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3-02 23:5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精选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是一本由[美]大卫•G.威尔金斯(David G.Wilkins) / 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精选点评

  ●之前看到网上说排版有问题,但是我看了还好啊,挺喜欢的,适合阅读感觉编辑花了思的,赞一个。

  ●读完以后书里贴满了小标签

  ●很精美书籍装帧色彩内容赛高~

  ●校对垃圾

  ●自己对于现代艺术可能关注不太多。这套书这本还没看

  ●不错的艺术史,买了2本,攒钱买后四本。个人感觉这套书应该出个大部头收藏版,这样可以满足很多收藏者需求价格别太贵了,现在的价已经有点贵了我们这种学生负担不起啊,希望能便宜点,期待期待。没钱只有先买这小开本了,方便倒是方便。就是排版上是不是太松了,好浪费空间啊。也浪费纸和字,价格是不是就这样抬起来的啊?

  ●设计很好,不像其他的大开本的设计,走到哪都拿不了。这本书可以随身携带,出去旅游可以对照实物看了。

  ●一星反刷分

  ●值得期待的一套书。

  ●进入20世纪之后,艺术终于挣脱宗教政治影响下的禁锢开始向着更为多元自由方向发展,不管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媒介,都较之前有了很多创新,甚至在主题上开始涉足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射和反思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子技术以全新的形式介入艺术创作中,为艺术的感官带来了更多新体验。在崇尚个人风格的新世纪,各类艺术家活跃不同的艺术领域人类是否还会迎来再一次对于古典审美复兴,又或者在新科技的促进下艺术在未来又将会有全然不同以往的质的飞跃,让我们拭目以待~也许艺术也如历史,在复兴与跃进中往复交替、循环发展,不断重塑旧的经典,也不断缔造新的审美~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一):不错的书

  搞活动买的书,翻看了,还不错。至少这种小书拿起方便,随意翻翻,还是有收获。我觉得现在地铁上看书的人少,看手机的人多了。还是应该倡导大读书,少看手机。看手机对眼睛不好。上地铁可以带一本小书,慢慢翻看。这套书的话,不像有些大部头艺术史,太重了,不方便带上地铁。任何一部小书都方便带上地铁,给大家推荐一下。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二):野兽派、非洲艺术、美国土著艺术、幻想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野口勇、康奈尔、毕加索、波洛克柯布西耶小津安二郎、蔡国强、利稀藤斯坦......

  哇塞,这本好有意思。野兽派、非洲艺术、美国土著艺术、幻想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包豪斯、新古典主义、装置艺术、美术馆。野口勇、康奈尔、毕加索、波洛克、柯布西耶、小津安二郎、蔡国强、利稀藤斯坦、库哈斯、卡拉特拉瓦、贾德、莱利等,应有尽有。个人觉得这本在同类书中优点是很多名家都列在册,但是也有些没列上,希望后期能增加上。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三):《艾滋纪念被》

  哈哈,看到了《艾滋纪念被》,这本书感觉还是有意思,很多现当代的艺术都囊括了。劳伦斯《自画像》、摩尔《斜卧之人》、霍普沃斯《带有色彩的雕塑》、毕加索《格尔尼卡》、本顿《拓荒时代和早期定居者》、德姆斯《我看见了金色的数字5》、稀勒《美国风景》等,很多名作,不少哈。但是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介绍不是特别多,可能也跟现当代艺术的敏感性有关吧。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四):这本居然有蔡国强

  哈哈,双十一买了一套。不过的确很贵啊。书店看到了第六本,居然有蔡国强,这个还是要顶下。还有侣行那两个二货搞过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好接地气。第一本能先教会读者如何欣赏艺术,妥妥干货,还是有用。这套书里的确有比较多的亚洲和美洲,还有澳洲艺术,的确不像其他打着世界艺术史的名义,实则重点书写欧洲艺术的其他艺术史。不过也能理解,谁让艺术史都是老外写的,我们中国没人写啊。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五):如此漂亮的艺术史书籍

  是一本艺术史的好书~

  美国高等院校通用权威艺术史读本。作者David Wilkins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主任、教授;曾执教于密歇根大学。2005年获得CAA(美国大学艺术学会)颁发的国家卓越艺术史教学大奖。扩展了摄影、设计、工艺美术、民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更加具有时代性的内容

  内容更全面。扩展了摄影、设计、工艺美术、民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更加具有时代性的内容。

  地域更广泛。涉及的地域范围扩展了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地区的艺术,一改传统艺术史唯西方艺术中心论的视角,更好地体现了东西方平行叙事,以世界多元的角度来展开篇幅。

  坐标更精准。加入了地理坐标的分析方法,让读者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更加具有地域性。“世界大事年表”为读者提供了分析艺术作品的“时间坐标”,让读者能站在历史的至高点,全方位俯视艺术作品和艺术事件。

  gt;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培生艺术史: 20世纪至今的艺术》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