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在望》是一部由窦文涛 / 周轶君 / 陈丹青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20世界在望》影评(一):加油走吧 小伙子姑娘们[拳头]
2020世界在望 | 脱口秀/中国大陆 加油走吧 小伙子姑娘们[拳头] 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经年沉淀之下的从容淡定 新的一年从汲取人生智慧开始 听他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与感悟 形色匆忙的日子 会充实很多 优酷文化跨年 你值得拥有[笑而不语] 推荐指数:⭐⭐⭐⭐️⭐ 窦文涛、周轶君、陈丹青、莫言、余秋雨、易立竟、贾平凹、南派三叔、王石、赖声川、严歌苓、史航、王佩瑜、赵薇、陈数、马薇薇、肖央、许知远、叶锦添、马景辉、梅毅、蔡志忠、金承志、郝景芳、吴晓波、金宇澄、段永朝、饶雪漫嘉宾
《2020世界在望》影评(二):文化不是“背诵全文”,而是拥抱灵魂
看完后很感慨,感慨的不是蔡志忠一年只出五次家门,也不是严歌苓居然也失眠,更不是贾平凹的普通话原来这么普通
感慨的是贾平凹在展望自己的2020年时,他的愿望是希望“贾平凹”能够消失!不介意换个身份再出发!年近七十的他,仍然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感慨的是在外人看来那么努力的蔡志忠,自己却全然不把“努力”当做炫耀,他认为这一种享受,因为喜欢所以才沉浸其中。
感慨的是余秋雨对于偶像崇拜,持一种积极支持的态度。觉得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偶像。
感慨的是大师们在谈到创作时的那种神采奕奕。节目邀请的嘉宾中,绝大部分已经功成名就,但他们对文学、对创作仍然保持着强烈的激情!其中有几位在2020年都将带着新作品而来。他们可能平时看上去不苟言笑,但谈到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时,却神采飞扬!
文化传承不是呆板的记下全部文字,而应该是从文字中感受作者当时想要传递的力量。或许文化是一种跨时空的相遇,我们在阅读中也应该学会去思考,才能真正的理解其中意。
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可能就会对世界提出更多的质疑,而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往往就在这些“质疑”中悄然生长。
《2020世界在望》影评(三):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再多一些“文化偶像”
因为身边人的推荐所以注意到了这档节目,当晚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全部更新。节目时间不长,每期15分钟左右,但期期都足够精彩。节目邀请了许多文学家与艺术家,以“回望2019、展望2020”为主题来进行访问。终于可以不是通过作品来揣测他们的内心,而是由真实的他们来讲述他们自己的想法。
在展望2020时,许多作家都谈到了私人生活、退休、再创作等话题,而他们全部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继续写作。他们无惧衰老,
节目中余秋雨说到“偶像崇拜是靠近伟大的一条路,是你拥有与偶像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最好方式。”
不经让我想起近年来,岳云鹏、郭麒麟、张云雷等几位青年相声演员的走红,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了相声,爱上了相声。而《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成功,也让下一年的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上万份简历。
许多人都热爱文学,但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够成为大师。除却天赋,或许还有对于文学的坚持与信仰。或许这个时代还需要更多的“文化偶像”、“文学偶像”,来成为支撑年轻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信仰。
当我向身边的一些朋友安利这档节目时,我告诉他们节目邀请了莫言、余秋雨、贾平凹、严歌苓等很多大师级作家,但很多朋友听到后的第一反应却是:“哇,原来他们都还活着!”
用那句最经典的话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些电子科技产品可以让我们离文化更近,也能把我们推的更远。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节目,来记录大师们精彩的精神世界。
《2020世界在望》影评(四):一些想法,边看边更新
看了喜欢的一些人物,大策划的文化节目好像很难想说就说,这是比较失望的部分。
最开始看了虹影的那期,非常喜欢她的饥饿的女儿这本书,我心里的白月光。她保养得很好,还是那么美,不愧是重庆女子。但是她说的话好像是我在看过她两本小说之后,听过的,反复的内容,也许这说明了她的单纯,但容易让我感到局限。看了这期节目之后,时隔两年我重读饥饿的女儿,突然想到,为什么我认为她在重复——也许是因为对我们来说已经听她讲了许多遍的东西,是她生命原初的锋利——即坦诚在两本书文前的“黑暗与爱”,是过不去的,是无论怎样都横亘在生命河流中的。而这与我如此相似,甚至足以解释为何我会在初读饥饿的女儿这本书时被击中,认为她写的是我的灵魂。因为那些在别人眼里,可以用一个标签就被概括的字字句句,曾是我们日日夜夜的所思所想。
