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07-11 22:29: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有感

  《改造 第三季》是一部由骆新 / 施琰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一):对读建筑专业学生是一种启蒙

  节目内容很符合实际生活,又等同于一项活动。家,没有一个舒适环境人生节奏就会混乱,相互冲突,长期以往,就会引发各种家庭矛盾设计师介入家的设计体现的不仅是一流高超设计,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把人,设计,生活完美结合,似乎毫无漏缝。我更喜欢设计师以最低价格达到最好效果到的都是惊喜,满满的套路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二):建筑与居者对话时刻

  从02年开始全能住宅改造王,一直到09年。直至今天再重看也感动满满,里面的设计今天再看也不过时,可谓建筑与居者对话的完美展现。而以全能住宅改造王为模版的梦想改造家,也在传承着这一核心。王仲平,青山周平,还有更多出色的建筑设计师,他们既是建筑师也是室内设计师,让更多人意识到建筑与居者的关系原来可以深层次,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装修未来期待梦想改造家可以走的更远,好的节目与好的设计经得起时间考验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三):同样是模仿,这样的模仿我给5分

  以前在网络上追看日本的一档家居改造栏目,没想到在各类综艺道的时候东方卫视选择了《梦想改造家》,其实和原档节目真的很像,连里面的配乐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一点都不介意。对于室内设计我一直心向往之,奈何自己的专业和相去甚远,我只能默默欣赏,无力亲手实践。看着这些男神们将一户户奇葩空间腐朽神奇我真的只有膜拜的份了。巧思妙想温馨暖人,我喜欢这样的节目。只是觉得每一季太短,每周一更太少。总是在期待中,希望一直做下去的一档节目。希望有天我家也能大变样。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四):对,没错,我就是来夸赖老师

  哇哇哇 赖老师太帅了!!!

  新婚夫妻恩爱妹纸笑得好有感染力。第一次看到水泥地装修楼房的实践是在知乎上一个回答,觉得这真是不失为一种简约的设计。这一次看到水泥地感觉好有亲切感

  赖老师太全才了吧!!!简直男神啊!!!看着窗帘都是在赖老师手下缝纫起来的,手艺太好了!!!

  旧砖改造的墙砖也很好看!!!黑色木板灯也很好看啊!!!餐桌的那么多腿这个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好看,简约一点四条腿就很好呀。赖老师最后还给小夫妻做了菜!!!看着就好有食欲样子!!!我觉得我要成为赖老师的脑残粉了!!!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五):感悟,对我以后的居住。

  一、地下室这期观感。。。

  收纳,采光,通风。

  感觉硬装更重要。

  房顶高度,不能太低,太压抑。

  自然光啊,人是需要阳光的。

  各自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我也得有我的小书房,来写日记,唱歌,学英语啥的 。所以以后和老公的学习桌不能放在一起啊。

  厨房的动线合理,不必走来走去的挪动,最好是u形的。

  硬装部分防潮是一个关键。

  合理的空间关系,动线合理。

  有个能活动开的大客厅。会客,大家相聚的一个公共空间。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六):房子中住的是人,是生活

  最喜欢原版节目的就是回访这个环节,一直盼望着梦想改造家也可以来一期节目。

  房子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无权苛责。正如设计师所说的,房子是自己建造的,但是生活是自己的,房子中住的是主人们,他们有权利来改造,将房子变成适合自己生活的样子。

  也许,因为周围邻里的纠纷,也许是自己的不方便,房子不是设计师最初设计的样子。但是,房子是自己住的,自己开心就好,也许脏,但是房子的主人喜欢,我们也就无权苛责。

  设计师们都是处理小户型的高手,日式的设计大大扩展了空间。但是,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喜欢用木式家具和浴缸的毕竟是少数。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七):追到最后一期,有些话想说

  偶然在视频网站上发现了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节目,一下就刷完了四期,上豆瓣一看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也发现了这一档这么好的节目,十分感动,从此以后每个周二守着看。

  确实节目中展示了许多不和谐的邻里关系,诸如上一季夹缝中的家坐在屋顶妨碍装修的老太太一样的邻居不少,但改造的效用是真实存在的。建筑师真正做到了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我认为,节目中展现的各种“恶邻居”在节目中剪辑出来,客观的还原了改造的进展,同时也可以引发当地人尤其在城市中如何处理邻里人际的思考,并非某水果台那样恶意剪辑制造波澜,有些人骂的实在没有素质。

