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84 BOOK3》是一本由[日]村上春树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6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寓意到底是啥呢?就是简单的性爱奇幻爱情小说吗?与命中那个人相遇有多难多难?
●3.5吧,其实并不是很想看青豆和天吾之间的情谊,过于冗长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因为我觉得两个过于内敛、孤僻的人不能打动我。和其他读者的感受一样,第三部中莫名怀了个孩子,但和朝鲜人交流时那种决绝的语气,感觉过于装逼了。对于青豆这个人物的塑造有点过犹不及。最开始觉得很有个性,后来有点太...?相比之下,我更迫切的想知道团体和小小人的真相,以及1Q84到底是怎样的世界。(似乎当作推理悬疑小说来看了...)
●标记
●2019#46 由双线叙述变为三线叙述,不过是更加冗余了而已。牛河那条线根本毫无必要,既没有推动情节,人物也没有立起来(泡浴缸里听西贝柳斯和雅纳切克,真是村上小说里的跟踪犯才干得出来的事),更赞同唐诺一点,“像村上这样写小说是在犯罪”。
●???草率的结局,就像写作文发现纸不够了,快速结尾的感觉。
●整体感觉前2本写的比较吸引人,展开了很多,逐步推进,让人想一口气看完,可看完这第3部,感觉结束的好突兀,之前展开的很多都成了无足轻重的辅助了,或者是我没有能够理解吧。
●原计划2019读完的,结果超了10天。结尾的设置……,不剧透了。全书的主线远不及海边卡夫卡,时而感动的都是中间的琐碎评论,有些描述也过于解释明白了,就在想译者可不可以把这些过滤掉,不懂乱说的。骑士团长还在书柜里,买了一整年了,下半年再读吧。
●牛河的空气蛹后来怎么了 村上还要写下去吗 1Q84的世界 这个结局够无聊的 Tamaru好酷/ 看了几个书评 有新想法
●1Q84世界留下未解决的疑点太多了,青豆与川奈之间只要有了爱情好像就可以逃避一切了,真正的“1984”不是这样的,世界没有出口,生命耗尽在某一个平凡的阶段里,被时间这个概念默默吞噬。分享奇妙一点:读到青豆和川奈一起赏月这段,我存在于2019年中国的中秋节。
●早就预料到的结局,觉得如果放弃又有点对不起自己之前阅读的时间,但结局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是我读得不够仔细嘛……
在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之后,又看1Q84,越来越觉得在各个故事独特的元素之外,永恒的内核依然是凭借爱和勇气从世界脱困的故事。无论是1Q84的世界或称猫城的世界,还是崭新的老虎露出左侧的面孔微笑的世界,怎样都无所谓,以相同的方式,在心里牢牢握着爱与勇气的自己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青豆所相信的上帝,或许是单纯的信念,像村上或许秉持的人总能从凶顽异常的世界脱困这样的信念。当人类无法维持对这样理念的凭信,于是创造上帝的形象赋予自身无法拥有的力量,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宗教了。我希望自己能相信上帝,希望“你的国降临”,尽管自知这样幼稚的美梦堪称可笑。那么在这个浮动着暴力(在这个故事里主要是施予女性的暴力)和似懂非懂的逻辑的世界里,如何生存呢。以及,开始意识到多得是人有过遇见了某人因而先前的痛苦孤独都可以接纳的想法,无论是我、朋友圈看到的别人的恋爱故事还是这本书。所以大概人类就是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吧(想要放下对自己其实不那么“戏剧化”的生活的自赏)。
《1Q84 BOOK3》读后感(二):读后的一些感受...
看完1Q84的我是懵逼的.......
还剩下50页的时候就在想这书不会真是再讲一个恶俗的爱情故事吧.....[疑问]
结果梦想成真了... 还真是... 该怎么评价呢......... 书里埋的坑很多,看完感觉意犹未尽又莫名其妙,恐怕多数隐喻得自己去想了。
我不太明白的是为啥男女主抛下了1q84里的其他人一起私奔回1984了呢?就像ferryman 2里一样莫名其妙,和寂静岭也差不多。大家就自私的跑掉了。
要我说... 看了book3结尾这点后我觉得这书还不如the ring(午夜凶铃)呢... 好歹那本算是纯科幻了.... 这书像是故弄玄虚的爱情故事...... 让我一时难以接受。
但总体来说这书还是不错的,有些反应社会的部分,其中也夹带了不少村上春树的价值观吧,有的话说的很漂亮很好玩(比如追忆似水年华这种书只有在监狱才会认真读下去........哈哈哈哈哈)。
这书既然写了很久,就肯定有存在价值,以及深层的含义,但是....外表这么直观庸俗难免会被一堆人批判......也许这也是村上春树想见到的场景呢?也许他真的像别人说的一样江郎才尽了呢?恐怕这些都nbcs。但这书我就留着,留着很多年后再看一遍。
《1Q84 BOOK3》读后感(三):随想随记的吐槽
村上春树辛辛苦苦的创建了一个也许是平行运行的世界,男女主因为一些莫名的理由进入了这个充满了疑问的世界。他们分别努力的找寻着这个自己无意之间进入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究竟哪里不同,世界的秘密又是什么。
然而在辛辛苦苦寻觅的过程中突然开窍,都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要找到童年时代的恋人。接下来两个人被心中或者周围的声音莫名其妙的指引着遇到了。遇到了以后马上通过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么这个世界的秘密怎么办,不,不重要了。有恋人在身边就是最好的世界。所以……你一定是逗我的吧?你们觉得不重要了、就不考虑一下辛辛苦苦跟着你们脚步的读者么?好歹解释一下吧?你们都是被心中莫名的声音或者指引了,我们呢?
