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失格》是一本由太宰治著作,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页数:2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少华果然只能翻村上的书,这个版本读的好吃力!简直了(;´༎ຶД༎ຶ`)
●在机场候机厅把它读完了,日本文学,是怎么也吸收不完的负能量海绵,文字颓废到心怵,笔触绝望到心寒,如此还是抵不住被叶藏的颓靡所蛊惑,那种清醒的落魄实是迷人。 一刷五星,致太宰。 引用前言,翻译如女人,美而不贞,贞而不美。 二刷依旧五星,致翻译,不美也不贞,很真。
●世界在狂欢,而我在下沉——诚如叶藏所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细思极恐之处,在于“罪与罚”之关系的不可知。若罪是纯净的信任,罚莫不就是罪的反义词,而非同义词了。日本文学中多有遗弃、摧毁、意志上的施暴之倾向。但多见的是自己与外部的关系,包括我与美,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是主体,客体是与我产生交互的外物。矛盾是外物与我的失调。太宰治不同。他的主体与客体、正与负全部导向自我。所谓的外部,在他的世界里不过是具有添砖加瓦意义的催化剂。他不想占有美,因为他自觉丑恶。他缄口思忖,不是静默如谜的哲学手法,因为他自觉耻辱。一个人不想与万物之美比肩、对齐,他就失去了欲念本身——即便是对逃离、复仇,甚至无聊消遣的欲念。最终,反正像是罪恶的集合体,只能永无休止地迅速不幸下去,没有具体的阻止对策:“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想读很久了。在买辅导书的时候一起买下了。有中日对照。这个翻译我真的很不喜欢。简直就是百度翻译嘛!日语习惯得语序,但在中文里并不这么用的。不是一字一句反过来就可以翻译文学作品的。字字落实,但不成章。两星给太宰,空心给翻译者。我很困惑,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讨好世人明明在内心里轻蔑他们。
●感同身受。可目前解决我的问题的方法不是死亡。我现在也许离死亡只有一线的距离。但与主角不同的是,我的这条线是由坚固而温暖的材料组成。即便我的世界没有太阳,我还有一线希望。
●#2018第51#别说,朋友说的挺对,有丧又爽
●主角是个逃避责任的人,不想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承担任何可能的不好责任,所以无法坦诚地说出自己想要的,做出自己想做的,伪装自己讨好所有人,但心里却存着其他人能满足他真实需求的希冀,无法沟通但又自以为是,所以不反抗不争取,只是受着、活着。没有意志力地活着,不敢说不敢问,就是那只看见绊脚石绕之避之的蟾蜍,到最后连自杀都是因为别人买错了药而庆幸可以听天由命。最后,皮质书封很喜欢
●飞机上看完的 意料外的短一些 和其他人的观点相反 我还蛮喜欢这版翻译的 Kindle上有其他版本的 实在看不进去
●封面手感不错。前半部分日文,后半部分中文。
《人的失格》读后感(一):读《人的失格》林少华译有感
特地找来林少华的版本再来看一遍,正如他序言所言,对太宰治没有太多的研究,读的时候感觉没有其他版本投入一些,但是读了一半,透过文字,能切实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上的惶恐,生活面貌上的一步步堕落,让我不由自主放下书本,让脑袋透透气。也确切的感觉到像林少华在序言里所说的”在盛夏的日子译完一部分的时候,缓解自处走出门外,但还不经意感受到一丝凉意“(大致是这样)。
这大概是太宰治的夸张又直接现实的文字所带来的意味了
《人的失格》读后感(二):阿鼻地狱的轮回
记得看到佛经里曾写到,但也有少数意志薄弱的……逐步上当,终至堕入阿鼻地狱。男主,就是在人间的阿鼻地狱里无限次轮回,有过真正的爱情吗,可能有,一起投海自尽,又或是那个未知人世险恶的妻子,或许是那个女主编,还是女老板呢?
