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人,趁着灾难,忙着捞钱。
以前不太信这句话的我,现在信了。
那一天,我坚强到无以复加的主编,在听到这个噩耗后,泪如泉涌。
但也就是这一天,居然有人去商标局,要将“李文亮”申请为自己公司的商标。
2月7日,李文亮被宣告逝世后,他立刻注册了4个商标。
李文亮——医疗器械。
李文亮——医药。
图片来源:企查查
是的,一次性注册四个。
企业叫“特雷斯“,法人为”周锦荣“。
图片来源:企查查
他比上一个更狠,一次性注册5个“李文亮”商标。
图片来源:企查查
因为都有申请“医疗”和“医药”,所以两家公司,现在是抢注的状态。
抢来干嘛呢?
图片来源:企查查
人的良知去哪了?!
无所谓良知。
他们眼里,只有利益。
这并不是李文亮第一次被消费。
图片来源:微博
但事实却是,在李文亮被宣告病逝当天,其妻子就已经申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
图片来源:凤凰网
因为七七八八的“网络捐款”太多。
图片来源:排头
捐款,多好的善举。
但谁能想到,这也能成为某些人吃人血馒头的方式之一。
另外,还有一些媒体人,消费死者同样无底线。
前些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刷屏爆文《凡人李医生的临终遗言》。
作者在文中写道:
在生命弥留的那一刻,我有好多话想说,想说给我的妻儿父母亲朋好友领导同事,想说给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每一个人。
······
等武汉的街道人满为患,请记得告诉天上的我,我与你们永在!
但我告诉你,这是假的,全凭号主意淫。
也就是说,完全就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伪造一份逝者遗言,来骗取流量。
我不知道李文亮如有在天之灵,看到这些,会不会生气。
但我知道,李文亮的妻子会,李文亮的父母会。
因为没有谁能接受,任由一个无耻之徒,肆意消费自己已经离开的家人。
令人唏嘘的是,这篇文斩获双10万加,阅读量破千万,赞赏人数过2万。
图片来源:微博
几天后,文章因违规被删(此刻给微信平台一个掌声)。
但如果我没猜错,看到文章被删,该号主不会有一丝惊讶。
因为他要的是流量,是吸粉。
粉丝到手,那就是钱到手。
钱到手,挨点骂又如何?
因为不是谁的良心都会痛。
所以说,人至贱则无敌,有时也挺有道理。
既然已经提到一些媒体的无徳,那就干脆再多说一点。
不是同行相轻,而是真看不惯拿死者来消费。
前些时间,有一篇文被疯转,不少读者应该也看过。
《一个武汉女生的真实日记》。
内容确实让人动容。
一个武汉女生,和父母先后患上肺炎。生死别离,人间悲苦,尽在其中。
文章开头,作者还特意强调:第一次不插图片,不设立场,只用文字描述一个普通家庭的变故。
讲真,如果不知道实情,读者很可能就被作者感动的稀里哗啦。
但实情是什么?
这个武汉女生叫小杭。不幸感染肺炎后,在豆瓣上,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家庭的变故。
因为实在是催泪。
为避免滥用后造成误解,她在豆瓣最显眼的位置上,特此注明:未经允许,自媒体不允许写我的故事。
图片来源:豆瓣
结果,有的人就“选择性眼瞎”。
不经同意,继续写。
然而,消费灾难受害者就算了,这号主连脑子都懒得转,基本全文照抄。
新京报记者做过计算,这篇文章90%的内容,直接照搬”小杭“的豆瓣日记。
图片来源:新京报
爆文就是流量。
流量就是钱。
于是,有人在灾难中死去。
有人利用灾难,赚得盆满钵满。
还有一个号主。
也是消费豆瓣小杭的痛苦。
文章推出后,有读者好心提示:当事人已经申明,严谨任何形式的转载,望请删文。
你猜号主怎么回?
“这事已经由不得她了。收割了那么多眼泪,还拒绝转述。不仅无知,而且幼稚。”
“这人血馒头我吃定了。你完全不懂一个老者的眼泪多值钱。”
这脸皮,简直厚到子弹都打不穿啊。
就像某个段子。
“你为什么插队?”
“因为我没素质。”
就这么理直气壮!
所以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但对于那些靠“卑鄙”活于世的人,我还是想多费一次口舌:就算发不义之财,也请看看时候好吗?!
国难当头,万人悲痛,多少家庭被疫情撕的支离破碎。
如果道理不能唤起你的良知,那请你看看他们的泪水和绝望。
李文亮母亲在哭。
小杭在忍受肺炎的折磨。
有人因为怕感染家人,选择自杀。
有人追着妈妈的灵车,哭成泪人。
有人全家离开。
有人变成孤儿。
有人失去儿女......
直至今日,灾难依旧,武汉还在哭泣。
如果你实在无情,无法感同身受,我只求你:别利用死者,别吃蘸血的馒头——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底线。
也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