严歌苓是个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的人,她每次说话都有不同的内容。她似乎是已经活在了人间烟火的魅力中的人,是看淡了的人。她终究是独特的,看淡很难,她做到了,同时还能保持丰盛。可这不是我心中作家的模样,当然不是说这不好。更让我想到昆德拉那句:“独特的人,当他们能够成功地让别人尊重他的独特性时,会有一个相当漂亮的人生。”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就是从一而终的天选之子了。有才华又能让才华发光的人,就是天选之子,是我最羡慕的人,无论在什么领域大概都是这样吧。
作家们似乎都可以好好地面对镜头,好好地,像很俗的人们一样生活。也不是第一天这么想了。赖声川那期虹影《饥饿的女儿》
《2020世界在望》影评(五):2020世界在望笔记(持续更新)
第一期 贾平凹谈成名不等于成功
1.越是快节奏的时代,大家越希望有一种慢的境界,当大家都在碎片化阅读的时候,越是从内心深处渴望读到经典。
2.年轻的时候写得比较轻浅一些单纯一些充满激情也写得优美一些,年纪大了以后到60岁左右,写的东西更讲究自己生命体验出来的东西,更注重生活中的智慧。
3.在年轻时候不要以为自己有才华有能力很聪明,就可以涉猎这涉猎那,或看见这干几天那干几天,最后老的时候你才发现,你一事无成。所以一定要专心地干一件事。
4.面对生活一定要有激情,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一定要敏感和社会不能脱节,这个社会对你来说一定要鲜活,每一年做明年的计划,你的生命就可能延长得更多一些。
第二期 蔡志忠专注追逐梦想
1.每个人做出最好的自己,整个世界会因为你受益。
2.当你懒惰成瘾也就离梦想更远。
3.我永远如实地扮演当时的能力,即便我现在拿出我15岁的漫画作品,我今天也觉得它发挥了当时最好的实力。
第三期 马未都一夜暴富是种不良心态
1.我觉得什么工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这个过程如果你有不适,你要慢慢改善自己让你适应。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每天每个人都承受各种委屈,当你能够承受委屈的时候就证明你自己成熟了。所以当你能够跟你不喜欢的人一同很好地工作的时候,你就变成这社会非常有价值的人。
2.今天的社会跟我们过去的社会比较起来是因为信息革命带来的又加上智能革命,这次来势汹汹,我觉得至少要持续半个世纪才能把这次革命完成,我们身处革命其中每个人都有不适感,每个人都获得了很多好处。
第四期 易立竞谈网络暴力的后果
1.现代婚姻能带给女性什么,女性在现代婚姻中能获得什么,幸福并不只是婚姻这一个入口,它有很多可选择的入口和方向。
2.男子汉不可以哭不可以示弱,谁给出的这个默认值,这默认值一定是对的吗?不要活在固有观念里,学会用另外的角度看问题。我下边会做一个节目《这世界车水马龙》我要做的就是试图去打破社会的一些默认值。
第五期 叶锦添称艺术永远不过时
1. 即使我们活在同一时间万有的生命,却在各异的时空中有着千差万别的际遇,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各自倒数着离开的日程,体会着不同味觉的时间的拥有与失去。有人活在
一生不变的时间中,有人却活在瞬息万变的烦嚣中。
2.时间带来的变化不是单一的,你眼前看到的绝不是世界的全部。
3.人工智能它重复到人的脑筋记忆的时候,其实是重复人类存在了那么久的记忆,不是各人本身,我觉得人工智能跟人的分别在这里。
4.当艺术超越了时空这个世界便不再闷闷不乐,艺术与科学无需互相较量,如果能达到互补,便能真正超越时空限制。
5.这个年代看的都是敏感度吸引力的敏感度,周围的世界在极速地变化着,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商品生产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忠于自己的方法是一条路,只在意自己的个人经验,所以未来的生活模式就是去接近那些有能量的人,找有能量地方,在那些人跟地方里面就可以产生新的可能。
第六期 余秋雨谈文化传递的力量
1.用古诗激发青春的诗情,用自己的情怀拥抱古代的灵魂。
2.庄子是个提问者不是讲解者,由于他不断提问使他成为诸子百家当中最具有文学性的人。
3.我们要树立的更多是文化偶像,偶像崇拜是无限靠近伟大的一条路,是你拥有与偶像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最好方式。并不是重要人物一定能成为你的偶像,你的偶像就是你的心理结构和他有同构关系,有点相同的结构,你既然有同构关系你顺着这条路往前走你可能越靠近伟大。
4. 年轻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年龄,中年是一个必须担责任的年龄,老年是一个可以享受诗画的年龄,因为任何物质利益对你已经失去了太大的诱惑,过去的所谓目标你也不必要去追求了,你看穿了人生好多不必要的东西,清风明月大地对你有更大的感召力,这个时候你是充满诗意的年龄。
第七期 严歌苓用写作感受生命凝聚力
1. 给自己买方便,买不求人,买不麻烦自己是钱花得最值的地方。
第八期 大众眼中的2019与2020
1.每个人有通往自己精神世界的方式,而阅读是一座我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第八期 樊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1.我们如果能够懂得和不确定性共舞,你会发现你整个人生都好了很多,我们人生中最大的烦恼来自于我们过度的最求确定性,比如我是考研好还是找工作好,其实核心都在于你认为这两者当中有一个更优的选择,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彷徨,要知道不确定性才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礼物,爬山算法能最快的找到我们人生的最高峰,你要接受那个随意的一抛,并且在随意抛到的那个点以后立刻快速在附近展开你力所能及的搜索最高点,也就是说尽量的做到最好。