这到底是新世界还是想象的世界,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世界而是一种状态?还有,世界里的人呢?两个世界的人是共通的还是一个世界死去的还是怎样的?疑问太多了吧?由于两条故事线分别推进,本就模糊了时间的概念,作者又有意引导关于时间是否错乱的思考,读的本来就很费劲了,结果费了好几天的脑子,你们突然就不想追寻这个世界的秘密了?离开了?这是男主女主的逃避?还是作者对没办法完善这个世界的逃避?不能接受。顺便说一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真是我读过的最容易溜号的小说了。
小小的冷静过后突然就想起了盗墓笔记,作者野心勃勃的想要创造一个青铜门后的世界,结果可能是因为坑太多、脑洞不足而留下了太多的迷惑。村上春树又是因为什么,留下了如此多的迷惑呢?
《1Q84 BOOK3》读后感(四):時間不是線性的
沒想到讀完全書後會對作者有改觀,覺得會繼續讀他的下一本。這個決定自己都感到驚訝。
他的手法是把人物和故事情節慢慢熬,不管多混亂,至意想不到實在需要結束的最後才給出結束的推動力。
只有耐心的讀者才能體會到這漫漫一路來的凹凸深淺、假意波折。讀到一半的時候味同嚼蠟,翻了評⋯⋯差評出乎意料地多。
快餐閱讀習慣的人罵聲不絕。
一個不忍心黑的點,【堅忍獨行】。
越往後讀,其實作者也是像牛河一樣堅忍著做世人不理解的事情的人啊。
像麥子一樣,低頭做下去,不顧眾說紛紜,不顧得失榮辱(這依舊掩蓋不了冷血事實)。
漫長的苦心的經營、喃喃自語般的細緻反覆、不勝其煩的鋪墊⋯⋯孤獨地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拱一點再拱一點。
一位非常執拗、自利、自律、孤獨的寫作者。
另一個實在黑不出口的點是【人物鮮活】。
Tamaru,同性戀。理性、銳利、冷血,也心細、堅定、抗壓,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青豆和川奈天吾,孤獨,自律,心中永葆彼此。忍受苦難,勤奮努力,也缺少情感。
牛河,孤獨、勤奮、懂得自己的可為之事和不可為之事。這是BOOK 3刻畫最細膩的一個人物。他的被殺是在前文無數章節行句中被久久醞釀了的⋯⋯有失重心。有失重心。許多疑團並未解釋清楚,一切就喪失了。好像是作者本人難以為繼了似的。
天吾的父親川奈先生,NHK收款員。敲了青豆的門,也敲了牛河的門。敲門做甚??證明1Q84錯亂邏輯的存在??隨意擰起的細繩??⋯⋯這樣講故事不光無聊而且CREEPY 。再見
《1Q84 BOOK3》读后感(五):风儿掠过波西米亚绿色的草原
《1Q84》真的是好长的一篇文章,三本加起来有68万字之多,这三本书,第三本会更消耗时间。个人更喜欢第一二本,故事更加流畅,而且埋下的伏笔更引人入胜。第三本读起来就比较辛苦,因为有太多的疑团想从第三本里找答案。第三本里其实没有从正面给出任何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开放式的,读者想结局和原由是怎样,那就是怎样。村上写这本书是发生在东京地下铁毒气事件之后,这次事件是由日本邪教组织引发导致的。加害者完全没有觉得这件事会对无辜的人们造成多大影响,他们觉得只是在做神赋予他们的正确事情。这激发了村上以人们构建乌托邦,从而歪曲人们的心智,引发激进行为的小说创作。 《1Q84》无疑也是再对乔治奥威尔《1984》的致敬,《1Q84》中的小小人与《1984》中的老大哥,同样是人为精神控制的乌托邦,严格压制下的人们的反抗,以及高压环境下人们渴望的爱情。但从个人感觉来看,喜欢《1984》多一些,因为语言更犀利,同时整个逻辑更通顺,也更能刺痛人的内心。《1984》其实是1948的顺序调换,是对人类集权统治乌托邦的讽刺。可能因为成名更早,所以更让人记忆深刻。反观《1Q84》,村上的笔锋无疑更细腻,这是日本作家所擅长的,但由于前两本埋下的伏笔太多,以至于第三本会让人觉得有很多没来得及交代清楚的地方。比如深田绘里子到底去哪里了,去敲青豆门是不是天吾的父亲,Tamaru到底有过怎样的过往,以及天吾的年长女友是不是天吾儿时记忆中的母亲…真的太多疑问。不过,开放性的写法也会让读者对作品本身更着迷,你会反复去琢磨里面的每个细节,去抽丝剥茧,去探索事情的真相,或者你所理解的真相。如毕加索所说:“艺术家的作品,不是为了装饰你家客厅和厕所而存在的”所以一些看不懂,也正是好作品的原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