一套小户型,房贷他们承担,也方便照顾他们。
可是每回回家,一堆亲戚都催着他们辞职回老家。
结果饭桌上,亲戚说她,你爸妈那么老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回老家啊。
我说的话是不好听,可是万一你爸妈有个什么毛病,你们后悔都来不及,现在的年轻人啊,我都是为了你们好。
朋友说,我不知道我爸妈年纪大吗,可回去了又怎么养活一家人啊?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动不动就说,我是为了你好,你哪是为我好,就是想在小辈面前展现自己的话语权罢了。
很多时候,人的痛苦,几乎都是源于人际关系,这世上,有一种“关心”最伤人,那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02
前段时间,一则10岁女孩边输液边参观衡水中学的视频,让很多网友指责女孩爸爸是“狼爸”。
采访中,孩子父亲说,自己没文化,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有文化,而那个小孩,连续四天发烧到38、39度,还是得在爸爸的要求下,大声地说希望能考上。
api酱曾在微博上说很多父母喜欢把“我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是为你好啊”挂在嘴边。
这种行为只是感动了自己,可作为子女,感受到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负罪感,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父母的话,但多少人擅长以爱之名的伤害,拿一句轻飘飘的“都是为你好”,杀你于无形。
03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我是为你好,是不是扯?”
我们就算没有非常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还是有的,基本的善恶我们还是可以分辨的,有的时候我们不去选择那条所谓的“正确”的道路,是因为我们想有自己的活法儿,我们不想18岁或者30岁就死了,只是没埋。
所以为什么我认为“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很扯,是因为我不需要只是嘴上说着“为我好”,然后用你的方式来给我爱,而是哪怕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万劫不复,我回过头,你们依然都在。
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都不应该打着“我都是为你好”从而道德绑架。
“这世上没有毫不遗憾的选择,生活也没有正确答案,只要坚信选择的道路就是正确答案,并把它变成正确答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