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出埃及记》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0-02-13 22:18: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出埃及记》的影评大全

  《出埃及记》是一部由奥托·普雷明格执导,保罗·纽曼 / 娃·玛丽·森特 / 拉尔夫·理查德主演的一部动作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出埃及记》精选点评

  ●翻了一下小说原来男主是“像爱斯基摩人”的坚毅战士,虽然纽曼帅得我神志不清,但我还是要说他比较像一个同情犹太人遭遇加入进来的贵公子,怪不得当外界觉得他不适合演。难道导演是看中纽曼美貌而选中他的23333

  ●还行

  ●音乐很棒,没看过小说,应该去看看原著。电影张力不够,叙事过于平淡,犹太人建国的艰辛感觉没有呈现出来,总觉得故事不够立体。英国人其实比日本人还可耻殖民统治期间最擅长的就是在一个国家制造种族宗教矛盾,然后留一个烂摊子屁股走人,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

  ●整个故事看下来,没有一方完全正义者,只有暴力延续下去,不得不说,不同种的人之间倘若缺乏基本的尊重共识真心

  ●意志产生力量.有钱有权只是代表这过去的力量,所以未来不是属于官二代,富二代.大英帝国也是如此.

  ●片子本身拍得很寡淡。倒是没有回避2战时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深情厚谊也没有回避建国先烈们就是一帮恐怖分子事实,不过拍犹太人轰炸平民一笔带过,拍阿拉伯人开枪就横尸一地青春花朵的犹太少女无辜死去什么的,这又够招人烦的吧。

  ●以革命党般的干练拍摄每一场戏。除了几个忧郁轨道镜头,我想全片还是干净了一点。

  ●paul newman好帅,二战背景下的出埃及记。

  ●年青的保罗纽曼真帅...

  ●第33届奥斯卡最佳剧情配乐奖。这是一首荡气回肠旋律,一段经久不衰乐曲为此给加了一颗星。中东的巴以冲突,准确地讲是阿犹冲突有着其错综复杂的历史根源影片无意认定这场冲突的责任方,而是用一些细节告诉世人,任何极端主义都是魔鬼。丹麦国王佩戴犹太标志小故事确实很感人

  《出埃及记》影评(一):有点长,值得一看

  影片借用了圣经的故事,暗喻1948年建国前后的以色列。

  保罗纽曼主演。

  可以说是单方面的历史表述吧。

  好莱坞拍这样的片子,难怪美国人亲犹。

  快六十年了,战争还在继续

  兼听则明建议再看看一部新片子private——讲一伙以色列士兵占据巴勒斯坦人的房子的故事。

  自己判断吧。

  《出埃及记》影评(二):有点没看懂

  很长的片子,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晚上,有点没看懂。

  关于犹太人,关于种族,关于战争,太复杂,对于一个喜欢风花雪月,追求浪漫生活,远离政治女子来说真的是太难懂了。只看到爱情、看到亲情,这是否太简单了呢?

  有一个很单纯的愿望,人们可以简单的过生活,有属于自己的,有自己的爱人和亲人……

  《出埃及记》影评(三):历史

  是先看了小说,再看的电影。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出乎意料之外的地方,只是把书上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了。

  没什么说的,这是一段有关以色列建国时期的故事。让我充满了对犹太民族的敬意。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尤其是1945年以来,在各种势力之间成长,乃至成为左右地区和平或战争的最重要力量。其间,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力量。这部电影中,我找到了。

  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力量,那是一种集体的力量,那是一种枕戈待旦的精神,那是一种青春向上的精神,那是一种相互关爱的精神。在农庄里,孩子们,不论男女、年龄,都学习文化,参加劳动,锻炼身体,操作武器。每一个人都是农夫,同时又是工匠,还是战士。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这是一个何等高瞻远瞩和有预见性的民族?

