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陈乔恩在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里自曝,谢娜已经不再是她最好的朋友了。
因为谢娜有了宝宝后,全身心都扑在了宝宝身上,每次有了难得的聚会,她也经常会提前离场,说自己要回家看宝宝了。
对此,谢娜在微博上回应:虽然我不再是乔恩最好的朋友,但乔恩永远是我最爱的乔恩。
两个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闺蜜,因为生活重心的改变,疏远了彼此的友谊。
这不禁让人感叹成年人的友谊太脆弱的同时,也促进我们去思考友情——这一种有别于亲情、爱情却一样弥足珍贵的情感。
随着我们身边的人来人往,对友谊的定义也越来越广泛,也更加确定成年人的友谊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当下,影响成年人友谊的因素基本上离不开这三个真相:
宝妈和单身贵族的不同身份注定她们关注的生活重点不一样,谈论的话题自然也不一样;
身处名门贵族和社会底层的两个人有时候连遇见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成为生死至交。
所以成年人的友谊如果跨越身份和地位这一友谊的土壤,注定像失去根基的浮萍,难以牢固。
正如话题里的陈乔恩和谢娜,一个未婚未孕,时间相对自由宽裕,比较没有家庭的束缚,可以尽情地享受和朋友相聚的时光;
一个是两个幼小宝宝的母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照顾陪伴孩子。
在每个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的情况下,宝妈根本没办法和朋友漫无边际地聚会聊天。
所以当谢娜成为宝妈后,她和乔恩的友谊就不可能像之前那样亲密了。
不同的身份地位造就不同的生活重点、思想聚焦、话题范畴等等,这些都是友谊滋长、永恒的必要条件。
正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强融后没有共同语言,反而显得尴尬。
2.被瞬息万变的生活影响
学生时代的友谊之所以看似天长地久,多半是因为大家都不经世事。
只要是同个学校的同学,就意味着两个人有机会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但是成年后,每个人接受的社会历练和生活环境都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距越来越大。
有人升为领导阶层,有人还是基层职员;有人成为父母,有人依然单身;有人事事顺遂,有人受尽磨练……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变化哪个先来,太多太快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那些歌颂友谊天长地久的人早已老了容颜;那些小时候要好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人也因为长时间的离别变得陌生疏远。
生活每天都在变化,友谊也难逃其中。
3.经历得越多,越难以纯粹
长久的友谊需要两个人拥有共同的话题、一致的三观。
而三观和话题是基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是会变化的。
经历得越多,内心就难以如孩童般纯粹天真,友谊自然也就难以永恒不变。
曾经在紧张的高中时代,我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
她认识一些高三的学姐学长,因为我们班晚自习太吵闹,她就带我去高三教室自习,不但让我有安静的环境读书,还介绍学习比较好的学姐学长帮我讲解不懂的题目。
她倾尽全力的帮助让我的成绩得以提升,而她也因为纯真善良、开朗热情结交了很多朋友。
但是去年我约她相聚时,再也感受不到她的热情开朗,反而显得生分戒备。
后来她也跟我说了这些年的一些经历,原来她因为遇人不淑,被同单位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骗了感情,利用了资源,后来又遭遇背叛。
这段经历让她至今仍然感到痛苦,现在她很难再完全信任一个人,也没有当初那份毫无保留的热情去帮助每一个人了。
我为她的经历感到难过,这段经历把她变成一个内心有伤痕的人。
当然,更让我难过的是,我失去了一个开朗的朋友。
我们之间的相处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自在,我们之间的友谊也无法再如过去那般纯粹了。
如何善待成年后的友谊
成年人的友谊脆弱又奢侈,善变又珍贵。
提高善待友谊的情商能够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让情感体验更丰富。
那么,如何善待成年后的友谊呢?
