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0-04-30 22: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100字

  《好想做一次》是一部由Maitreyi Ramakrishnan / 普娜·贾甘纳坦 执导,喜剧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一):《青春少女生活

  虽然片名是这样子的,但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青春期女孩的生活(有一些戏剧化也很多很丧很糟的也有突然温暖)虽然失去父亲,印度文化,很严格的妈妈这些没办法感同身受,但比如控制不好自己脾气,与朋友间的相处,与人间矛盾,想要拥有爱情,想要变得更酷,自我怀疑,让别人失望这些真的很真实女主真的挺美的,啊其实全家颜值都很高)然后朋友中那个小姐姐出柜的过程我觉得蛮暖心的,和那个白色短发姐姐也超配.Paxton真的很hot然后帅的感觉和Sam Claflin有点像(超级心动!!)和女主在车里的那个吻真的点燃我中的烟花(虽然出现时候很酷但次数不多很偶然,或者都是在一旁跟各种美女一起近距离接触,淦.....但这种平时花心突然动真心真的蛮戳人的!kiss的时候他的下颚线简直了).Ben一开始和女主真的是死敌状态,蛮好玩的啦,于是后来到了有点让人心疼的他,有点憨憨的他(话说他有点像David),暖心的他,虽然但是结尾的吻真的是?(能感受到他们会kiss想要阻止又做不了什么的震惊感)强行下季三角(挑起了我的兴趣了).总而言之画风温和的,剧情也很连贯不会太狗血,配乐也很好听,就像我们经历一样烦心事真的是常有,偶尔有些搞笑(zayn和gigi,kk和霹雳娇娃,导弹和防弹这些梗就很好玩)一下子连着看完十集惹,这部剧里各种各样的人不同魅力,不管什么肤色什么形象,自我接纳学会家人友爱人相处吧!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二):女孩的心思刻画细腻

  一天看完了这部轻松青少年剧,感觉内心有很多东西都得到了答案。很久没看过英文短剧的我看得很爽。

  DEVI是很典型的一类女生,她们学习好又用功,但是同时喜欢帅帅风云人物。想要受欢迎,与学校中认为酷酷的人一起玩,但是又无法真的接受吸毒或者SEX。跟温和的父亲关系好,但是很容易跟严格的母亲剑拔弩张。很不自信,对自身身外有色人种认同,会因为别人的小举动觉得TA喜欢我。觉得朋友很重要,想帮他们忙解决问题,转瞬遇到喜欢的人,又瞬间“重色轻友”......如此种种,让女主形象非常鲜活

  编剧身份认同问题、SEX问题、理想友谊亲子沟通融入到了这个短剧里头。最打动我的是家庭沟通,在爸爸去世后。DEVI会经常怀念他,尤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回想起爸爸在世,会怎么劝说她,很俗但是又很让人动容。妈妈很坚强撑起一个家,DEVI表现叛逆的时候,妈妈有情绪,但最后两人都能在对爸爸的回忆中达成和解(经典的是摩托车处理的问题)。

  DEVI身份认同问题也表现的很巧妙,作为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印度裔。DEVI对印度的宗教、习俗以及生活习惯包括血统都是厌恶的。这种厌恶也是有周围环境的“推泼助澜”。申请名校的时候,成绩好不是亮点,印度裔都成绩好,需要“爸爸去世自己瘫痪”这个额外的故事成为自己进名校的敲门砖。跟人相比,确实是苛刻和不公平。在学校,还会被称作UN,一起玩耍的圈子,一开始也能看出来是黄色人种组成友谊圈子。有如此的环境,让小女孩对印度裔这个身份感到自豪,确实是很难。但是有很多时候能看出,从DEVI对于印度的见解,远没有BEN来的客观。她觉得印度都是素食者,BEN指出只有3成是。她也是在慢慢的与自己和解,与母亲和解。在象神日仪式上,童年玩伴说,上了大学才知道有“根”的好,她不可置否。到最后撒骨灰的时候,她还是虔诚的帮父亲念起咒语。这种仪式是羁绊,更是人与人间的链接。

  当然最吸引我还是感情线哈哈,第一次看网飞的青少年剧,对于女主的情感走向,以及最终走到哪里,实在非常好奇。PAXTON和BEN,两个不同方向的优秀,运动男神和势均力敌的学霸。一开始希望DEVI和PAXTON能走到一起,为他们每次的糖开心。但BEN当第一视觉的一集开始,完全站DEBEN,BEN是小甜心,靠着尖锐的外表来保护自己的寂寞。DEVI和他是能够平等沟通,相互欣赏的,希望有下一季能看他们走的更远。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三):Brown skin girls

  当teen series不再只是谈恋而是更深入的探讨文化的融合,传统对女性的束缚,embrace我们自身的individuality.

