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到香的茶
文/黄小平
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喝茶,为什么呢?我问过一些小孩子,小孩子们说:“不喜欢喝茶,那是因为茶味苦。”
但是,大人们很多都喜欢喝茶,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也为此问过一些大人,大人们说:“喜欢喝茶,那是因为茶香醇。”
为什么小时候口感是苦的茶,到长大后却变得香醇了呢?也许,从孩子到大人,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是时间的沉淀,让人们的感官发生了变化,从茶开始的苦味变成了后来的香醇。
人生亦如喝茶,也会经历一些“苦”,包括痛苦的感觉和苦难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沉淀,谁说当初的这些“苦”,不会成为今后最“香醇”、最宝贵的财富呢?(摘自《广州日报》2016年7月3日)
文/黄小平
有一次,父亲要我在一堆木头中,选一段上好的木料做桌面。我从那堆木头中认真地挑选着,最后,挑出了一段又大又直的木头,自认为这是最好的木料。
父亲走过来,用斧头在我选出的那段木头上敲了敲,然后说:“这哪是什么上好的木料,这分明是一段空心木头。”
父亲答:“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来,如果木头是实心的,敲上去,它发出的声音很低很小,而越是空心木头,它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越大。”
后来,每当我看到夸夸其谈的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的人,每当我看到只说不做的人,我的耳边就会响起父亲的声音:“这又是一段空心木头!”(摘自《广州日报》2016年6月12日)
光
文/黄小平
有一次,我问一个孩子,是喜欢太阳还是喜欢月亮?孩子说:喜欢月亮。
为什么喜欢月亮?孩子说:因为月亮有光。我说:太阳能发光,为什么不喜欢太阳呢?孩子说:太阳是在白天给我们光,而月亮是在黑夜给我们光,是在没光的时候给我们帮助。我说:整个白天的光都是太阳给的,没有太阳就没有白天。孩子想了想,说:还是喜欢月亮。
生活中,也会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对那些在黑暗中给我们一点“光”的人,我们尤为看重,尤为珍惜,尤为感恩,而对那些倾其所有给我们“光”、照亮我们整个人生的人,却往往忽视了他的恩情,看不到他的光,甚至不知不觉地疏远他。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情感世界中,尤为如此。
学会珍惜吧,珍惜所有的光。(摘自《广州日报》2016年5月15日)
文/黄小平
美学课上,教授把两张《蓝天》的照片张挂在黑板上,其中的一张,整张照片拍的都是蓝天,而另一张,蓝天之中点缀着几朵白云。教授问学生,这两张照片里的蓝天哪个更美呢?学生们一致认为那片点缀着几朵白云的蓝天更美。
“按说,几朵白云遮盖了蓝天的美丽,占据了蓝天的美丽,蓝天的美丽应该减少才是,可为什么反而会变得更加美丽呢?”教授问。
“因为白云衬托了蓝天的美丽,从而让蓝天变得更加美丽。”学生们说。
“那么,白云为什么会衬托蓝天的美丽呢?那是因为蓝天给了白云展示美的空间,展示美的机会。”教授说,“美学的意义,是双赢的,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赢共进,就如蓝天给白云美的空间,蓝天不会减少美、折损美,反而会因此增添美、突现美。这种美学意义,也适合我们人际关系,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有一颗成人之美的心,因为成人之美,也是成己之美。”(摘自《广州日报》2016年4月16日)