1.主动联系
不懂经营友谊之道,即便交到优秀的朋友,也会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怠慢而失去友谊。
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学会主动关心朋友,把朋友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需要时时陪伴在ta左右,但要能够在ta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到对方帮助。
认识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两人从学生时代走到了各自成家立业。
中间经历了一个先结婚一个却还单身的过程,再到后来即便两个人都有了家庭和孩子,感情却一如既往的深厚。
她们跟彼此约定,无论身边是否有其他人的陪伴,都要找时间主动联系对方。
定期聚会,放下老公,放下孩子,有两个人单独相聚的时间。
孩子比较小,家务工作比较繁忙时,聚会就少,但内心对彼此的牵挂没有变,随着各自的孩子慢慢长大,彼此的家庭工作步入正轨,她们的聚会又规律了。
因为她们懂得去主动联系对方。
感情在长期的经营下,让彼此都相信对方是自己永远的坚强后盾和不变的牵挂。
娱乐圈也有类似这样的好闺蜜,像高圆圆和贾静雯。
她们虽然不在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家庭也都很繁忙,但当彼此需要帮助的时候,彼此就会出现在对方身边,给对方坚定的支持和鼓励。
其实,主动联系对方,就是在用心经营,只有用心维护的友情才会持续长久。
2.照顾对方的感受
成年人的友谊脆弱的缘由,很多时候是在于两个人分享自己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时带给彼此的感受。
当一个人过得很幸福,另一个过得没那么好时,过得好的一方就应该懂得照顾过得不好的一方的感受。
不要总是在对方面前晒幸福、炫快乐、秀恩爱等等。
这些都只会让对方感受到朋友是没有照顾自己的感受的。
这些年除了自己经历了一些朋友的疏远,也听到其他朋友之间互相疏远的消息。
其中有个已婚的朋友,嫁了爱她的老公;另一个还在不停地找对象,结果都不尽人意。
已婚的那个天天在朋友圈秀恩爱,经常对未婚的那个朋友表示关心,问她找对象的情况。
恰好有一次那个未婚的刚结束一段感情,原因是对象对她很冷淡,从来不关心她、不体贴她。
她把心中的郁闷向已婚的朋友倾诉了之后,已婚的朋友满脸幸福地回应她:“我老公就不会那样,他对我好体贴、好温暖,我出去一会儿,他就会打电话过来找我。”
听到这里,未婚的那个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安慰,反而被喂了把狗粮,心中更加郁闷,从此不再跟已婚的朋友来往。
因为她不想再被朋友的低情商打击。
人性具有嫉妒的弱点,当身边的朋友过得不好时,我们更应该懂得照顾对方的感受。
3.理解尊重对方
成年人的友谊脆弱而敏感。
即使最后因为种种原因疏远了,我们也应该懂得理解和尊重彼此,而不是刻意拉扯,更不是指责坑害。
有位亲戚曾经和一位发小特别要好,两人都在政府部门上班。
一次亲戚跟随领导到发小单位巡查,发小跟他套近乎,亲戚因为在工作时间便没有很热情地回应。
回去之后,发小就给他的领导发短信说,那个亲戚受贿不办实事。
亲戚就被叫去谈话,后面检查结果是没有,发小跪在亲戚面前痛哭流涕,两人从此不相往来。
生活中有太多好朋友闹掰的故事,也有很多原本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却成为很要好的朋友案例。
这些都告诉我们对朋友耐心一点、真诚一点、包容一点,尊重不同朋友的习惯和喜好。
这样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在与朋友渐行渐远时,我们却会与朋友越走越近。
4.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层次
友谊的吸引法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有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追求、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都是影响朋友圈形成的因素。
那些会走远的朋友很多时候是因为跟我们之间没有了吸引力,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层次,身边自然会聚拢到那些我们想结交的朋友。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现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社群和兴趣协会。
喜欢读书的人就会努力参加阅读社群,结交到和自己一样爱读书的朋友;
喜欢健身的人就会加入健身协会,和有同样兴趣的朋友相互监督,打卡健身;
还有旅游、徒步、摄影等等,太多不同爱好的人都能在线上线下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美好的感情需要用心呵护和维系,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对方在各自的世界自由成长。
不必过分伤感生命中的不辞而别,不去刻意拉扯留不住的友情,且行且珍惜便是对待友谊最好的方式。
END
作者 | 秋晓,长期从事学生心理辅导,擅长感知内心情绪变化,在克服人性弱点的路上自我完善,实现自我成长。
点个【在看】,唤醒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