  我们生长在这个美的标准很Linear的时代,白!瘦!这个社会对美的刻板印象给女孩儿们贴了多少标签. 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bodytype,你是gay还是asexual, 我们都是美的. 所有的女孩儿都应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然后大声的对自己说句:你真美,你小麦色的皮肤的好美,你有肌肉的身体好美,你带hijab的样子好美,你卷卷的头发也美! 最重要的是, Devi!你在Ganesh Pooja穿纱丽的样子真美.

  当Devi最终跟自己和解和妈妈朋友和解的时候我笑的好开心. Devi身上有传统印度女孩儿的刻苦勤劳,也有 American sweetheart的古灵精怪. 在我眼里,这部剧里的每个女孩都很美!

  我亲爱的女孩儿们,我们都曾看着自己觉得鼻子应该高一点儿,皮肤再白一点,再瘦一点也许一切都会变好了. 但是那些我们想改变的东西is what made us who we are !! 就像Devi说自己不想当Indian,但是在为爸爸撒骨灰的时候虔诚的随着圣语祈祷. 她说自己想要成为cool kid, 但是在model UN为赤道几内亚辩驳的面红耳赤.

  姐妹们,我想说,你做自己的样子真美,你不在乎别人想法的样子也很美,你为自己的文化骄傲时好美,你为朋友父母多一份关心的时候很美,你为自己梦想而努力的时候更美!不要为了迎合这个社会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请你抬起头挺起胸,unapologetically 地做自己吧!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四):少年性戏剧只关乎自我投射

  axton is the type of white jock i wudn't dare appraoching to in high school

  To begin with i think it's bad loll. netflix had made countless teenage drame tv shows with the same coming of age theme 和二选一的delimma. I think it's great there's more Asian representaion on TV, and clearly they've gone deeper than to all the boys i loved. Color is part of the complexity. And it's 有良心 they found someone who's not a traditioanl hot chick (我觉得这点比国内剧好, 至少不会让大美女说自己真的很平凡 bruh just shut up). But the casting is overall horrible tbh they are all bad actors. (i think sex edu is better on casting)

  看完最后一集很不满足.

  我是希望devi和paxton在一起的. dont get me wrong i think ben is a overall better person and paxton is kinda douche. 这种降维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我觉得东亚观众早就看腻了. He's the type of white jock i wudn't talk to in high school. but that's partly why i like him sooo much (a part from the abs and chest and bi-seps ...whatta body). 我觉得out of everyone 他的这个设定是挺真实的, 就不是什么特好的人, 从一开始到结尾都没有毁人设的强行翻转, 所以我觉得这种爱情的张力是蛮真实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喜欢他, 可能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太接近了; 身边很多这样光鲜的小孩儿, 我希望看近一点他们ig生活之外的样子, 看看他们的家庭, 他们的纠结和软肋, 挺好的.

  至于为什么不喜欢ben, 我觉得他是个挺好的人, 说白了长了一张备胎脸, 还是美国编剧好, 给备胎这么多尊严.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五):Devi和Kamala 反叛女孩们的秘密

  我们熟知的《傲慢与偏见》《BJ单身日记》讲的都是经典的两男爱上一女的故事,而这部迷你校园剧单看预告片会以为是另一个版本的《Sex Education 》,实际上却讲了两对两男一女的故事,而且其中一方还不是反面角色渣男,作为观众我都深深地觉得:太难抉择了吧……

  先来聊聊女主Devi,不同于我们印象中保守的印度裔女性,这位高二女孩可以说是非常“叛逆”了,父母吃素她啃鸡腿,穿短裙踩高跟去学校已经算是她的基本操作了。第一集的片尾她也开门见山的约了喜欢的酷盖,算是一个小小的自我突破吧,毕竟有时候她因为丧父坐轮椅被起外号这些事挺缺乏自的,甚至觉得随便找个男朋友都很难。

  这个时候另一个男孩出现了,这个男孩Ben是女主从小到大的死对头,他俩的成绩从小学开始就不相上下,Devi参加的活动Ben就坚决不参加,课上课下也常常互怼互呛。但从古至今有多少对cp都是相爱相杀的呢?显然Ben也喜欢着这个女孩,暗自吃醋。

