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冯学荣:这样的历史事实,真的是骇人听闻
日期:2020-03-15 15:46:09 作者:冯学荣 来源:读书人冯学荣 阅读:

冯学荣:这样的历史事实,真的是骇人听闻

  广告合作

  往期精彩文章

  冯学荣:这些虚假历史,多少人终生深信不疑

  冯学荣:为什么失真的历史,总是传播特别

  冯学荣:这些事实真相,真的会令不适

  冯学荣,作家中国最好的人文历史知识传播者,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中国历史的侧面 II》、《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别等”书吧的代言人

  文/冯学荣

  01

  小说西游记》说,如来佛祖住在“灵山大雷音寺”。

  “灵山大雷音寺”,也是《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最终目的地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佛祖真的住在“灵山大雷音寺”吗?

  “灵山大雷音寺”真的是唐僧取经的目的地吗?

  不是。

  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

  真相一、佛祖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就去世了,而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发生在公元600多年的事情也就是说玄奘到达印度的时候,佛祖已经死了一千多年了,玄奘(唐僧)是不可能见到佛祖的。

  真相二、玄奘当年去古印度取经,目的地也不是什么“雷音寺”,而是一个名叫“那烂陀寺”的寺庙,是当时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位于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

  图:吴哥窟,图文无关

  当年玄奘来到“那烂陀寺”之后,在寺里住了下来,并且拜了一个汉译名为“戒贤”的印度法师师父学习正宗的佛法

  图:玄奘

  那么这个“那烂陀寺”,后来怎样了呢?

  玄奘逝世大约400多年之后,公元1193年,突厥大军入侵印度,侵占了那烂陀寺,寺院经书,遭受了严重破坏,大批僧侣逃亡西藏。

  从此,那烂陀寺逐渐荒废,乃至逐渐变为一片废墟

  【历史启示其实,在正宗的佛教里面,寺庙,并不是收留和尚吃喝避难、撞钟、过日子地方,寺庙,其实就是大学,是高等学府,是佛教里面的高等学府。历史上真实的佛祖,也不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人,一个有名有姓的人,一个有特别学问的人,仅此而已。

  02

  说个故事大家知道什么叫做“屁股决定脑袋”。

  明朝的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把许多的土地,分封给自己子子孙孙,这些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子子孙孙,当时叫做“藩王”。

  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他登基之后,开始削藩,就是说啊,把藩王(朱元璋的子孙)的地权、军权、财权等,通通都给撤了,通通收归中央统一管理

  图:建文帝朱允炆

  有个藩王名叫朱棣的,他的名字,就在被裁撤的名单之上。

  朱棣是个狠角色,他说你皇帝削藩不对,于是,朱棣出兵,把建文帝给推翻了。

  推翻建文帝之后,朱棣自己当了皇上

  大知道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他做了什么事?

  答案是:

  还。是。削。藩。

  朱棣的皇位稍微坐稳之后,就立马把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等藩王,通通都给撤了。

  朱棣就是因为反对削藩而起兵的,现在轮到他当皇帝了,他却干起了他自己曾经反对的事情。

  图: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同样一件事,别人做是错的,我做,却变成是对的。

  典型的双重标准。

  为什么?

  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你在藩王的位置上,你当然反对削藩,但是,当你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你就要赞成削藩了。

  因为,不削藩,国家的军权、财权、地权等等,无法统一到中央。

  你的立场,决定了你的是非观。

  人类社会,历来如此。

  【历史启示】权力必然使人变质。自古如此。亘古不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要因为你自己能有多清高,有朝一日让你上了位,其实,你也是一个鸟样。

  03

  皇帝的名字,多数都有生僻字。

  举例说,明朝的皇帝,他们的名字有: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祁钰、朱祐樘、朱厚熜、朱载塈、朱翊钧。

  其中,炆、棣、炽、樘、祐、钰、熜、塈、翊,这些,都是生僻字,至少是当时人名不常用的字。

  清朝的皇帝呢?也举几个例子:

  康熙皇帝的名字叫玄烨。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嘉庆皇帝的名字叫颙琰。道光皇帝的名字是旻宁。咸丰皇帝的名字叫奕詝。光绪皇帝的名字叫载湉。

  其中,烨、禛、琰、旻、詝、湉,这些,在当时也都是生僻字,也是人名不常用的字。

  那么,为什么呢?

  为什么皇帝自己的名字,都尽量用生僻字呢?

  答案是:

  为了方便人民

  事情是这样的:

  在古代,老百姓的名字,不能和皇帝的名字重名,否则的话,是大不敬,要改名。假如皇帝的名字叫什么小明、李强、张伟、建国,那么,恐怕全国老百姓,为了避讳,都要改名。

  那得多麻烦啊。

  所以,当时皇室为了不给老百姓添乱,给太子起名的时候,一般尽量采用生僻字。

  历史,是不是很有趣?

  【历史启示】麻烦别人,最终也是麻烦自己。与人方便,最终就是给自己方便。

  04

  佛教的经典里面,只是说,叫僧侣不杀生,但是,并没有禁止和尚吃肉。

  日本的佛教、藏传佛教、缅甸、泰国等地的佛教徒,至今都可以吃“三净肉”。

  什么叫“三净肉”呢?

  所谓“三净肉”,就是说:

  第一, 我没有看见它被杀。

  第二, 我没有听见它被杀。

  第三, 它被杀,不是因为我。

  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就叫做“三净肉”。

  也就是说,就我眼见、耳闻、理性推理而言,那个动物的死,与我无关,那么这种肉,叫做“三净肉”,佛教徒是可以吃的。

  但是,中国的和尚最苦,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和尚,是不能吃肉的。

  就是“三净肉”都不可以。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中国的和尚特别严、特别苦?

  为什么不能吃肉呢?

  答案是:

  因为梁武帝

  原来,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有个皇帝,名叫梁武帝,这个皇帝呢,是个佛教的大粉丝,他说,佛祖说不杀生,真是宇宙真理啊,可是其实呢,我(梁武帝)认为,不杀生,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不吃肉,那才是真正的佛教徒!那才是真正的虔诚!

  图:梁武帝

  于是,梁武帝写了一片《断酒肉文》,禁止当时全中国的和尚吃肉。

  不料,梁武帝的法令发出来之后,全国的和尚纷纷反对,他们争辩说:

  “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

  意思是说,从天竺(古印度)传过来的佛教律法,并没有禁止我们和尚吃肉啊!

  和尚不服,有怨言。

  但是,梁武帝毕竟是皇帝,法令下来了,大家也只能遵守。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和尚,就不吃肉了。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就这样。

  【历史启示】世上有许多事物,它原本的样子和我们现在看起来的样子,并不一样,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历史事物经过演化,都已经面目全非了。和尚本来可以吃肉,梁武帝一声令下,中国和尚从此就不吃肉了,可见中国的佛教和正宗的佛教,其实并不是一回事。难怪藏传佛教的喇嘛,看不起汉族的和尚。

  如果你觉得长见识、有收获,请转发朋友圈或微群,分享给亲朋好友。

  欢迎加入

  冯老尸的朋友圈子

  防失联,

  请加冯学荣备用公众号“冯老师畅谈古今”

  长按扫码 即可关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冯学荣:这样的历史事实,真的是骇人听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