阿鼻地狱,据说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意为永受痛苦无有间断的地狱。男主角上学阶段戴着面具假装哄人开心,被竹一拆穿后又成为好友,却仍然为了讨别人欢心而做不由衷的事,诚然获得很多的喜欢,自己没有归属感,也导致后来与堀井瞎混,他俩属于人世间一同混日子的狐朋狗友吧,他不知道他的本性吗,还要在一起,实属没人陪伴,一个人着实寂寥吧,后来的故事也是一个轮回,做了男妾,为了生活,没有对错,只是突然来突然去,没有原因,可能只是厌倦罢了,嘉子也只是个他人生动过心的过客,为她贞洁伤心落泪,到底是爱情还是占有欲,也不是清楚,不过他的以后,想想也是悲伤的。
现在,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更多是以后的未知吧。生前已经在地狱,死后,希望去个不太辛苦的地狱吧。
《人的失格》读后感(三):他有菩萨般的善良
全篇阴郁空虚,第一手札里,年少叶藏的碎碎念或论断,深有体会,有不少人的影子,包括我。
主人公叶藏敏感而虚无,柔弱而自卑,可他有菩萨般的善良啊!他对死亡的选择,无关他人,也不累及他人。即使他的初恋,亦是一起投海寻死,不存在谁伤害了谁的争论。
在叶藏有了第三任情人——法律名义上的第一任妻子后,似乎有了好转(世人自以为的“好转”罢了,然而,人生的选择是自由的,颓废未尝不可,自杀亦可)。
当他妻子被强暴后,叶藏精神崩溃,那时我有点不以为意,他妻子也是受害者,并非主动与商人厮混啊。接着叶藏一大堆自问与猜疑,我看出了端倪,他的崩溃更多源自自身的多疑敏感的性格。
现在看来,妻子是信赖的天才,于他而言,是完美的、纯洁的,犹如叶藏和太宰治的理想主义。妻子被玷污了,理性主义破碎了,他只能选择消失,去一个没有人的远方。
:林的译本文笔还行,但句子偶有不顺。意译过多,有些太过于形象的成语不宜用,不然太误导读者了。还有经常自加省略号和破折号的怪癖,不建议读。
《人的失格》读后感(四):一刷
早在之前就看过toma电影版的,妻子是十元演的。也一直听说这部小说。像是作者的自传。
先把中文看一下,然后,再按照日语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再重新通读。我觉得太宰,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他非常迷恋自己,非常爱惜自己的时候,他才会自怜自哀到这种地步,或者说,他是一个非常纤细的人。我最近正在练习,不要把自己看的太该死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你不要太放大自己,要尽可能地缩小自己,你才有可能去了解除了你以外的世界,人物,思想。所以对于他的自恋,我稍稍有一些不适。可是他的野心明显大得多,只是冰山一角,他想表现东西比这些表面上的故事要深得多。
他心底明明是看不起他周围的那些人,可是为什么要成日里曲意奉承逗他们笑,我不理解这种行为,我不理解。可是我看到我的父亲,似乎也有某些和他一样的行为。这让我很困惑。
看着叶藏越糜烂,感到越深的绝望,是“人世”的深渊。原本明明有机会走向另一种人生,却眼睁睁看着自己掉下去。经常会陷入一种,什么都没有意义的状态里。甚至连哭泣也忘记了。只是漂浮在宇宙尘埃里。
失去为人的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视角的局限,也有演员无法表达出来大段的内心独白。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虽然深入阅读像在水中憋气,让我难过,但它值得我再揣度。
《人的失格》读后感(五):读完《人的失格》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浏览到村上春树谈及日本小说时写道:“所谓自然主义小说或者'私小说'我是读不来的。太宰治读不来,三岛由纪夫也读不来。身体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那样的小说,感觉上好比脚插进号码不合适的鞋。” 当时我以为这是不是与与小田切秀雄誉太宰文学为青春文学、却发出辛辣的感叹“现在的青春文学在哪里?莫非是村上春树、村上龙?”有关。作家的骄傲总是凛冽的。 但看完了失格之后,我却觉得就是这样,就是“身体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那样的小说”的感觉。我为叶藏的反叛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告发、自我堕落,或者说自暴自弃以致自虐的精神矛盾感到悲哀;对于这样一个类似太宰自身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感到压抑;但是除此之外我能够产生共鸣的感觉极少。叶藏是一个我看得清楚,但我无法接触的精神载体。换句话说,我可以理解他对于人世的疏离感,恐惧感和绝望感,但我完全无法对这些感情产生认同的立场。通读下来,我甚至有做笔记,会反复读一些生涩的句子,但始终没能产生一种撞钟轰鸣,从头皮到脚趾都发麻的酣畅或哀伤之感。若说悲哀,也仅是停留在了看客的漠视罢了。 还有也可能是文化的原因吧,很多中国带有抑郁色彩和悲剧色彩的文学,郁达夫的沉沦,格非的隐身衣,老舍的骆驼祥子,都会给人很长久的难以脱离的悲伤,甚至需要进入下一本书的阅读才得以解脱。 我的精神境界留的都是白日曝晒的地方,青年嘛总是有莫名的热情的和希望,觉得一切都可以被原谅和开始,堕落腐糜不愿接受。若说给悲剧有什么余地的话,可能也就只有真诚的同情和愈加激励我珍惜美好的事物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