  再说到另一个女孩,也就是Devi的堂姐Kamala,她和Devi的妈妈一样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孩,打算毕业以后就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印度裔。

  Devi的妈妈这句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找保姆…但Kamala起初也是认同或者顺从这些话术的,直到她的男友和一部电视剧点醒了她,最终她决定复合。

  但她反叛的还不够彻底,在节日上她遇到了一个和家庭断绝关系嫁给自己选择的人最后离婚的女人,也给她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相亲对象到了家门口,她还没有和众人坦白,这就导致了一场闹剧:开门一看这个相亲对象不像她想象中丑陋油腻反而有点帅,而男友又因为嫉妒和不安全感爬窗闯入她家,出乎意料的是,事情败露之后相亲对象竟然觉得这个女孩更可爱了,Kamala自己也更加犹豫不决了。

  遗憾的是这两个女孩在第一季的最后都没有作出选择,导演留足了悬念。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六):本质是一部的不太扎实的美式内核轻喜剧

  本来对这个题材,这个选角都是很期待的,昨天临睡前发现出资源了,每一集又只有20几分钟,就干脆一次性刷完了。前面几集看的时候只是有点无语,但是越到后面就越觉得难受,看完感觉有点被自己居然熬夜刷完这种剧气到。

  我主要从两方面说自己的感受。第一个是从剧本身的角度。

  1.刻板的校园剧人物形象:成绩优异的边缘人女主,腹肌瞩目约p无数内心善良的万人迷体育生,家境富裕成绩优异缺失亲情的外冷内热男……诶这不是性爱自修室吗?此外喜欢戏剧和喜欢科技也是经典的校园配角人设,印度裔家长那一定是非常保守并且会引发与女主冲突的,心理医生一定会被质疑但是总会最终振聋发聩拯救迷途羔羊的,女生们一定会有一个路人都看不起的同性恋男闺蜜的。也不是说不好,就是这设定真的是非常工(简)整(单)。

  2.恋爱线发展,虽然猜到剧情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我真的是看了两三集就断定,欢喜冤家一定是会和解的,第一眼高不可攀的男神十有八九会陨落为自己也有难处的正常人,所以我当时猜测Devi会和Ben在一起。最后结局没有砍断跟Paxton的线,但是等等这不又是性爱自修室?

  3.家庭线,这可能是本剧想表达的一个核心,整个剧的冲突都是围绕Devi放不下、不愿意面对父亲死去的事实而产生的。但是对于这个痛点如何去修复去和解,其实没有讲得很清楚,我们只看到Devi不断地闪回父亲的过去,又不断地暗示自己回避记忆,甚至在最艰难的演奏竖琴时,她也是最终自己从回忆里溜过去了并且感到庆幸。我曾经以为她会跟幻想的父亲有更彻底的沟通或冲突或和解,但是也没有,这让父亲前期偶尔冒出来对话的剧情有点虎头蛇尾?最后最后,是在最后一集,经朋友一句话点醒,然后戏剧最大化地赶去完成与父亲的道别,然后顺理成章地和母亲和解。个人感觉剧本的中心应该在于通过走出父亲死去的阴影,修复现有的家庭关系(即母亲),但是截止季终除了非常工整的互相道歉(那段我也流泪了)提供了心理医生所说的发泄点,家庭矛盾并没有解决:母亲和女儿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愿意为对方改变,回不回印度的问题也不了了之。当然为了剧的延续也为了政治正确,Devi是一定会留在美国的。但是这个家庭主线整个就讲得非常流于形式,没有太多动情之处。

  4.朋友线,可能算是我比较接受的一条线了。虽然一样还是非常典型的冲突修复剧情:女主一定会因为一念之差,造成一个小错误,并且这个错误一定会越滚越大,最后把朋友们都得罪掉,然后真心悔过,最终获得朋友的原谅,参见性爱自修室,参见skam,参见皮囊。但是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条线完成度还是挺高的,冲突起源典型且合理(Devi确实差点上床并且强烈感受到来自朋友的羡慕崇拜),中期她头脑发热做的那些抛弃朋友的事也足以引发不满,最后朋友也是因为真正了解Devi,不忍看她因为迷失而错过与父亲道别所以前来说服她,是真朋友所为。而Devi在理智的时候也总能很准确地指出朋友症结所在,也总能歪打正着地帮朋友修复亲情、收获爱情,这与她头脑灵活的学霸形象相吻合。所以这看起来是一条合理健康的故事线。

