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消息公布后,这张被网友戏称“多肉”、“佛主坐垫”的作品迅速引爆群嘲。更不可思议的是,不论争议多大,似乎都影响不了这朵“大莲花”的未来怒放。
不知何时起,个人审美可以凌驾于公众审美之上。而我们,更是对中国社会的低美感变得不自知。
看着手机频幕里恒大莲花球场一遍又一遍傲然绽放,不禁想问:有钱人的建筑真不怕丑?
昂贵,并不意味着美
大家甚至一度认为只要有钱就有品味,有品味就有审美,而审美的能力得靠金钱堆积。
图|视觉中国 ©
“我见过不少富有的年轻人喜欢穿大牌服装,LOGO贴满全身,就像一个移动的人形广告牌;年轻女孩穿着隆重得像要参加婚礼的礼服,只是为了去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吃饭,结果全场法国人都惊呆了...”
前不久才读过蒋勋先生《美的沉思》里写道:“我有个朋友,住在信义路上价值上亿元新台币的豪宅里,找了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来装潢。有一次我去他家,发现他尽管住了两年,可厨房里所有进口厨具的胶膜竟都没被撕掉,感觉他的房子只是作假给别人看。”
美这件事,你看到了,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好好活下去的。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品牌,只是假的美。
当下真正可怕的问题在于,如果一代人一直坚持着审美上的不成熟和不完整,那未来的大众审美姿势恐怕会更加刺眼。
图|视觉中国 ©
奢华丑,真的很可怕
说回恒大建筑“莲花球场”,在方案公布后,网上最闹腾的,莫过于中国建筑师群体了。
很多人无法理解,不过一栋私人老板投资的体育建筑,何苦这般口诛笔伐?
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建筑领域里排名第一的奇葩河北燕郊的“天子大酒店”。那栩栩如生的“福禄寿”三星造像,在国际建筑界乃至波普艺术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还有那赫赫有名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文化体验馆;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鳖馆...
三联作者周榕曾这样呐喊道:“有钱人的建筑之所以不怕“丑”,是因为拍打“丑陋建筑”的文化戒尺力度,还不足以让他们感到疼。”
有人可能会辩解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可公共建筑一旦建成,必定会长久在公共空间持存下去,这就意味着它将对一群人,乃至一座城造成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
▲ 贵州湄潭火焰山茶文化博物馆
我们常常谈论意大利人的审美好,生活在佛罗伦萨那样的城市里,放眼望去,每一座楼的色彩搭配,每一栋建筑间的比例都是恰到好处;再看米兰的街头,城市处处可见的公共艺术品、雕塑和美术馆,无一不影响着当地人的审美。
假如你生在这样的环境,一切都是协调的、美的、对的,你的品位怎么可能错位呢?
图1.2|视觉中国 ©
奇怪的是今天的中国,“中式审美”变成了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人们花钱花精力去学,不仅如此还千篇一律。
要知道过去的中国可不这样,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素雅端庄,明代的精致简约...就连一座普通的城市,一样有自己的格调和风格。
图|九年时间 ©
我想起去年物道君策划了一期“中国美学十问”的专题,其中一篇《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的文章备受瞩目,直指当下中国的“审美匮乏症”:网红脸、土味情话、奇葩建筑、伪文艺、文化雾霾...
仔细看看,这些“症状”至今一直充斥在我们周围,构造了我们及其恶劣的生活环境。而我们,正逐渐陷入集体无意识当中。
某种程度上,或许是我们对奢华丑的漠视和包容,才让我们审美环境变得恶劣,在面对公共环境审美的败落,我们常常身在其中不自知。
图|再见如初 ©
学审美,先审丑
莲花球场现世一段时间后,好在4月2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方微信澄清:“恒大足球场建设项目目前正处于多方案比选阶段,尚未进入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环节。”
有人调侃道:只要莲花开了,菊花、梅花、和牡丹还会远吗?说不准还会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而我更好奇许老板,120亿都花了,为什么就不能再多花点心思建造一个真正美的公共场所呢?难道真如传闻一切只因豪横和有钱任性?
要知道放眼中国并不是没有美的公共建筑,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先生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了一起,既把叠山理水,曲桥凉亭的园林搬入馆中,又有现代感很强的几何设计。
图|墨凡Vink ©
图|Aaron9235 ©
要知道,审美和生活永远是息息相关的,生活的审美就是人生的艺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而我们这一代的审美该如何呢?
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代替宗教,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倘若我们不能留下任何价值理念,肯定会被后人诟病纷纷,这是对这个时代审美的缺失,也是最大的讽刺。
图| ©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说明。
限量返场 | 朱炳仁·铜 百年非遗世家
↓ 以传家茶盘,盛中国人世代风雅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物道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