2.所有试图用简单体系方法去解决复杂体系问题的手段都是要失败的,而且会带来大量的痛苦,复杂体系的典型特点是因果不明确,简单体系就是因果关系很明确,所有的简单体系都是靠极其复杂步骤在驱动的,所有复杂的系统都是靠简单的规则或公式在驱动。
3.比如你拖延症要写报告,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批评自己写格言,而是你去把马桶洗一下,马桶一干净你就有可能去写那个报告了,原因就是如果你能够把马桶洗干净,你的自尊水平会提高,产生了自律性,然后你会觉得我今天状态不错,今天是个干事的时候。
4.无论遇到什么他都能幸福他都能进步他都能够与人为善,核心就是三大支柱:1.无条件的爱,所以他会爱别人2.价值,所以他会努力做事去改变3.他有成长型的心态,他能够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走出来。
5.牛顿爱因斯坦都是自己突然遇到了一个有兴趣的话题,然后就沿着这个话题不断的探索慢慢的摸索出来成为大师,成为改变世界的人,所以拥抱不确定性,找到自己有兴趣的点,自己深入的钻研才是真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十期 莫言 论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
1.在新尝试中不断遇见创作惊喜,无论何时这种期待不会消退。
第十一期 郝景芳 从大众视角探寻前沿技术
1.当人被封在不同的圈层里面,其实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人是那样生活那样想事情的,号召更多的人从自己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去和其他圈层的人发生对话,缩小认知差距,碰撞产生新的火花,更有利于共同创建跨界未来。
第十二期 赵薇越演戏越热爱
1.充实——我们并不需要结果大获全胜,才能得到满足。
第十三期 优酷文化跨年夜
1.我喜欢那种有招黑体质的经常被人怼被人抓小辫子的,失言过后得道歉的,这种人他有毛茬他有一点真性情,知错能改嘛,你是不是个活人很重要。——史航
2.商业片当然是以票房为划分,但艺术片就是这一个电影能让你记住多少年,就这10个人看但每个人记住15年,流量是人数凑在一起,在一个人心里留存多久也是另一种流量。——史航
3.英国女王看毕加索就评了一句:我实在看不清他脸朝哪边。她这句话说的就是毕加索的本质立体主义就是不让你知道朝哪边,这反而成了一个最高级的评论,评论艺术每个人都是大师,你直觉是最重要的,大胆说出来不要怕耻笑,耻笑你的人他也有局限。——马未都
4.不论男人女人TA就是半个球,按照我们今天的社会就是两半个球粘在一块就能往前走,如果直径不一的话,如果直径差距不大它可以磕磕跘跘的往前走,如果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它就滚动不了,只能一拍两散,真正严丝合缝的两个半球混在一起就是一个标准圆几乎没有。——马未都
第十四期 金宇澄 繁花盛开回望人生
1.创作都有遗憾,遗憾就是怀疑
2.文学的任务就是你把这个时间保护下来,你把这个人际关系保护下来,你把这个社会的状态动态,你把它用一个玻璃罩子罩起来
3.仪式感的问题:中国最传统的盂兰盆节还保持在马来西亚前前后后要过一个多月,所以说过年实际是凝聚我们民族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当然我希望是能够有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来让我们重视新的一年丰富内容的祈祷。
第十五期 王珮瑜 咱台上见
1.当你揣着自己的专业去到一个公共平台,去跟别人的专业进行交流互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需要补什么缺,你会发现你原来的局限性的思维在哪里,如果你不走出这个圈子,去跟别人交流互相学习的话,你永远觉得自己很牛。
2.我觉得好的演员好的艺术,应该是你用技术去打动观众,让观众在你的表演当中圆满他自己的人生。演员是要理性克制的,你别那么真实的你被剧中人打动得泣不成声,那观众会觉得很可笑。如果说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解决所有的困难,那就不需要戏剧了,艺术就是抚慰心灵的,东方的戏剧跟西方不同就是要圆满。
段永朝 科技与未来生活
1.5G机器人会取代大量的人工作,它会把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拯救出来,你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刷频扫码交互,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叫凯恩斯,他在100前预计100年后每个人每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那么多闲暇时间如何支配才是人们面临的挑战,所以不用担心失业问题。
第十六期 南派三叔 让人快乐是很奢侈的事
1.你自信的东西并不是读者在意的,而你疏忽的其实是不自信的东西反而是他们喜欢的,这样的变数是很有魅力的。
2.如果我能够让人看小说时有一种逃避世事一种欢乐的感觉,我觉得我也不用太自卑,秉着这样一个心态做事情会很轻松,它是有意义的是有娱乐性的,你不会再去今天必须写多少字,而你又可以每天足够多地写出一些你心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