  5.副线里面最令我动容的是Eleanor和她母亲的感情发展。虽然也走不出“抛弃你一次的人就会抛弃你两次三次”的定律,但是可能是这个妈妈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好的作为让我对Eleanor产生了更多的同情?反正看到她原谅母亲并带她看自己的彩排的时候,感觉到她对母亲的依恋并希望她能以自己为傲,然后母亲走掉了还是挺心疼的……

  6.Devi表姐Kamala的感情线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剧情了?首先这个女生的设定就是不了解很多美国风俗习惯,但是偷偷谈了个男朋友也上了床(?),如果说见相亲对象前还因为家庭传统的压力要分手可以归因为印度的保守传统,那么第一次见面吃了顿饭就迅速沉沦果断分手的剧情也确实非常美国了,并且最后相亲对象还对此表示认可,这也正面暗示了他们与本土年轻人价值观的趋同:我想找的就是这种开放的坏女孩而不是木讷的本土乖乖女。

  7.片中一个让我产生共鸣的细节:Ben在模拟联合国被Devi莫名其妙反水狂锤之后,在车上没有生气发火,反而是不断在想:是不是我昨晚做了啥冒犯举动?做了什么让她误解的事?也许是他因为喜欢Devi才这么想,然而不得不说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朋友突然生闷气,前任突然冷暴力,不会想着回敬或者发火,而是会自我怀疑哪里做错了,哪里说错了,怎么弥补修复……就很心疼Ben(可能也是在自怜)。

  第二个是从剧本外政治正确和个人的感性想法的角度。从选角上确实非常符合当下的政治正确了,印度裔女主,亚裔女主好友、女主好友的男朋友、女主表姐的前男友,黑人血统的同性恋女主好友,有外貌缺陷的男神妹妹,甚至男神的设定都有亚裔血统。主要少数群体基本齐了。但是作为一个亚洲人,或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疫情原因最近在外网看到太多太多对中国人谩骂侮辱的言辞以至于我可能比过去更敏感,我看这部剧时时不时就觉得很不舒服,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归因为我没有民族自信什么的,反正我确实就是很不爽。这包括:

  1.对印度裔的定位:中老年印度裔闭塞、腐朽,比如Devi的妈妈,像关禁闭、收手机这些就不说了,甚至明知道Kamala有男朋友,既不反对或戳穿,又煞有介事租挂钟迎接富豪提亲,对心理咨询嗤之以鼻“你们白人那一套”(当然后面必须紧接她最终还是接受建议并走出了困境的剧情)。年轻一代亚裔经历了美式文化的熏陶,逐渐被同化,比如Devi就是不屑于印度传统保守观念、性格上比较直爽豪放,并且培养了理性思辨能力(所以)最终处理好了和好友关系并收获了两男主芳心。对于中间过渡的印度裔,如Kamala这种,就是更加摇摆不定,有那热爱自由的心没那胆的怂包形象。

  2.关于印度裔对传统的回归,剧中几个剧情的处理都是很戏谑的。在参加印度节日那一集,Devi的印度裔朋友从嘲笑传统节日转变为诚心参与,是因为得到了美国原住民同学的启发;Devi对传统服饰好感倍增是因为男神称她穿得好看;而在Kamala的相亲中,是更加讽刺的完全因为陌生对象的颜值和几句聊得来的话,就基本接受了家里的婚姻安排。

  3.关于向美式三观的靠拢。上一点也提到,Kamala的这种一见钟情迅速甩人的操作本质上就很美式戏剧化。此外,剧中其实给死去的女主父亲一个很正面的形象,他反驳妻子对女儿的苛刻批评,制止女儿对母亲的无礼谩骂,他包容、尊重、乐观,与美国标榜的自我形象相称,更重要的是他努力来到美国生活并热爱这里的一切,是他给了女主在美国长大的机会,变得独立、有主见、有个性。

  4.关于剧中的亚裔,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正面形象。比如Kamala的前男友,前面对女朋友一百万个不放心,爬屋顶爬树幽会,后面怕女主妈怕得要死,被甩后还要配合女朋友瞒着情敌偷溜。比如Eleanor妈妈,落魄地在餐馆打工,为了演剧为了自尊随时抛下孩子,讲话口无遮拦。比如Eleanor男友,在女孩们绝交后再见面的时候也是懵查查的状态。哪怕是全剧最正常的Eleanor,也不配拥有理性自省的头脑,最后还是Devi一言惊醒梦中人让她认清了自己真正热爱着戏剧表演。