  阿拉伯人是一个我更加熟悉的民族。我为他们失去家园而遗憾,尽管这家园2000年前属于以色列人。谁更有权力住在那片土地上?也许国际社会不应该应许犹太人一个以色列国,而应该应许一个以色列巴勒斯坦国。两个民族在这个国中都不是少数族裔。

  历史只有一个结局,没有也许。

  《出埃及记》影评(四):重塑历史,发现真相

  以色列人把自己对巴勒斯坦的占领看作理所然的。巴勒斯坦人则将犹太人看作侵略者。影片宣扬的是犹太复国主义,把犹太人刻画的十分可怜,仿佛英国人、阿拉伯人就是使犹太人流离失所的元凶。

  影片中犹太人所采取的行动,不外两种:一种是与现今的恐怖主义完全相同的方式,即对敌人无差别杀伤(就像犹太人现在在加沙屠杀巴勒斯坦平民一样);另外一种,就是利用犹太人掌握的财富、西方世界虚伪人道主义的同情,进行舆论造势,搞得好像全世界都欠它犹太人一样。

  阿拉伯太弱,犹太人太招摇了。巴勒斯坦很难安宁下来的。就像当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难道小鬼子能指望中国人民不再反抗?笑话!侵略者杀了你的亲人,你骂它两句,然后它就把枪对准你,说“你保证不再骂我,并承认我对东北的占领,做大日本帝国的奴隶,我就放了你!”你会答应?还不如引爆身上的炸药!拉一个垫背的!

  阿拉伯啊,可惜你没有了穆罕默德!

  《出埃及记》影评(五):背景提要

  钢琴曲出埃及记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悲壮激昂,每次听完都感觉满身力量。很多人没有看懂这部片子,是因为片子拍出来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现代人大多不了解那段历史,我也是补了很多历史后才看的这部片子,写下这些评论只是为了给予一些题解。

  1、希特勒反犹太人根本目的是为了敛财,反犹太人是希特勒最早实施的敛财手段。这对希特勒执政及当时德国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桶金非常重要,希特勒从犹太人手上敛财数量占二战德国闪电战侵夺欧洲及俄罗斯合计财产的1/4以上。

  2、在希特勒占领法国建立傀儡政权之后,更是掀起了整个欧洲反犹太人的浪潮,犹太人流离失所,大多从欧洲外逃,最主要的去向是同盟国英国的属地,比如印度(或以印度为中转逃往他国)。片子便是在这大逃亡背景下拍的。

  3、当年法国许诺犹太人把巴勒斯坦地区给犹太人建国,但同时又许诺给了阿拉伯人。该地区自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及犹太人先后来到这里一直混在一起。二战后犹太人纷纷前往巴勒斯坦地区相当于老故乡,同片子中所说,逼迫英国人放弃该地区,由联合国组织公投该地区是否独立。而英国人又不想放弃在该地区的利益,公投独立通过后,留了后手承认该地区由犹太人及阿拉伯人共同所有,进而引发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

  4、犹太人建国以色列,颠沛流离几个世纪的犹太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都倍感珍惜。二战后全世界很多外逃的犹太人都选择回到祖国,包括在中国上海的5万犹太人(他们为上海成为中国经济中奉献了力量)。对于犹太人来说以色列的一寸土地都不能让给别人。

  5、而对于中世纪后期主宰世界的阿拉伯人来说,该地区一直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冲突争夺的地区,巴勒斯坦地区也是阿拉伯人的原住地之一,对于殖民分割会战斗到底。

  6、在一战二战的背景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团结在一起反帝国、反殖民,地区独立以后在英国的挑唆下马上兵戎相见。这也就是片中中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兄弟间反目的原因。

  7、欧洲把犹太人放在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区,同时限制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和犹太人的复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宗教问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巴以冲突只会愈演愈烈,不会停止。他们之间被播种下仇恨的种子,不得不演绎仇恨。

  这些浅述的历史分析应该对看这部片子有很多帮助,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片子,正视历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出埃及记》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