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开“驶” 你我同行
. 作者:陈锦顺 5月6日,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称,“五一”期间该省道路交通平稳有序,投入警力5.3万余人次,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32.1万余起。(5月6日 大众网)如果说道路纵横、汽车穿梭,见证了城市的繁华,那么文明行车,则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汽车带给人便捷、效率和幸福。然而,随意停车、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行车现象仍然存在,带来了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城市的文明。构建文明社会需要加大文明行车习惯的培养。
合理规划公共设施。过去由于汽车保有量少,全社会对停车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公共交通及道路建设,停车位设计不足,导致现阶段停车位等资源承载紧张,车辆乱停日益凸显,使得原本有限的道路空间混乱不堪,一定程度严重影响了民众出行的文明素质。为此,政府应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化道路资源配置,科学规划满足民众出行需求,为汽车文明创造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
强化民众文明素养。汽车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人的素养是根本。诸如超速行驶、随意掉头、酒后驾驶等行为的发生,说明个别群众的文明素养还不够高,这既不利于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又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引导强化群众的文明出行意识。同时,群众自身也要加强自律,共同营造安全行车、文明礼让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