  再说一说最后一期布依族家园,前面三分之二改造我一直想建筑师以自己的方式去改造布依族人生活是否会有欠妥之处,毕竟在自己家园选择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直到男主持人采访教授那一段我顿时豁然开朗,正如节目女主持人最后转述建筑师的“诚惶诚恐,做,总比不做好。”无论如何,改了总比不改要多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可能就保存了文化,提升了生活。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八):再见梦想改造家

  家人都说我是个异类.从小就不看动画片爱看CCTV2的交换空间.家人打麻将我就拼了命捣乱.抢他们的麻将做房子的框架.还摆家具。

  在2013年室内设计专业的我毕业了.我满心欢喜的进入了这个我梦寐以求的职业.我成为了设计师.做了3年看透了这个行业.设计不再是设计.而是钱.骗着业主买有提成的东西.为了赶工期所以东西都是千篇一律.和客户聊天都带了面具.再差的东西在我嘴里都能说出花来。

  客户经济有点困难我熬夜改完设计方案.预算为他省了6万左右.可是我却为了月销售冠军.给客户看得还是那套贵的方案。觉得自己越来越像“骗子”什么话在我嘴里都是添油加醋的.这实在不是我的初衷.

  看过无数同事在面对自己的客户时像朋友.可是当朋友要他改方案时.你永远不知道他会把你骂的多难听.呵呵.见了面依旧是朋友.太假了

  所以我在2016年12月辞职了.再见了“设计师”.梦想改造家也不能在看了.一看到那熟悉的生活.我就想起了那段时光。所以再见过去.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九):建筑师到底能为人们做些什么?

  《梦想改造家》从第一季看到了第三季,我一直在想建筑师到底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确实感受到了节目组与建筑师的用心。不得不说,建筑师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有无限创造最适宜空间的可能,但是场地条件是最大的限制,但我看到了建筑师们对待改造的热情,他们可以用最多的努力为求助者提供最佳改造。

  当然,看到他们一步一步改造的时候,我也有同感。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但是他们永远都不放弃,或者说,这是他们的使命。希望每一个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永远不忘初心,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看到回访的时候也是我最难受的时候,设计师可以改变他们的居住环境,却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邻居间的睚眦必报令人痛心。每次看到邻居对建筑师的不满,我都很心疼这些建筑师。举一个例子并非是节目中的。对于我们来说,和人体尺度打交道已经很久了,我们会觉得过道1400和1600是没有很大区别的,但或许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有很大区别的。建筑师也理解他们,所以他们放弃了最优方案,但是他们仍然在追求最完美的改造。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多一些理解,更希望求助者好好爱惜自己的家,毕竟家也是自己的生活。

  我想,对于每一位建筑师来说,建筑行业都是他们也是我深入灵魂的热爱。最后,希望梦想改造家越来越好,向每一位为建筑行业付出的建筑师致敬!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观后感(十):这个系列第三季就如《舌尖2》一般错误

  最不喜欢大陆电视的一点就是不顾一切地搞自己以为的“人文关怀”。这个室内设计真人秀到第三季沦为一半篇幅在展现“老娘舅”式的家庭情感故事:辛劳父母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绝症患者身残志坚有梦想,孝顺儿子数十年照顾瘫痪母亲不离不弃感动中国…;邻居只有两种--对你的改造工程毫无怨言的好邻居和不同意改造的自私“恶邻”。

  装修设计的正片部分看不出来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有什么理念差别,除了视觉设计上不同都是同样的通电毛玻璃,电动升降桌板,“智能”变色灯,下雨天会自己关天窗,红外感应小夜灯,拼来拼去百变桌椅,有蒲团的茶室和绿植……所以这是时下所有设计师心中公认的好设计好生活标准?每期节目大幅渲染设计师多么贴心简直小天使连主人家换鞋要用的小椅子都想到了…所以“贴心”就是设计师届的唯一职业素养要求?真的不会overfit不会缺乏弹性?

  这节目前两季关注没那么大的时候拍摄还相对朴素,一些家庭情感、邻里纠纷还算自然流露。第三季火了以后开始举着不知道哪里来的价值观大旗强行带节奏凹三观。连自己节目的重点以及为什么火的都忘了。硬生生把自己节目从主推新奇、趣味、设计改变生活的主题拉低成《知音》以及无数假(一看就是找演员演得)家庭调解类节目赖以生存的那种煽情和道德伦理。好好的题材被毁了。

  最后还想说,这节目里的大多数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邪恶。真实世界就是有利益冲突有纠纷也有真实的爱。何必非抱着自己的道德标尺把朴素粉饰成失真得伟大光荣高尚。平静地显露真实观众自会受到触动和启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梦想改造家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