  5.黑人血统同性恋好友算是编剧最友好的了,一路出柜都没有障碍,对女主发了一顿脾气还能收获一个女朋友,能在学校搞烘培专场的上层黑人家庭妈妈当然能理智说服自己尊重女儿的性取向。此外,黑人心理医生被女主妈妈嫌弃为“你们白人的那一套”,也挺有意思的。

  6.剧中的白人形象:万人迷体育生,缺爱富家优等生,外貌缺憾却有自己事业、三观也正的体育生妹妹,以及抛开教科书独辟蹊径授课、约定时间和家人通视频的历史老师。可以算负面形象的Ben父母,也算是刻板的白人精英群体,生意至上、享受生活,停留在嘴上的陪伴,却总能获得儿子的理解,正所谓富人的孩子早当家,Ben能成长得这么优秀真是令人羡慕。

  总的来说,从理性上,我给本剧打三星,感性上只能打一星。这篇观感断断续续写到现在已经是睡一觉起来又到下午了,气消了不少,可能半夜神志不清想东西也比较偏激。无论如何想到的都写出来了还是分享交流一下吧。

  最后多说两个伦理上的疑问点:

  1.Ben的女友虽然很塑料,也只是因为看上他有钱勾搭上的,但是在Ben未分手的时候就两次想要吻devi,而Devi最后也主动吻了他,这种行为可以接受吗?

  2.我们现在经常探讨性解放和性自由,性交也许不应该成为一个人道德和素质的衡量标准。那么对Devi表姐这种一见钟情后从精神和肉体上都迅速背叛男友,但是勇于开诚布公,马上一刀两断的做法,又如何评价?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七):《好想做一次》印度少女的成长

  最近网飞上线了新剧《好想做一次》,看名字你一定以为它是在开车。NO!其实它和《性教育》一样,主要聚焦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

  《好想做一次》有点像种族大混战,有印度裔、华裔、犹太人、日本人和白人混血、黑人,不再是那种传统美剧套路,更加关注这些少数群体的存在。

  女主角戴维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女孩,在过去的一年里,她的日子过得非常不顺。先是她爸爸的突然离世,然后自己又莫名其妙地双腿无法走路,被迫残废。成为了全学校最受人可怜的女孩。

  然后奇迹发生了!戴维为了看帅哥帕克斯顿霍尔吉田,竟然就自己自动占了起来,成功治好了自己的“残疾”,她也一直默默暗恋着他。(说实话,帕克斯顿没有预告片里帅,看起来有点年纪,但是肉体还是很美好的!)

  高二开学的第一天,女主就想着如何和自己的两个闺蜜改变自己,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人,并且制定的第一个计划是快速找到一个男朋友!当然三个人进展得似乎都不是很顺利(ahhhhhhhh)

  当然,戴维还有一个欢喜冤家本,两个人从小斗到大,一直在竞争班里的第一名。

  但是这里本有些过分,把戴维和她的闺蜜们称作 Unfuckable Nerds(找不到人做爱的书呆子)。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吧,在美国上高中之后还是处男处女会被别人嘲笑。所以戴维就下定决心要找人做一次,这也就呼应了剧名《好想做一次》

  然后可能是老天可怜戴维,她傻乎乎地跑去问帕克斯顿是否愿意和自己做爱,然后帕克斯顿居然同意了!!!!!!!(这是什么运气啊ahhhhhhh不过只是肉体上的关系)两个人最后究竟有没有做呢,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看剧吧!

  其实我觉得《好想做一次》和《性教育》在一些地方都挺相似,挺有教育意义的。它讨论了好多家长不愿谈论的性教育问题,也给出了好多引导。就像这位心理老师说的一样,如果你真的准备好做了,你就不会说我已经准备好做这种话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都很缺少这种知识和教育。

  这就是一种现实,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里,都没有人来告诉我们如何来做。虽然我们很想做一次,但是平时的课本和电影都没有告诉过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做。我们一直对性抱有着想象,就像女主一样,也会做春梦。想象着性的美好,但是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得到这份美好。

  【小彩蛋】女主也在看《之后》这本书,想看这部电影的话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之后】获取资源观看。

  《好想做一次》一共有十集,每集30分钟左右,节奏轻松搞笑,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还是很推荐大家去观看的,而且里面的配乐也很好听,这里推荐两首第一集的好歌!

  后台回复【好想做一次】就可以获得资源观看了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好想做一次》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